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羽田机场的出口,微凉的风裹着零星樱花瓣飘落在肩头。
岳川刚走出抵达大厅,就看到佐藤举着块手绘接机牌——牌面上画着《星途》动画里的双星系,旁边用中日双语写着“星音赴约,共赏星途”,笔尖还沾着未干的粉色颜料,是凌薇昨晚在飞机上帮忙画的。
“动画大赏的主办方刚发来消息,互动环节的设备已经架设好了,但有个小问题——星愿的三味线音色和动画里的星轨移动不同步,技术人员调了一上午都没解决,”佐藤递过一杯热抹茶,语气带着急,“彩排定在下午两点,咱们得赶紧过去看看。”
岳川接过抹茶,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脑子里却快速闪过地球动画配乐的“关键帧同步法”——这种方法能让音频精准匹配画面关键动作,正好能解决声画不同步的问题。
“先去彩排现场,看看具体情况再说,”他没直接说解决方案,而是装作需要看实际画面才能判断的样子,“说不定是星轨移动的节奏没找准,咱们给它找个‘声音锚点’就行。”
抵达动画大赏的场馆时,彩排已经开始。
舞台中央的巨幕上,正播放《星途》动画里“主角在樱花谷观测双星系”的片段,星轨缓缓移动,可三味线的“星愿音色”总比星轨交汇慢半拍,像追不上星星的脚步。
技术人员满头大汗地调整参数:“我们试过调整音色延迟,可不管调快还是调慢,都和星轨的‘流动感’不搭,要么太僵,要么太飘。”
岳川走到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的动画分镜,指尖在分镜边缘画了几个小圈。
“把星轨移动的关键帧标出来——比如星轨开始靠近的‘启动帧’、交汇的‘峰值帧’、分开的‘收尾帧’,然后让三味线音色的‘起音’卡启动帧,‘强音’卡峰值帧,‘余音’卡收尾帧,像给星轨装了个‘声音导航’,肯定能同步。”
他说的“关键帧同步法”,其实是地球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配乐时用到的经典技巧,却装作是刚才看分镜里“星轨像丝带飘动”突然联想到的。
技术人员半信半疑地按要求调整,当修改后的画面与音色同时播放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三味线的起音刚落,星轨就开始靠近;强音爆发时,星轨正好交汇;
余音消散时,星轨缓缓分开,声画像被线缝在了一起,连佐藤都忍不住拍手:“这就是‘星音与星画共生’的感觉!之前怎么没想到用‘关键帧’当锚点?”
彩排刚顺利进行到一半,林野的手机突然震动——星娱的日语水军开始在社交平台刷屏,说“川晴工作室的星愿互动环节,抄袭了三年前某海外颁奖礼的‘声音投影’设计”,还附了段刻意剪辑的对比视频,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互动逻辑拼在一起。
“这群人真是阴魂不散,”凌薇气得戳着平板屏幕,“咱们的互动是‘星愿+乐器音色+全球同步’,他们说的那个只是单纯的声音投影,根本不是一回事!”
岳川没慌,反而让林野打开之前在巴黎拍的“星愿互动设计草稿”视频——视频里,岳川在飞机上画的草稿,标注着“星愿音色匹配乐器”“全球星图同步”等字样,时间戳比海外颁奖礼早了半年。
“不用发长篇大论反驳,把这个视频放出去,再加上咱们在东京彩排的幕后片段,让大家看清楚创作过程,”岳川指着视频里的草稿,“真正的创作不是靠抄袭,是靠一步步打磨细节,从巴黎的想法到东京的落地,每个环节都有迹可循。”
林野立刻把视频发到川晴工作室的日文账号,不到半小时,#川晴星愿互动原创证据#的话题就冲上日本热搜。
有动画导演转发视频,指出“关键帧同步法是川晴独有的,海外颁奖礼根本没有音色与画面关键帧匹配的设计”;还有粉丝对比两段视频,发现“星娱剪辑的对比视频,故意剪掉了川晴互动里的全球同步功能”。
星娱的水军见势不妙,很快销声匿迹,连之前转发谣言的营销号都悄悄删了帖。
傍晚六点,动画大赏正式开始。场馆的灯光暗下,巨幕上突然亮起全球观众的星愿漂流瓶。
巴黎观众的“愿星音永远传递”、滨江观众的“愿槐树与樱花共映星空”、纽约观众的“愿每个孩子都能听到星的声音”,无数光点在幕布上漂浮,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惊叹。
岳川坐在钢琴前,指尖轻轻落在琴键上,《星途》的前奏像星风一样散开,巨幕上的星愿漂流瓶突然汇聚成双星系的形状,与动画里的星轨重叠。
夏晚晴的歌声响起时,巨幕切换到《星途》动画的高光片段——主角在太空舱里看着双星系,耳机里传来母亲的声音,三味线的旋律突然切入,宫本先生的指尖在琴弦上快速滑动,模拟主角心跳的节奏;
藤原 的尺八吹起长音,像太空里的星风,慢慢裹住整个场馆。岳川的钢琴旋律悄悄融入了地球动画《你的名字。》配乐里的“时空共鸣”和弦走向,却调整得更贴合“星音”的温暖感。
当旋律推到高潮时,巨幕上的双星系突然爆发出淡金色的光,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闪光灯,像一片小小的星海。
“最佳音乐奖——川晴工作室《星途》!”当颁奖嘉宾念出名字时,全场掌声雷动。
岳川走上领奖台,手里握着奖杯,目光扫过台下的团队——宫本先生正举着手机录像,藤原 笑着挥手,夏晚晴眼里闪着光。
“这个奖不属于我,属于每一个为‘星音’付出的人,”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场馆,“属于在巴黎街头拉手风琴的皮埃尔,属于在樱花谷送樱花瓣的老奶奶,属于全球每一个写下星愿的观众——是你们,让星音有了温度,有了跨越国界的力量。”
颁奖结束后,佐藤拉着岳川走到后台,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分镜稿:“星穹社下一部动画叫《城市星语》,主角是个能听懂‘城市星音’的少年,他会去东京、巴黎、滨江三个城市,寻找藏在城市里的星星声音,比如东京塔的钟声、巴黎圣母院的管风琴、滨江槐树的沙沙声,我们想邀请你们继续负责音乐制作,把‘星音’从宇宙延伸到城市里。”
岳川接过分镜稿,指尖划过画着东京塔的页面——少年站在塔顶,抬头看着星空,塔下的街道灯火像星星落在地面。
他脑子里突然闪过地球专辑《城市轻音》里的“城市声音与音乐融合”思路,却装作是被分镜里的“城市与星空”画面打动:“这个主题很有意思,城市里的声音其实都是‘星星的碎片’,比如钟声是星星的心跳,槐叶声是星星的呼吸,咱们可以把这些声音都融进旋律里,让观众听到‘城市里的星音’。”
夏晚晴凑过来看分镜,指着滨江槐树的画面:“我想在滨江篇的主题曲里,加一段‘槐叶摩擦声’当前奏,像少年刚走到槐树下,听到星星在说话,然后再加入钢琴和尺八,慢慢把旋律推起来。”
陆哲立刻掏出录音笔:“我之前在滨江录的槐叶声还在,回去就能整理出来,说不定还能和巴黎的钟声混在一起,做个‘城市星音序曲’。”
凌薇则打开平板,开始画《城市星语》的互动设计草图:“可以在动画播出时,搞个‘城市星音打卡’活动,观众去东京塔、巴黎圣母院、滨江槐树旁,用手机录制当地的声音,上传到互动平台,我们从中挑选素材,融入动画的配乐里,让观众也成为‘星音创作者’。”
就在众人讨论得热烈时,林野突然举着相机跑过来:“刚才收到莉莉从巴黎发来的视频,她在巴黎天文馆的星愿墙前,用中文唱了《星愿》的副歌,还说要等着听《城市星语》的滨江篇,想听听槐树的声音。”
众人围过来看视频,屏幕里的莉莉站在星愿墙前,手里举着那片樱花瓣,歌声虽然稚嫩,却格外认真,背景里的星愿漂流瓶还在缓缓漂浮。
岳川看着视频里的莉莉,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城市星语》分镜稿,突然觉得“星音”的故事正在慢慢展开。
从宇宙的双星系,到城市的烟火气,从巴黎的钟声到滨江的槐叶,那些从地球“抄”来的旋律,早已在这个世界的人和事里,长出了独一无二的血肉。
他抬头看向后台窗外的东京夜空,东京塔的灯光像一颗明亮的星,与远处的双星系遥相呼应,仿佛在等着《城市星语》的旋律,把它们串成新的星链。
佐藤这时递过来一杯冰镇的梅子酒:“为了《城市星语》的合作,先干一杯!
明天咱们去星穹社,详细讨论分镜和音乐的适配细节,我还邀请了东京塔的管理人员,他们愿意开放塔顶的观测台,让咱们录制东京塔的钟声,还有滨江的文旅局也发来了消息,说可以帮咱们协调槐树旁的录音许可。”
岳川接过梅子酒,和佐藤碰了碰杯,酒液的清甜在嘴里散开。
他看着手里的分镜稿,上面画着少年在三个城市里寻找星音的画面,心里已经开始构思——东京篇的旋律可以借鉴地球《东京爱情故事》里的温柔和弦,巴黎篇融入《玫瑰人生》的手风琴元素,滨江篇则用《茉莉花》的旋律片段做引子,却都要调整得贴合“星音”的主题,不暴露前世的痕迹。
后台的笑声渐渐漫过夜空,宫本先生正在调试三味线,准备给大家弹一段《城市星语》的即兴旋律;
藤原 拿着尺八,对着窗外的东京塔练习长音;夏晚晴在给莉莉回消息,答应她一定会在滨江篇里加入槐叶声;
凌薇则在平板上修改着“城市星音打卡”的活动规则,脸上满是期待。
岳川靠在窗边,手里握着《城市星语》的分镜稿,感受着夜风里的樱花香,知道下一段“星音”的旅程,即将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