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风起青萍,螭引秘途
玉带河风波以雷霆手段平息,工坊联盟非但未受挫,反而声望更隆,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制度带来的变革浪潮,已从京畿开始,隐隐向周边州县扩散。朝堂之上,因周崇儒等守旧派暂时失势,反对“奇技淫巧”的声浪也小了许多。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林凡心中的弦却始终紧绷。他深知,“幽螭”绝不会善罢甘休。明面的商业打压和舆论攻击受挫,他们必然会采取更极端、更隐蔽的手段。而且,怀中那枚螭首令持续传来的、若有若无的温热感,以及那日螭龙卫神秘现身带来的震撼,都让他无法真正安心。
这温热感并非恒定,时而清晰,时而微弱,仿佛在指引着什么,又像是在警示着什么。他尝试过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注入内力仔细感应,那温热便会稍加强烈,指向西北方向。西北,那是西山更深处,也是前朝皇陵和诸多古老传说所在的方向。
“墨老,您对前朝秘藏‘螭藏’的具体位置,可有更详细的线索?”林凡找到正在整理古籍的墨老,询问道。技术推广初见成效,是时候探寻更深层的秘密了,这或许关系到对抗“幽螭”的根本。
墨老放下手中的竹简,沉吟道:“根据零星记载和螭首令的传闻,‘螭藏’并非一处固定的藏宝库,而更像是一个分散的传承体系,其核心入口,据说隐藏在西山龙脉汇聚之处的‘潜龙渊’附近。但潜龙渊具体在何处,舆图上并无标记,只在前朝一些山野志怪笔记中偶有提及,形容其‘云遮雾绕,非有缘者不得见’。”
他叹了口气:“老夫当年随柳夫人探查,也仅找到一些外围线索,便因夫人出事而中断。如今螭首令在你手,又生感应,或许……你才是那个‘有缘人’。”
林凡摩挲着温热的令牌,目光坚定:“无论如何,必须去探一探。‘幽螭’对我们手中的技艺如此忌惮,甚至不惜动用‘烛影’刺杀,这‘螭藏’之中,恐怕隐藏着能真正威胁到他们的东西,或者……是他们也想得到的关键。”
就在林凡筹划着探寻“潜龙渊”之时,一封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军报,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军报称,北狄主力骑兵似有异动,频繁在边境线挑衅,小规模摩擦不断。边军将领判断,狄族很可能趁大雍新君初立、内部未稳之机,大举南下扣边!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北狄铁骑,一直是悬在大雍头顶的利剑。若在此时爆发大战,对于刚刚经历宫变、国库尚虚的新朝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弘帝连夜召集重臣商议。朝堂上,主战、主和之声争论不休。主战者认为需立即增兵,以强硬姿态震慑狄人;主和者则主张遣使谈判,以财物岁币换取和平,争取喘息之机。
“陛下,国库空虚,粮草转运艰难,此时若兴大军,恐难以为继啊!”户部尚书杜文渊面露难色。
“杜大人此言差矣!狄人狼子野心,岂是些许岁币能满足?唯有迎头痛击,方能保边境安宁!”一位武将慷慨陈词。
林凡站在班末,听着争论,心中焦急。他知道,无论战何,强大的国力才是根本。而国力的基础,在于钱粮,在于军备。将作院改良织机,只是开源之一,若能找到“螭藏”,获得其中可能存在的、更先进的军械制造技术……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螭首令,毫无征兆地剧烈发热起来!那热度灼人,指向西北方向的感应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急切!
仿佛是在回应北疆的紧张局势,又像是在催促他立刻行动。
下朝后,林凡立刻找到玄七和青鹰。
“北疆局势有变,螭首令异动,探寻‘潜龙渊’之事,必须提前了。”林凡语气凝重,“我需亲自去一趟。”
玄七毫不犹豫:“我随你同去。”
青鹰伤势已好了七八成,也沉声道:“陛下已密令青翎卫,全力配合林大人一切行动。我可挑选精锐,暗中随行护卫。”
林凡却摇了摇头:“人多反而目标太大,容易打草惊蛇。此次探寻,贵在隐秘。有玄七随行足矣。青鹰统领,你留守京城,密切关注北疆动向和朝中局势,若有变故,及时通过青雀渠道联系。”
他有一种预感,这次探寻,不仅关乎“螭藏”的秘密,更可能与即将到来的北疆危机息息相关。“幽螭”在这个时候活跃,狄族在此时异动,难道仅仅是巧合?
准备在暗中迅速进行。林凡以“巡查京畿工坊联盟推广情况”为由,向弘帝请了旨意。三日后,一辆看似普通的马车在晨曦中驶出京城,向着西山深处而去。车上只有林凡、玄七,以及一名沉默寡言、熟悉西山山路的青雀老向导。
马车颠簸,林凡握着怀中灼热的螭首令,望着窗外逐渐变得险峻苍茫的山色,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探寻,也萦绕着一丝对京城、对北疆、对整个大雍命运的担忧。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他这只扇动翅膀的蝴蝶,这一次,又将飞向怎样的风暴眼?螭首令指引的秘途尽头,等待他的,是足以扭转国运的宝藏,还是更加深邃危险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