将魂晶嵌入青铜丐钵的那一刻,金色光柱冲天而起,整个襄阳城都被笼罩在一片神圣的光晕中。百姓们纷纷跪拜,以为是神明降临,而我握着完全激活的传功钵,只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陈默的牺牲还历历在目,蒙古人的威胁也并未消除,眼下这两年喘息时间,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回到丐帮总部,我连夜起草了“丐帮改革方案”。烛火摇曳中,我将现代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与丐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写下了建立丐帮学堂、优化情报网、组建破蒙军这三项核心举措。可我没想到,方案刚一提出,就遭到了不少老派长老的反对。
“林长老,这怕是不妥吧?”三袋长老张魁捋着花白的胡须,语气带着几分质疑,“丐帮弟子向来以乞讨为生,哪用得着学什么算术、卫生?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他的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其他几位长老的附和。“是啊,咱们丐帮的规矩传了几百年,岂能说改就改?”“组建什么破蒙军,咱们弟子四散各地,哪有那么多精力训练?”
我早料到会有反对声,平静地说道:“各位长老,时代不同了。蒙古人有精良的武器、严密的阵型,咱们若还守着老一套,下次蒙古大军再来,襄阳怕是守不住了。”
“守不住?”张魁哼了一声,“当年蒙古第一次攻襄阳,咱们不也守住了?靠的就是丐帮弟子的义气和不怕死的劲儿!”
“可那是侥幸!”我提高了声音,“上次蒙古只是试探,下次来的就是倾国之兵!咱们不能拿弟子的性命、襄阳百姓的安危去赌!”
争论陷入僵局时,耶律齐帮主开口了:“林越,你的方案我看可行,但老兄弟们的顾虑也有道理。要不这样,先在襄阳总部试点,效果好再推广到各分舵?”
有了帮主的支持,改革总算得以启动。可试点的过程,远比我想象的艰难。
丐帮学堂选址在总部后院的一间废弃仓库,我亲自上阵,将仓库打扫干净,又找来木板搭建课桌。可招生时,却没几个弟子愿意来。大家都觉得,学那些“没用的知识”,还不如多去街上乞讨,或者练几套拳脚实在。
我在学堂门口守了三天,终于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徘徊不前。是刚入帮不久的少年阿牛,他因家乡遭蒙古兵洗劫,一路乞讨来到襄阳,被丐帮收留。
“阿牛,怎么不进来?”我笑着招呼他。
阿牛怯生生地说:“林长老,我、我想学认字,可他们都说这没用……”
“有用没用,得自己试过才知道。”我拉着他走进学堂,“你想想,学会了认字,就能看懂丐帮的典籍,以后还能帮着整理情报,不比只会乞讨强?”
阿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坐了下来。有了第一个弟子,渐渐的,越来越多年轻弟子被吸引过来,学堂总算办了起来。我亲自授课,从基础的识字、算术教起,再到卫生知识、战场急救。一开始,弟子们还有些不耐烦,但当我用算术知识帮他们算清了乞讨收入的账目,用卫生知识防止了一场痢疾的蔓延后,大家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相比学堂,组建破蒙军的阻力更大。不少老弟子认为,丐帮弟子向来自由散漫,不适合军队的纪律约束。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决定亲自带队训练。
每天天不亮,我就带着报名参加破蒙军的弟子在城外的校场上集合。从最基础的队列训练开始,到体能训练、武器使用、战术配合,我将现代军队的训练方法简化后,传授给他们。
一开始,弟子们叫苦不迭。“林长老,这站军姿也太折磨人了!”“拿着长枪刺木桩,胳膊都酸了!”
我没有心软,而是以身作则,和他们一起训练。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我始终站在队伍最前面,和他们一起跑步、一起刺杀、一起负重行军。我的坚持,渐渐打动了弟子们,抱怨声越来越少,训练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这天训练结束后,弟子们都累得瘫倒在地,只有我还在独自练习拳脚。李锐走了过来,递给我一壶水:“长老,您这股劲儿,真让我们佩服。”
我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李锐,你们都是丐帮的希望,也是襄阳的希望。只有把自己练得足够强,才能在战场上活下去,才能保护更多人。”
李锐点点头:“长老,您放心,我们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就在改革稳步推进时,情报堂传来消息,蒙古大汗窝阔台去世,他的儿子蒙哥继位。蒙哥性格残暴,野心勃勃,继位后立刻开始调集兵力,准备对南宋发起大规模进攻。
我立刻召集耶律齐帮主、苏晴和各位长老召开紧急会议。“蒙哥继位,对我们来说是个坏消息。”我将情报递给大家,“根据传功钵的‘时空感知’技能,蒙哥很可能会采用‘三路攻宋’的战术,中路攻襄阳,西路攻四川,东路攻江淮。”
耶律齐帮主皱着眉头说:“三路攻宋?这对我们来说压力太大了。虽然破蒙军已经初具规模,但兵力还是不足。”
苏晴说道:“四川那边,我可以回去联络峨眉派弟子,加强防御。只是襄阳这边,还需要更多的准备。”
我沉思片刻,说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提升丐帮的实力。同时,我们要加强与朝廷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另外,江湖各派的力量也不能忽视,我们要尽快联络他们,形成抗蒙联盟。”
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苏晴返回四川,筹备峨眉派的防御;李锐率领情报堂弟子,加强对蒙古的侦查;我则留在襄阳,一边推进改革,一边与朝廷联络。
朝廷那边,主和派依然占据上风,对我们的请求百般推诿。好在主战派将领曹友闻力挺我们,不仅为我们争取到了一批粮草和武器,还答应与我们协同防御襄阳。
有了朝廷的支持,改革的速度更快了。丐帮学堂培养出了一批既懂文化又懂武艺的弟子,他们被充实到情报堂、破蒙军中,极大地提升了丐帮的整体实力。情报网经过优化后,效率大幅提升,蒙古的一举一动都能及时传到我们手中。破蒙军也已经训练成型,战斗力远超普通丐帮弟子。
这天,我正在校场上训练破蒙军,突然接到消息,蒙古军已经开始在边境集结,看样子很快就要发起进攻了。我立刻停止训练,召集各位长老和破蒙军的将领开会。
“蒙古军随时可能进攻,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我指着地图说道,“中路襄阳是主战场,由我亲自指挥破蒙军和丐帮弟子防守;西路四川,由苏晴率领峨眉派弟子和当地宋军配合;东路江淮,由全真教和昆仑派负责。我们要与朝廷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支援彼此。”
将领们齐声应道:“遵命!”
散会后,我独自一人来到陈默的墓前。墓碑上,只刻着“丐帮弟子陈默之墓”几个字。我蹲下身,轻轻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陈默,蒙古人要来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放心,我一定会守住襄阳,守住南宋的土地,为你报仇。”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陈默的回应。我站起身,握紧了手中的青铜丐钵,眼中充满了坚定。
回到总部,我看到弟子们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加固城墙,有的在搬运粮草。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情。
耶律齐帮主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林越,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我笑了笑:“帮主,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探马来报:“长老,蒙古大军已经抵达襄阳城外,正在安营扎寨!”
蒙古大军,终于来了。我深吸一口气,下令道:“传我命令,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一场决定南宋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我站在襄阳城的城墙上,望着远处黑压压的蒙古大军,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丐帮的弟子,有襄阳的百姓,有整个南宋的希望。
我握紧了手中的青铜丐钵,钵身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仿佛在为我加油鼓劲。我相信,在传功钵的力量加持下,在全体将士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守住襄阳,打赢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