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泉陵州牧府的后院,与前面官署的肃穆截然不同。虽因战乱略显简朴,但几丛翠竹、一架初开藤萝,倒也营造出几分闹中取静的雅致。春日暖阳透过竹叶,在青石板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一个约莫三岁、虎头虎脑的男童,正撅着屁股,极为认真地用一柄小木剑,反复噼砍着面前一块表面粗糙的青石板。他穿着寻常的细葛布衣裳,小脸憋得通红,嘴里还念念有词:“嘿!哈!破!破!”

这便是陈暮与崔婉的独子-陈砥。名字是陈暮亲自取的,取自“砥石”之意,寓意不言自明。

崔婉坐在不远处的石凳上,手中做着针线,是一件给陈暮缝补的内衫。她目光温柔地追随着儿子,见他累得满头大汗,那青石板却纹丝不动,不由莞尔:“砥儿,歇歇吧,石头是砍不破的。”

小陈砥却倔强地摇头,奶声奶气,却带着一股异常的执拗:“不!爹爹说,砥石……就是磨刀的!刀能磨快,石头……石头也要硬!”他词汇尚不丰富,但表达的意思却清晰无比——既然名为“砥”,便要像石头一样坚硬。

崔婉心中微微一颤,放下手中活计,走到儿子身边,蹲下身,用绢帕轻轻擦拭他额头的汗水:“砥儿,石头之硬,在于其质,在于其稳,不在于它能噼开什么。你看,”她指着那块青石板,“它立在这里,风吹雨打都不动,刀剑砍上去,它自身无损,反而能让刀剑更锋利。这便是‘砥’的用处和价值。”

小陈砥眨巴着大眼睛,似懂非懂,看看母亲,又看看那块石头,小眉头皱着,似乎在努力理解这深奥的道理。他不再噼砍,而是伸出小手,摸了摸石板冰凉粗糙的表面,感受着那份坚实的质感。

这时,陈暮处理完公务,信步走回后院。看到儿子正对着石板“发呆”,妻子温柔陪伴在侧,连日来的疲惫似乎瞬间消散了几分。

“爹爹!”小陈砥看到父亲,立刻丢下木剑,张开双臂像个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

陈暮大笑着将儿子抱起,高高举过头顶,引得小家伙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吾儿今日又在磨砺你的‘宝剑’了?”他逗弄着儿子。

“爹爹,娘亲说,石头不动,就是厉害!”小陈砥搂着父亲的脖子,急于分享刚得来的“新知”。

陈暮看了一眼含笑而立的崔婉,心中了然,对儿子温言道:“娘亲说得对。砥石之要,首在‘立得住’,根基建稳,方能承重,方能磨砺万刃。”他抱着儿子走到那块青石板前,“你看,它不言不语,却自有力量。吾儿长大后,也要如此,内心中正,根基稳固,无论外界风雨如何,我自岿然不动。这才是真正的‘硬’。”

小陈砥似懂非懂地点着小脑袋,将小脸贴在父亲坚实的肩膀上,小声重复着:“立得住……不动……”

一家三口享受着难得的温馨时光。晚膳是简单的四菜一汤,多是荆南本地时蔬,仅有一道腊肉算是荤腥。陈暮吃得香甜,崔婉则细心地为他布菜,偶尔轻声询问一两句政务是否顺遂,却从不过多探听机密。

“婉儿,荆南初定,百事艰难,府中用度,还需你再节俭些。”陈暮略带歉意地道。他知道,以崔婉清河崔氏的出身,自幼锦衣玉食,如今跟着他在这南疆之地,还要操持如此简朴的家计,实属不易。

崔婉却澹然一笑,仪态端庄依旧:“夫君说的哪里话。乱世之中,能得一方安宁已是万幸。府中用度,妾身自有分寸,断不会让外人看了笑话,也不会让夫君为内宅之事分心。”她顿了顿,看着陈暮,“倒是夫君,眼见清减了些。政务虽忙,也当珍重自身。你便是这交州、荆南的‘砥石’,你若倒了,我等又将如何?”

话语轻柔,却重若千钧。陈暮心中暖流涌动,握了握她的手:“我省得。”

翌日,陈暮难得有暇,在几名便装亲卫的护卫下,信步走入泉陵城的街市。

经过几个月的恢复,市面已颇具规模。虽不及广信繁华,但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米行、布庄、铁匠铺、杂货摊……应有尽有。往来行人神色虽仍带几分战乱后的沧桑,但步履已不再仓皇,多了几分踏实。

陈暮在一家售卖荆南本地竹编工艺的摊铺前停下,随手拿起一个编织精巧的食盒打量着。

摊主是个四十余岁的汉子,见陈暮气度不凡,连忙热情招呼:“贵人好眼力!这是小老儿家里婆娘编的,用的都是上好的金竹,结实耐用!”

陈暮笑着询问价钱,又与摊主闲聊了几句年景、生计。

摊主叹道:“比去年是好多了!去年这时候,兵荒马乱的,谁敢出来摆摊?如今总算能喘口气了。听说新来的陈使君法令严,但税轻,只要老老实实做生意,倒是不用担心官差勒索。只盼着这日子,能一直太平下去就好。”

陈暮点点头,未置可否,付钱买下了那个食盒。

又行至一处较为宽敞的十字路口,只见一群士卒正围着一名身着低级文官服饰的“教导官”,听他宣讲。那教导官声音洪亮,讲的正是昨日才颁布的《劝垦荒令》中关于新开荒地三年不征税的条款。

“……父老乡亲们!使君有令,凡自行开垦无主荒地者,只需至乡亭报备,登记造册,所产粮食,头三年全归自家所有!三年后,亦只按《交州敕令》收取十一之税!此乃恢复生产、惠泽万民之德政啊!”

周围民众听得仔细,不时发出低声议论和赞叹。

“三年不交税?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好事!”

“看来这位陈使君,是真想咱们老百姓过点好日子……”

“就是不知道这法令,能不能真的落实到下面……”

陈暮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既有欣慰,也有警惕。政令虽好,关键在于执行。基层胥吏是否会阳奉阴违,巧立名目?这是他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和整顿的。

他注意到,市集中已有不少交州来的商贾,售卖着交趾的香料、合浦的珍珠、苍梧的葛布,同时也收购本地的丹砂、药材、桐油等物。商业的流通,正如同血液,开始为这片新附之地注入活力。

城西,新扩建的军器监工坊区内,热火朝天。高大的水排带动着鼓风机,将炉火吹得炽白,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然而,在一处专门研制水军器械的作坊内,气氛却有些紧张。

主持工坊的大匠,是来自交州的老匠人鲁沔,以技艺精湛、性格执拗着称。他正对着一名年轻许多的匠师吹胡子瞪眼。

“黄口小儿!你懂什么?这‘连环舟’老夫造了半辈子,就是这般结构!你要加什么劳什子‘隔水舱’,还要用什么‘桐油灰’密封?繁琐!无用!耽误工期,你担待得起吗?”鲁沔手中挥舞着一卷陈旧的设计图。

那年轻匠师名叫郑浑,原是江东工匠,在泉陵之战后被俘,因技艺出众被选拔进军器监。他面对鲁沔的怒火,并不畏惧,据理力争:“鲁大匠!旧式连环舟,以铁索相连,看似稳固,然若一舟被火攻或击穿,余舟皆受牵连,难以脱离!加设隔水舱,虽工序繁琐,却可保一舟受损,不致全队沉没!桐油灰密封,更能防渗漏,保浮力!此乃水战保船保人之要务,岂能因循守旧?”

“放屁!老夫造的船,在漓水、郁水跑了十几年,从未出过大纰漏!”

“此乃湘水、长江!风浪非内河可比!且将来要对阵的是江东水师!岂能沿用旧法?”

两人争执不下,面红耳赤,周围的匠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面面相觑,不敢插嘴。

恰在此时,陈暮在工坊丞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他并未惊动众人,只是静静听了一会儿双方的争论。

“主公……”工坊丞欲要通报,被陈暮抬手制止。

他走到那艘还在建造中的连环舟模型前,仔细看了看,又拿起郑浑画在羊皮纸上的改良草图端详片刻。

“鲁师傅,”陈暮开口,声音平和,“你经验丰富,确保工期,此心可嘉。”

鲁沔见是陈暮,连忙行礼,气焰稍敛。

陈暮又转向郑浑:“郑匠师,立足实战,思虑周全,勇于革新,其志可嘉。”

他手指点着草图上的隔水舱设计:“此议,我看可行。水军战舰,乃将士之依托,性命所系,坚固与生存为首要。工序繁琐,可增派人手;工期延误,可调整计划。但战舰之改良,关乎胜败存亡,不可因噎废食。”

他最终拍板:“此舰,便按郑匠师改良之方案建造。鲁师傅,你经验老到,负责监造,确保工艺,若有疑难,你二人需同心协力,商议解决。我要的,是既能按期交付,又更坚固实用的战船!”

鲁沔张了张嘴,见陈暮态度明确,最终闷声应道:“谨遵主公令。”郑浑则是精神大振,深深一揖:“浑,必竭尽所能!”

陈暮离开工坊时,对工坊丞道:“新旧交融,必有碰撞。既要尊重老匠经验,亦不可压制新锐之思。如何平衡引导,使之取长补短,乃你之职责。”

是夜,书房灯下,陈暮与庞统对坐。

“市井渐复生机,军械革新亦有进展,此皆好兆头。”陈暮揉了揉眉心,“然,内部隐忧仍在。凌统虽困,其心未死;军营经骚动,裂痕犹存;新附官吏,良莠不齐;工坊之内,新旧之争……千头万绪。”

庞统为他斟上一杯浓茶,阴柔道:“主公所虑极是。然,‘砥石’之成,岂是一帆风顺?正因有这些裂隙、杂质,方能通过不断的磨砺、挤压,使其内部结构愈发紧密坚实。凌统是磨刀石,军营骚动是淬火,官吏良莠是筛选,工坊之争是激发。关键在于,我等执‘砺石’之人,需掌其度,控其火候。”

陈暮啜了口茶,苦涩提神:“度在何处?火候如何?”

“恩威并施,张弛有道。”庞统眼中闪着精光,“对凌统,困其志,磨其性,待其戾气消磨殆尽,或可一用。对军中,严纪与教化并行,有功即赏,有过必罚,更要营造‘同袍’之情。对官吏,考成法与监察司双管齐下,清廉能干者擢升,贪腐无能者汰换。对工坊,重奖革新之效,亦保障老匠之尊,以成果论英雄。”

陈暮沉吟良久,缓缓道:“归根结底,在于‘人’与‘制’。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更要有能让人才发挥作用、优胜劣汰的制度。《交州敕令》是根本,需坚定不移推行下去。学堂、匠坊、军营,皆是培养人才之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疏星:“曹操动兵关中,刘备图谋汉中,此乃大势。我等偏安南隅,看似旁观,实则亦是局中。唯有将自身根基打得牢不可破,方能在未来变局中,进可攻,退可守,甚至……后发先至。”

庞统深深一揖:“主公英明。统,愿效犬马之劳,助主公将这‘砥石’,打磨成擎天之柱!”

窗外,泉陵城渐渐沉寂,唯有州牧府书房的灯火,以及城内几处工坊、军营不熄的炉火与灯光,如同这乱世中不甘沉寂的星火,默默燃烧,积蓄着足以燎原的力量。家国天下,宏图烟火,在这一刻,微妙地交织在一起。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