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日头升得越来越早,晨光刚漫过温室的塑料薄膜,苏晴就发现了不对劲——刚移栽好的黄瓜苗叶片上,爬着密密麻麻的小黑点,仔细一看,竟是成群的蚜虫,正趴在嫩叶上吸食汁液,几片新叶已经被啃得发蔫发黄。
“林野,快来看看!这小苗长虫子了!”苏晴急得声音都拔高了些,指尖捏着一片被啃得残缺的叶子,眉头拧成了疙瘩,“再这么啃下去,怕是结不了黄瓜了。”
林野赶紧凑过来,借着晨光看清了叶片上的蚜虫,心里有了底:“是蚜虫,常见的菜虫,还好发现得早,没蔓延开。”他转身往灶房走,“咱们用大蒜和辣椒做天然驱虫剂,既能杀虫又不伤苗,囤货里正好有这些。”
周婶和陈婶也跟着过来帮忙,李嫂从菜篮里拿出几瓣大蒜和一把干辣椒:“这法子我老家以前也用过,辣椒和大蒜的辛辣味,虫子最怕这个。”她把大蒜剥皮捣成蒜泥,陈婶则把干辣椒切碎,一起放进盆里,倒入滚烫的开水浸泡:“得泡上大半天,让辛辣味都渗到水里。”
趁着泡驱虫剂的功夫,众人先给温室通风降温——初夏的阳光已经带了灼感,薄膜里的温度升得快,林野把温室的木门敞开,又在顶部掀开一道小缝,让空气流通:“高温天得早晚会通风,不然苗容易被闷坏,还招虫子。”苏晴则用小刷子轻轻刷掉叶片上的蚜虫,动作轻柔得怕碰断嫩茎。
小丫头蹲在旁边,看着叶片上的小虫皱起脸:“这些虫子真坏,要把小苗苗吃掉了。”她学着苏晴的样子,用手指捏起一只蚜虫,飞快地扔进旁边的水桶里,小花猫则蹲在水桶边,伸爪子去捞,溅得满身都是水珠。
下午,大蒜辣椒水已经泡得通红,辛辣味隔着老远都能闻到。林野把水过滤到喷壶里,加了少许自制的草木灰,又兑了点温水稀释:“浓度太高会烧苗,这样刚好。”他拿着喷壶走进温室,对着黄瓜苗和番茄苗的叶片正反面仔细喷洒,水珠顺着叶片滚落,带着浓烈的辛辣气息。
“得连喷三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才能把虫子彻底赶走。”林野一边喷一边说,“以后每隔几天就喷一次,提前预防虫害。”周婶也提着另一把喷壶帮忙:“这天然的驱虫剂就是好,比以前用的化学农药放心,吃着也安心。”
喷完驱虫剂,林野想起鸡圈里的鸡蛋已经孵了二十天,应该快出壳了,便拉着苏晴往鸡圈走。刚靠近,就听见蛋壳裂开的“咔嚓”声,几只小鸡已经啄破蛋壳,湿漉漉的绒毛粘在身上,正努力往外钻。
“小鸡破壳了!”苏晴惊喜地捂住嘴,生怕惊扰了它们。林野蹲下身,看着一只黄色的小鸡终于挣脱蛋壳,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却已经开始啄食地上的碎玉米。“得赶紧搭个育雏箱,保持温度在三十度左右,小鸡绒毛稀,怕冷。”他转身去拿木板和干草,“还要准备温水,加一点点盐和糖,给它们开食前喝。”
李嫂闻讯赶来,带来了筛细的玉米粉和小米:“雏鸡得先喝水再喂食,水要温的,不能喝凉水。”她把干草铺进木箱里,做成柔软的窝,又把刚破壳的小鸡小心翼翼地放进箱里,“前几天得24小时照光,让它们能看见吃食,温度也不能降。”
小丫头趴在育雏箱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小鸡:“它们好小呀,像一个个小黄绒球。”她想伸手摸摸,被李嫂拦住:“别碰,小鸡刚出壳,身子弱,碰了容易生病。”小花猫也凑过来,对着育雏箱里的小鸡“喵”了一声,像是在打招呼。
安置好小鸡,林野提议去东山林边缘采摘野菜:“现在蕨菜正嫩,能摘点回来凉拌、清炒,给大家换换口味。”苏晴立刻点头:“我跟你去,顺便再看看盐矿那边的情况。”周婶和陈婶留在家里照看温室和小鸡,众人分工明确。
往山林走的路上,林野拿着一根长棍,时不时敲击路边的草丛:“夏天蛇多,用棍子打草惊蛇,让它们提前躲开。”苏晴穿着高帮鞋和长裤,紧紧跟在他身后,警惕地看着周围的草丛。
果然,走到一片湿润的坡地时,长棍敲到了一团冰凉的东西,一条青绿色的蛇从草丛里窜出来,飞快地钻进了灌木丛。小丫头吓得往林野身后躲,林野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怕,它已经跑了,咱们不惹它,它也不会来咬咱们。”
坡地的灌木丛里,长满了蜷曲的蕨菜,深紫色的嫩茎顶着未展开的叶片,像一个个小拳头。“这就是蕨菜,要摘十五公分左右的嫩茎,掐断上部就行,别连根拔,下次还能长。”林野示范着掐下一根蕨菜,递给小丫头,“你看,这样的最鲜嫩。”
苏晴也跟着采摘,蕨菜的茎秆脆嫩,一掐就断,很快就摘了满满一竹篮。“陆游都说蕨芽珍嫩压春蔬,今晚就能尝尝鲜了。”苏晴笑着说,指尖已经被蕨菜的绒毛蹭得有点痒。
往回走时,林野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几株山药,块茎埋在土里,露出一小截褐色的根茎。“这是山药,能挖出来炖肉,营养丰富。”他用锄头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生怕挖断块茎,“山药的黏液能润肺,灾年里吃着好。”苏晴帮忙清理泥土,很快挖出了好几根粗壮的山药,裹着湿润的泥土,沉甸甸的。
回到小院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李嫂正在给小鸡喂食,育雏箱里的小鸡已经喝了温水,开始啄食玉米粉,吃得津津有味。温室里的蚜虫已经少了很多,叶片也慢慢恢复了生机。
晚饭的餐桌上格外丰盛,李嫂把蕨菜焯水后凉拌,加了盐、醋和香油,脆嫩爽口;山药炖兔肉炖得软烂,汤汁浓稠鲜香;还有刚炒的青菜,带着温室里的清新气息。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鲜美的饭菜,听着育雏箱里小鸡的啾啾声,还有兔舍里小兔崽的窸窣声,心里满是安稳。
“这蕨菜是真好吃,比野菜鲜多了。”周婶夹了一筷子凉拌蕨菜,赞不绝口,“以后可以多去摘点,晒干了存起来,冬天也能吃。”林野喝了口山药兔肉汤:“等过几天,咱们再去山林里转转,说不定还能找到其他野菜野果,日子只会越来越有滋味。”
夜色渐深,温室的薄膜被风吹得轻轻晃动,育雏箱里的小鸡已经蜷缩在一起睡着了,兔舍里的母兔正温柔地舔着小兔崽。小院里一片宁静,只有水渠里的泉水还在叮咚流淌,像是在诉说着这灾年里,用勤劳和互助浇灌出的希望。林野知道,只要守住这份安稳,用心打理每一寸土地、每一只牲畜,往后的日子,定会像这初夏的庄稼一样,蓬勃生长,愈发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