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若弗默默看戏之时,宫中突然派了太监过来传旨:“
秉承天命,皇帝敕令:王家若与,才情出众,德行兼备。朕特此封其为正二品昭仪,特召入宫伴驾,十日后速速入宫不得有误!”
传旨太监那尖锐而又响亮的声音,仿佛在每个人的耳边炸响。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就像是一滴水落入油锅,瞬间在整个太师府引起了轩然大波。府中的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惊叹声响成一片。
王太师此时也是一脸惊愕,他从未想过要将自己的女儿送入那深似海的宫廷之中。毕竟,宫中的险恶环境人尽皆知,多少女子进入宫中之后便销声匿迹,孩子也难以长大成人。
而且在此之前,官家也未曾向他透露过半点这样的口风。
此刻的王太师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心中更是乱作一团麻。这可如何是好?违抗圣旨可是杀头的重罪,但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送入那龙潭虎穴一般的皇宫,他实在是于心不忍。
他缓缓地转过头,目光落在了正跪在地上恭敬接旨的大女儿身上。直到这一刻,他才猛然惊觉,不知何时这官家竟是看中了自家大女儿。
是何原因?难道是容貌?是了,如此倾国倾城的容貌,普通人又怎护得住?然而,即便知道了原因,他依旧感到无比的无奈和彷徨。
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这入宫的既定事实,白天大家脸上都不好表现出来,夜幕降临之时,一家人都聚集在了王母的芝兰院里。
王太师让所有下人都退了下去,门口由张妈妈亲自守着,主院不许人靠近。
王母此时满心怜惜地紧紧拥抱着王若与,眼眶泛红,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我的儿,一旦进了宫,日后想要再见一面可就难了!”
听到这话,王若与刚刚才止住的泪水又如决堤之水般簌簌而下。
一旁的王太师则面色凝重,沉默不语,似乎心中也有着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而王若弗赶忙拿起手中的帕子,轻柔地为王母擦拭着不断滚落的泪珠,并轻声宽慰道:“母亲莫要太过伤心了,现今圣旨既已下达,我们不妨往好的方面去想一想。
姐姐只是入宫了,您可是二品诰命夫人,进宫也不难,况且姐姐生得如此仙姿玉貌,即便不入宫,嫁入寻常家也根本护不住!恐怕也难以避免被权贵人家相中。
您可还记得邕王?女儿可听说了他的传闻,倘若他……
显然其他人也想到了邕王的好色之名。神色更是难看。
王若弗继续说:“再者,母亲您还可以精心为姐姐挑选一个能干可靠的妈妈和丫鬟陪她一同入宫,想来以姐姐的聪慧在宫中的日子应该也不会难过的。
朝中有父亲和兄长作为依靠,当今官家膝下无子,姐姐日后若是诞下皇子,地位何愁不稳?”
几人虽然心里清楚她说的话是事实,但心底里却依旧隐隐有着一丝担忧。
王若弗看大家都情绪低落,压低声音说:“其实女儿赞同姐姐入宫还有一个原因。”
大家听到这话不由将目光齐齐看向她。
额……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她是不是应该表现出点不好意思?
王若弗缓缓从袖口拿出一个瓷瓶,轻声开口:“女儿在蜀地时遇到那位致仕的老太医他给女儿三颗生子丹。”要不是这次听婶娘说那老太医去世了,她都不好用这个理由。
说完脸红了红,毕竟她还是个小姑娘啊!当着父亲兄长的面说这个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
其实,内心毫无波澜……
原本,她是没有想过要把这件事情讲出来的,毕竟让人难以置信,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悄悄给王若与下一颗生子丹,但是又一想,这样做好事不留名似乎不是她风格啊!
不说出来怎么让王若与感激她?日后怎么抱大腿?
等话说完她就看到大家看她的眼神……怎么这么难以言喻呢?
啊哟,她这不会玩脱了.....吧?
只有郭氏不同,郭氏眼神瞬间热切了。
仔细想想,其实她才嫁进来不过半年多,按理来说,应该、可能、大概不会如此着急要孩子...吧??
正在她心中忐忑不安之时,忽然瞧见王母抬起手来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口中还念念有词:“这也没发烧呀!怎么就突然说起胡话来了呢?”
王太师和兄长王衍也是一副我家姑娘(妹妹)是不是烧糊涂了的表情。
王若弗:……
说真话没人信怎么办?在线等,挺急!
王若与跟王若弗相处这么长时间,她知道这个妹妹可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手上这么多好方子,也没有必须骗她,但是她还是有点不敢置信,她立刻拉过王若弗的手,急急开口:“妹妹,这是真的吗?”
王若弗瞬间支楞起来了!瞧瞧,还是她姐姐懂她!
重重点头:“是的,姐姐,这个生子丹需要的药材极为难得,世上再难找到,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得到的,只有这几颗了。
日后姐姐入宫必定能用的上,而且,这个吃了一定会生儿子!”
王若与听了更是欣喜若狂!谁不知道官家如今没有儿子,宫中就张贵妃得宠,可惜生的都是女儿。
有了这生子丹,进宫后只要生下皇子,那以后……
王若弗又加了一句:“丹药这个可万万不能透露出去,否则恐怕会招来祸端啊!”
王太师和王母还是将信将疑,王衍一旁神色不明。
王若弗索性打开瓶身,让他们逐一闻了一下,丹药的清香扑面而来,光闻味道就知道是极好的丹药。
王若与一把抓过生子丹握在手心,如获至宝,眼神亮晶晶的看着自己这个妹妹,心中感激不已。想到自己以前对她的敌意,心中顿时一阵愧疚,内心暗道:日后等她生下皇子必定要报答妹妹今日赠药之恩。
还没等大家缓过神。
王若弗又继续爆了一个大雷:“上次进宫参加宫宴我就发现宫中的房梁柱子,包括餐具这些有些不妥,可能没人发现,所以宫内子嗣才养不大,想必官家和一众娘娘的身体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失色!
王太师立刻就开口:“弗儿,此话可不能乱说!宫中到底有何不妥?为何宫中太医从未有人提及?”
“我也是无聊的时候跟着那个老太医学了点,父亲可曾注意,宫中房梁和柱子甚至用的碗盘上都涂了朱砂?
众人皆知:朱砂有镇静催眠作用,也有解毒防腐作用,可是朱砂在遇热时会分解生成有毒的汞,汞是一种剧毒物质。
吸入或摄入过量的汞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可能导致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间长了,就会汞中毒。这恐怕许多太医都没留意到,所以宫中贵人身体不适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上面来。”
这个知识古代确实很少有人知道,也不知道皇帝怎么想的,可能因为朱砂的颜色更好看?王若弗一说王太师立马就惊出了一身汗。
他再三确认王若弗说的话是真的,也不顾时辰立刻就去了皇宫,好在他是当朝太师,有这个特权,不知道他是怎么跟官家说的。
第二天就听说宫中匠人就将宫中所有宫殿上的朱砂都铲掉了,宫中的餐具也都换成了普通的素色汝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