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涪翁在沈知秋跑远后又站了半柱香。

月光漫过归墟井沿,将他腰间的医道传承印照得泛出青铜冷光,残句洞深千尺,针引迷津在纹路里若隐若现。

他摸了摸怀里那枚刻着字的珍珠簪,指腹蹭过磨圆的笔锋——那是元延三年,他在天禄阁值夜时,用刻刀给十六岁的沈知夏雕的。

当时小丫头攥着簪子笑他手笨,如今字磨成了,当年的小丫头也成了被人当枪使的沈知秋。

守典人,琅琊古洞...他对着山风低笑一声,声线里裹着冰碴子,既敢引我来,总得让我看看,是你们的局硬,还是我的针利。

第二日未及破晓,涪翁已背着药囊踏上北去的山路。

他走得不快,玄针却始终悬在掌心三寸处,针尾红绳随着呼吸轻颤——这是他自创的风引术,借针感探天地气机。

行至第七日过汶水时,针尾突然往西北方偏了半寸,他立刻拐进芦苇荡,果然听见身后官道传来马蹄声,三骑黑衣人的靴底七星纹在泥地上压出深痕。

倒比我想得更急。他蹲在芦苇丛里扯了把蒲草塞进行囊,指尖在药囊暗格里一按,三枚透骨钉地钉在离追兵三步远的树干上。

马蹄声骤然顿住,为首那人掀了斗笠,露出半张缠着绷带的脸——是前日在陈留镇抢药的豪强护院。

老东西!那人骂骂咧咧要下马,涪翁却已顺着芦苇荡往上游摸去。

玄针在掌心发烫,这次针尾指向正东,正合洞中有泉的残句。

他扯下一片芦苇叶含在嘴里,借着水响掩去脚步声,等追兵的叫骂声彻底消失在身后,才从芦苇荡里钻出来,裤脚沾着的泥点子在阳光下泛着青。

沿途村落里的百姓早闻涪水渔翁的名号,见他背着药囊路过,立刻围上来。

有抱孩子的妇人哭着说娃高热三日不退,有老丈捂着肿成馒头的脚踝直吸气。

涪翁也不推辞,解下药囊取出赤针:要快的,我扎曲池、大椎;要稳的,我配三黄汤。

那孩子烧得浑身滚烫,他捻着赤针在穴上轻旋三圈,针尾竟腾起一缕红雾——这是赤针小成方能引动的之象。

孩子母亲刚抹了把泪,就见娃的眼皮动了动,哇地哭出声来。

老丈的脚踝肿得发亮,他用针尾在穴上叩了叩,突然猛一送针,老丈疼得倒抽冷气,再看脚踝竟消了大半:老丈这是湿毒瘀滞,回去用艾叶煮水泡脚,七日莫沾凉水。

百姓们要留他吃饭,他却只拿了两个炊饼塞进行囊:我赶夜路,填填肚子罢了。有个小娃娃追着他跑,往他手里塞了颗野枣,他捏着枣子站定,望着暮色里起伏的山影——琅琊山到了。

山脚下的樵夫说,古洞在鹰嘴崖下,寻常人走不过三道乱石岗。

涪翁却跟着玄针走,针尾在他掌心划出半道圆弧,引着他绕过带刺的荆棘丛,避开落石的险坡。

行至月上中天时,眼前突然出现一面青石壁,石缝里渗出的泉水叮咚作响,在地面积成个小水潭——正合传承印上洞中有泉的残句。

泉下藏经...他蹲下身,指尖沾了泉水抹在石壁上,水痕显露出三枚凹进去的石穴,形状像极了人体穴位图。

第一枚在石壁左侧,位置偏高,他摸了摸自己的肩窝——是穴;第二枚在中间偏下,对应手肘横纹——穴;第三枚在右侧石缝里,得踮脚才够着,正是穴的位置。

用穴位布机关,倒有几分天禄阁的做派。他笑了一声,从袖中取出归元银针——这是他用天禄阁残鼎熔铸的针,针身刻着十二经络图。

第一针戳进穴石孔,石壁发出闷响;第二针,石缝里的泉水突然变急;第三针,整面石壁地向两侧退开,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

洞里有腐草味混着青铜气息。

涪翁摸出火折子晃亮,眼前景象让他呼吸一滞——洞深不过十丈,尽头却有座石殿!

石殿四壁嵌着夜明珠,把殿内照得如同白昼。

中央立着尊青铜雕像,高约八尺,衣纹线条刚劲如刀,右手执一枚三寸银针,左手虚按在石案上,石案上堆着成捆的竹简,还有七只青铜鼎,鼎身铸着等古医名。

天禄阁...他踉跄两步,指尖几乎要碰到雕像的衣摆。

雕像的眉眼轮廓太熟悉了——当年他在天禄阁校书时,曾见过高祖初建天禄阁时的壁画,画里那位手持医经的老者,分明和这雕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石案上的竹简突然发出声,像是有风吹过。

涪翁的玄针在掌心剧烈震颤,他抬头看向雕像的眼睛——那对青铜铸就的眼睛里,竟映出一丝幽蓝的光,像极了当年天禄阁焚毁时,他从火里抢出的最后一卷《黄帝针经》残页上的星图。

守典人...他伸手去够最近的一卷竹简,指尖即将碰到竹片时,石殿的地面突然传来闷响,夜明珠的光猛地暗了一瞬。

等再亮起来时,他分明看见雕像的右手,那枚三寸银针的针尖,正对着他方才站的位置。

洞外的山风灌进来,卷着石殿里的竹简哗啦作响。

涪翁的玄针仍在发烫,这次他听见传承印里传来新的残句,声音混着青铜震颤:针映古文,幻由心生...

他的手指悬在竹简上方半寸处,忽然后颈一凉——这感觉太熟悉了,像极了昨日在归墟井边,沈知秋后颈那枚暗算的针。

来得正好。他低笑一声,玄针在指尖转了个花,我倒要看看,这古洞里的幻阵,能不能困得住涪水渔翁的针。涪翁后颈的寒毛根根竖起,这是行医数十载养成的直觉——当年在天禄阁替皇后诊脉时,他曾靠这股子警觉避开过掺了乌头碱的参汤;前日在归墟井边,也是这股子警觉让他偏了半寸,避开沈知秋暗算的透骨钉。

此刻他悬在竹简上方的手骤然顿住,玄针在掌心震得发烫,连带着腰间的传承印都泛起灼痛。

地脉不对。他脚尖轻轻点了点脚下青石板,指腹擦过石面时,摸到一道极细的凹痕——像是被某种阵法刻下的引气纹路。

方才石殿夜明珠暗那一瞬间,他分明看见地砖接缝处闪过一线青芒,此刻再看,那些青芒竟顺着凹痕连成了网状,从脚边一直蔓延到青铜雕像脚下。

他倒退三步,玄针地落在石案边缘,震得竹简簌簌作响。

另一只手已摸出袖中寒芒银针——这是用岷山雪水淬了七七四十九日的针,专破阴邪阵法。

银针尖刚触到地面,整座石殿便发出闷雷似的轰鸣,原本静止的夜明珠突然开始旋转,青铜雕像的影子在墙上扭曲成狰狞的蛇形。

五行幻阵?涪翁瞳孔微缩。

他曾在《黄帝内经·素问》残卷里见过记载: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阵有五行,困五感,以乱视听嗅味触。此刻鼻尖的腐草味突然变成了焦糊味,耳中泉水叮咚化作了婴儿啼哭,连眼前的石殿都开始模糊,青铜雕像的右手竟缓缓抬了起来,三寸银针直指他咽喉!

幻由心生?他低笑一声,拇指重重掐住人中穴——这是医家破幻的笨法子,疼得他眼眶发酸,却让神智陡然清明。

再看那雕像,右手仍停在原处,倒是脚下的青石板纹路泛着幽蓝,分明是按木火土金水五行方位排布的困阵。

既用医道布阵,便用医道破你。他闭目凝神,玄针在指尖转了个花,针尾红绳随着呼吸起伏——这是五气朝元的起手式。

玄针先点向左侧,引动肝胆之气;再挑向右侧,激发肺经之力;最后停在脚下,脾土之气顺着针尾涌进石缝,青石板突然迸出几点火星。

他大喝一声,玄针狠狠扎进中央。

整座石殿剧烈震颤,夜明珠的光突然聚成一道白芒,照出石墙根处一道半人高的暗门。

幻阵消散的瞬间,腐草味、焦糊味、婴儿啼哭声同时消失,只剩青铜雕像的眼睛里,幽蓝星图仍在缓缓流转。

涪翁抹了把额角的汗,药囊里的艾绒混着血珠味——方才掐人中时用力过猛,指腹渗出了血。

他扯下衣角裹住手指,玄针却仍在掌心发烫,这次不是警示,而是兴奋的震颤,像当年在火海里抢到《针经》残页时那样。

暗门后的甬道不长,却铺着整整齐齐的青石板,每块石板上都刻着针灸穴位图。

涪翁数着步数,第七步时踩到足三里,第九步时碰到三阴交,走到第十五步,眼前突然豁然开朗——这是间不足五尺见方的密室,四壁嵌着玉匣,最中央的檀木案上,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卷竹简,每卷都用朱笔标着针经·卷一针经·卷三十。

天...天啊。他喉咙发紧。

当年天禄阁焚毁时,他抢出的《针经》残卷不过五卷,如今眼前这些竹简的绳结还是新的,竹片泛着青黄,分明是近年才誊抄的。

最上面一卷的卷首,赫然写着岐伯曰: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正是他找了二十年的《针经》开篇!

他颤抖着伸手,指尖即将碰到竹简时,后颈那股子寒意再次涌来。

这次不是错觉,密室的空气突然凝结成冰,他甚至听见了银针划破空气的锐响!

擅闯古洞者,死!

冷喝声像淬了冰的钢刀,从头顶劈下来。

涪翁本能地矮身翻滚,玄针反手刺向声源处——这是他保命的倒打金钟针法,专破背后偷袭。

银针擦着一道黑影的衣袖划过,钉进石壁时发出的长鸣。

他迅速翻身站定,玄针护在胸前。

密室的阴影里,不知何时立着个青袍老者。

老者白发束在玉冠里,面容清癯如刀刻,左手握着半卷《诊脉法》,右手捏着枚三寸银针,针身映着玉匣的光,寒得人骨头缝里发颤。

守典人...涪翁的玄针在掌心发烫,这次不是破阵的兴奋,而是碰到劲敌的灼热。

他望着老者手中那枚银针——针尾缠着的红绳,竟和他腰间传承印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青袍老者的银针缓缓抬起,在两人之间划出半道银弧:二十年前,天禄阁走了个李柱国;二十年后,涪水滩来了个涪翁。他的声音像古泉里的冰,你以为凭几枚银针,就能破我守了三代的阵?

涪翁盯着老者眼中的幽蓝星图——和青铜雕像眼里的,和当年《针经》残页上的,一模一样。

他忽然笑了,玄针在指尖转得更快:守典人?

守的是典,还是人心?

话音未落,老者手中银针突然暴射而来,带起的风声刮得涪翁眉发倒竖。

他旋身避开,玄针却在此时猛地扎向自己穴——这是以针引气的狠招,借痛意催发全身气血。

密室的玉匣突然泛起青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针经》竹简上投下交错的针影。

青袍老者的第二针又至,这次直取要穴。

涪翁的玄针迎了上去,两针相击的瞬间,整个密室的玉匣同时发出清鸣,像极了当年天禄阁校书时,编钟奏响的开卷之音。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