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建安十一年的初秋,襄阳城的暑气尚未完全消退,但空气中已然夹杂了几分肃杀的凉意。城中心,原荆州刺史府邸的牌匾旁,又新挂上了一块更加厚重、更具威势的匾额——“前将军、都督荆豫诸军事府”。

鎏金的大字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宣告着这座府邸主人权柄的急剧攀升,也象征着荆北之地在曹操战略版图中的分量。

府内正堂,气象一新。原本略显简朴的议事厅,虽未刻意追求奢华,却也因规制的提升而更显威严。甲士环列,戟戈森然。陈暮身着崭新的前将军官服,腰悬印绶,端坐于主位之上,其下文武分列左右,济济一堂。

左侧以张辽为首,文聘、黄忠、苏飞等将领依次排开,皆甲胄在身,气度沉雄。右侧则以王粲为首,其后是原荆州刺史府的一干属吏,以及一些新近被征辟、或从许都调派而来的文官面孔。

陈暮目光扫过堂下众人,平静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蒙丞相信重,朝廷恩典,授暮前将军之职,假节,都督荆、豫二州军事。权柄愈重,责任愈艰。今日之荆北,外有刘备、孙权虎视,内有蛮患未平,百废待兴。望诸君与暮同心协力,共固疆土,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谨遵使君(将军)之命!”堂下众人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简单的开场后,议事迅速转入正题。陈暮首先看向王粲:“仲宣,即日起,成立荆北都督府。你暂领都督府长史,总辖府内庶务,协理军机民政。”

“粲,领命。”王粲出列,躬身应道。他神色肃然,深知此职责任重大。

“都督府下,设参军司,主谋议;设司马司,主兵事;设功曹、记室、仓曹、兵曹等属,分理诸务。”陈暮有条不紊地布置着,“人选由你与文远、汉升、仲业等将军商议,从现有僚属及北来才俊中择优充任,尽快拟定名单报我。”

“是。”王粲领命,心中已开始盘算合适人选。这套班子的搭建,意味着陈暮真正开始从一方守臣,向拥有独立军事指挥和行政协调能力的方面统帅转变。

接着,陈暮目光转向军事部署。“文远,你仍为荆北诸军总管,统筹陆军防务。汉升辅之,专司应对南部蛮患及刘备军威胁。仲业,水军及汉水、长江防线,由你全权负责,务必盯紧夏口、柴陵方向的江东水军动向。”

“末将遵命!”张辽、黄忠、文聘三人慨然出列。

“此外,”陈暮略一沉吟,看向北方,“朝廷既令我都督荆、豫军事,宛城于禁、李典所部,亦在协调之列。需派得力参军,常驻宛城,建立联络通道,确保一旦荆北有警,援军能及时南下,或豫州方面能提供粮秣支援。”

这一点至关重要。将宛城的于禁、李典部纳入潜在的支援体系,等于在荆北的背后增加了一道战略保险,也能对刘备形成更大的威慑。王粲立刻记下,这将是他作为长史的首要工作之一。

首次以都督身份召开的军议,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各项命令清晰下达,人事框架初步搭建,军事防御体系也因权责的明确和资源的整合而显得更加严密高效。

散议后,众人各自离去忙碌。陈暮独留下王粲。

书房内,只剩下二人。陈暮脸上的威严稍敛,露出一丝疲惫与深思。“仲宣,朝廷此番厚赏,你如何看?”

王粲沉吟片刻,谨慎答道:“明公之功,实至名归。丞相以此激励,亦是希望明公能更好地经营南疆,抵御刘、孙。然……权柄愈重,瞩目者愈众,猜忌亦难免滋生。”

陈暮点头:“知我者,仲宣也。许都的目光,此刻想必正紧紧盯着襄阳。我等一举一动,皆需慎之又慎。”他顿了顿,道,“你替我草拟一份谢恩表,言辞务必恭谨恳切,详述荆北现状之艰难——钱粮匮乏,兵员待补,蛮患未靖,强敌环伺。既要让丞相知晓我等不易,亦要表明我辈戮力王事、绝无二心之志。”

王粲心领神会,这是必要的政治表态和资源争取。“粲明白,定当精心措辞。”

“善。”王粲点头,深知陈暮此举的深意。在获得巨大权力的同时,主动示弱、保持沟通、维系旧谊,是消除上位者疑虑的重要手段。眼前的青年主君,早已不是当年颍川书院中那个略显青涩的学子,其心思之缜密,虑事之周全,已颇具雄主之姿。

荆北都督府的建立,像给整个荆北的军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润滑剂,运转得更加顺畅。然而,南境的烽烟并未因陈暮的升迁而稍有停歇,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武陵山区边缘,当阳以南的丘陵地带。

一支约五百人的荆北军快速反应部队,正在一名军侯的带领下,沿着山道巡弋。士兵们神情警惕,刀出鞘,弓上弦,目光不断扫视着两侧茂密的丛林。队伍中夹杂着几名肤色黝黑、穿着简朴的本地向导,他们是军中重金聘来的“山民”,负责辨认蛮族活动的踪迹。

“军侯,看那里!”一名眼尖的哨兵突然指向左前方一片被踩踏过的灌木。

向导上前仔细查看,又捏起一点泥土嗅了嗅,脸色微变:“是蛮兵,人数不少,过去不到两个时辰,看方向是往旌阳戍去了!”

军侯脸色一沉:“旌阳戍只有一队五十人!快,发信号,通知附近烽燧,向旌阳戍示警!全军加快速度,驰援旌阳!”

“呜——呜——”低沉的牛角号声在山谷间回荡。附近的烽燧台上,守卒看到山下部队打出的旗语,立刻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狼粪柴薪,一道粗黑的狼烟笔直地升上天空。

数十里外,旌阳戍。

这只是一座依托小山包建立的小型戍垒,土木结构的围墙并不算高大。此时,戍垒外喊杀声震天。超过八百名五溪蛮战士,在一些身着简陋皮甲、手持环首刀的军官模样的人指挥下,正疯狂地向着戍垒发起冲击。他们的攻击不再像以往那样散乱无序,而是有了简单的配合,有人举着简陋的木盾在前抵挡箭矢,有人则用钩索试图攀爬土墙。

戍垒内的五十名守军,在队率的指挥下,拼死抵抗。箭矢如雨点般落下,不时有蛮兵中箭倒地,但更多的人悍不畏死地涌上来。围墙已有几处出现了松动。

“顶住!援军很快就到!”队率嘶吼着,亲自张弓,一箭射翻了一个即将爬上墙头的蛮兵小头目。

就在防线岌岌可危之际,远方的天际,一道狼烟升起。

“是我们的援军信号!”守军士气一振。

几乎在狼烟升起的同时,戍垒的另一侧,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和更加嘹亮的喊杀声。那名军侯率领的五百快速反应部队及时赶到!

“杀!”荆北生力军如猛虎下山,直接从侧后方冲入了蛮兵的队伍。张辽一手调教出来的骑兵锋利无匹,瞬间就将蛮兵的阵型搅得大乱。

蛮兵显然没料到援军来得如此之快,阵脚大乱。那些混在其中的军官试图收拢队伍,但为时已晚。

就在这时,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尖啸,从更远处的山林中射出,精准地没入一名正在呼喝指挥的军官咽喉!

紧接着,马蹄声如雷,又一彪人马杀到,当先一员老将,须发灰白却威风凛凛,手持铁胎弓,正是黄忠!他接到烽火传讯,亲率麾下“鹰扬营”一部精锐赶来。

黄忠的出现,成了压垮蛮兵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弓弦连响,每箭必中,专挑那些看起来像是头目或刘备军军官的人射杀。蛮兵见首领接连毙命,终于彻底崩溃,发一声喊,丢下数十具尸体,狼狈不堪地逃入深山。

“追剿残敌,至山林边缘即止,不可深入!”黄忠勒住战马,沉声下令。他的策略很清楚,击溃即可,不贪功冒进。

战斗很快结束。清点战场,除了斩杀近百蛮兵外,还俘虏了十几人,其中赫然有两名穿着刘备军制式内衬的汉子,虽然外面套着蛮族服饰,但身份不言而喻。

“果然有刘备的人在背后指挥。”黄忠看着俘虏,眼神冰冷。他吩咐道,“将这些俘虏,连同口供,尽快送回襄阳,呈报使君。同时,将此间战况通报文远将军。”

此战,黄忠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指挥,以及鹰扬营强大的战斗力,给予来犯之敌重创,极大地鼓舞了边境守军的士气,也让他“神箭”之名在军中更加响亮。南部边境,似乎再次稳定下来。

然而,坏消息总是接踵而至。

数日后,来自最前沿哨所的紧急军情送达襄阳都督府:刘备麾下大将关羽,已率本部五千兵马,离开其屯驻的临烝,向北移动至益阳一带,其兵锋直指荆北南部重镇孱陵!

关羽的动向,与蛮族骚扰的升级几乎同步,这绝不再是简单的边境摩擦。这意味着,刘备方面可能已经不再满足于小规模的骚扰和牵制,其北上的意图愈发明显,战争的阴云,再次沉沉地压向荆北。

关羽动向的军报,如同一声惊雷,在刚刚稳定下来的荆北都督府内炸响。

书房内,烛火摇曳。陈暮独自一人,看着摊在案上的地图和军报,眉头紧锁。地图上,代表关羽的红色箭头从临烝指向益阳,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刃,抵住了荆南与荆北交界处的咽喉。而零星分布在武陵山区的蛮族标记,则像是这把利刃旁闪烁的毒刺。

压力如山般袭来。

南部边境的蛮族,在诸葛亮的手段下,已从疥癣之疾变成了需要认真对待的边患。如今再加上一个勇冠三军、统兵有方的关羽……陈暮仿佛能感觉到,来自南方的威胁正在实质性地凝聚、逼近。

他揉了揉眉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刘备终于要动手了吗?还是说,这只是又一次更加严厉的试探,想看看荆北在获得朝廷正式加持后,反应是否会有所不同?

“持重……持重……”他低声咀嚼着曹操之前来信中强调的这个词。在绝对的实力和复杂的局势面前,“持重”往往是最佳选择,但有时也会错失良机,甚至助长敌人的气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王粲的声音:“明公,许都回信。”

“进来。”

王粲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封火漆封印的信函,脸色有些凝重。“是丞相府直接发出的指令。”

陈暮接过,迅速拆开阅读。信是曹操以丞相府名义发出的公函,语气正式而威严。

信中首先对陈暮成功击退蛮族升级进攻、稳定南部边境表示了肯定。对于成立荆北都督府、协调宛城军事等举措,也给予了“深合时宜”的评价。甚至同意由豫州方面,酌情调拨一批军粮支援荆北。

然而,当陈暮看到关于如何应对关羽动向和刘备潜在威胁的部分时,他的心微微沉了下去。

“……关羽移师益阳,其心叵测。然刘备新得荆南,根基未稳,诸葛亮虽智,蛮族终难倚为腹心。卿当持重固守,以逸待劳。南部诸城,皆已加固,文远、汉升皆万人敌,足可御关某于国门之外。切记,万全而后动,不可浪战,勿贪一时之功,而堕国家之基。江东周郎,虽称病退,然虎视在侧,不可不防。荆北之要,在于稳。卿既假节,当体此意,为朕分忧……”

通篇的核心,依旧是“持重”二字。曹操明确要求他采取守势,依托现有防线,挫败关羽可能的进攻,但严禁主动南下寻衅。并且再次强调了来自江东的威胁,暗示荆北主力不可轻易南调,以免给周瑜可乘之机。

这封信,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它赋予了陈暮假节、都督诸军事的巨大权力,却又在这权力之上,加上了“持重”的紧箍咒。一方面,这体现了曹操对全局的战略考量,避免陷入两线甚至三线作战的被动;但另一方面,这也让身处前线的陈暮,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刘备时,感到了一丝掣肘与无奈。

他能理解曹操的顾虑,许都朝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北方袁氏残余未清,西凉马腾韩遂态度暧昧,江东孙权虎视眈眈……曹操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南疆,而非一个不断寻求扩张、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争的激进将领。

但理解不代表轻松。陈暮将信递给王粲,默然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王粲快速看完信,轻叹一声:“丞相……仍是求稳。”

“是啊,求稳。”陈暮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可刘备诸葛亮,会给我们稳稳当防守的机会吗?他们只会不断地试探,消耗,直到找到我们的破绽。”

他回到案前,从怀中取出那枚随身携带的黑色砥石。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砥石沉默而坚硬,承受着水流千年万年的冲刷打磨,愈发圆润,也愈发坚韧。

此刻,他感觉自己就像这块砥石。不仅要承受来自南方刘备、诸葛亮的明枪暗箭(外部打磨),还要在许那都期望、审视与制衡的复杂目光中(内部激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荣耀与权力是真实的,但随之而来的压力、束缚和风险,也同样真实。

他紧紧握住砥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脑海中闪过张辽的刚猛,黄忠的沉毅,文聘的稳重,王粲的干练,以及襄阳城头那些浴血奋战的士卒的面孔。

不能乱,不能急。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恢复了清明与决断。他将砥石小心收好,转身对王粲道:“回复丞相,暮谨遵教诲,必当持重固守,不辱使命。”

然后,他走到书案前,铺开绢帛,亲自提笔,字迹沉稳有力:

“令:张辽、黄忠二位将军,南部防线,进入一级战备。各城戍加倍警戒,斥候前出五十里,严密监视关羽本部及蛮族动向。若关羽敢犯我疆土,则集重兵,依城邀击,或寻机野战,务求迎头痛击,挫其锋芒!对武陵蛮族,剿抚并用,重点打击与沙摩柯亲近、受刘备蛊惑之部落。另,着参军司,细察蛮族内部矛盾,伺机离间……”

他决定,在曹操“持重”的战略框架内,采取最积极、最坚决的防御姿态。他这块荆北的砥石,不仅要稳住,还要在敌人撞上来时,让其头破血流!

命令迅速被抄写、用印,由快马送往南部前线。

夜色更深,襄阳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都督府的书房内,灯火依旧长明。陈暮知道,更大的风暴,或许就在不远的前方。他必须做好准备,迎接一切挑战。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