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断链之鹰·洛城血火(美国部分)
加利福尼亚州,阳光灿烂的“天使之城”洛杉矶,在短短数十分钟内,从梦幻般的好莱坞天堂坠入了科幻噩梦般的地狱。当那艘庞大如山岳、造型狰狞、如同中世纪十字架与未来科技扭曲结合的饕餮先锋旗舰,在数艘护卫舰的簇拥下,突破云层,缓缓压向洛杉矶市中心低空时,整个城市的基础,从物理到心理,都开始崩溃。
一、 GpS的葬礼与“聪明”武器的失明
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深处夏延山复合体的指挥中心内,巨大的战术屏幕上原本依赖GpS(全球定位系统)构建的、代表美军空中、地面单位的无数蓝色光点,开始出现疯狂的、毫无规律的跳动和偏移。
“报告!GpS block III-08 卫星信号丢失!”
“报告!GpS block IIF-12 信号受到强烈干扰,信噪比急剧下降!”
“所有依赖GpS授时的作战单元报告时钟同步异常!”
“惯性导航系统因初始定位错误,累积误差正在急剧扩大!”
恐慌的汇报声此起彼伏。就像一场精心排练的交响乐,指挥家的指挥棒突然断裂,整个乐队瞬间陷入刺耳的杂音。
位于太平洋舰队和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第一时间尝试对进入末段俯冲的、较小的饕餮突击艇发射“标准-3”和“标准-6”防空导弹。导弹拖着耀眼的尾焰升空,初期阶段一切正常。然而,就在导弹即将进入中段制导,需要依赖GpS进行精确弹道修正的关键时刻,地面控制站的屏幕上,代表导弹轨迹的曲线突然变得杂乱无章,如同醉汉的涂鸦。
“制导信号丢失!导弹偏离预定拦截轨道!”
“尝试切换备用惯性导航……失败!目标锁定失效!”
天空中,那些造价高昂的拦截导弹,仿佛瞬间变成了无头苍蝇,有的在空中盲目盘旋,有的则因为导航错误径直飞向无害的空域,甚至有的因系统逻辑混乱启动了自毁程序,化作一团团无用的火球。饕餮的突击艇则如同幽灵般,利用其优异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轻松规避了这波看似密集、实则已失明的拦截火力,继续朝着洛杉矶的摩天大楼群俯冲而下。
部署在内陆的陆军“爱国者-3”防空系统同样遭遇了厄运。发射单元无法获得精确的自身定位和目标位置数据,雷达即便捕捉到目标,传递给导弹的拦截点坐标也充满了巨大的误差。升空的pAc-3导弹大多与目标擦肩而过,少数近炸引信工作的,也因错过了最佳拦截位置而未能造成有效杀伤。
二、 核禁忌与低空陷阱
五角大楼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内,一片死寂。参谋们脸色惨白地看着屏幕上长驱直入的饕餮旗舰。有人下意识地将手按在了那个代表着终极选项的、印有“核武器应急方案”的红色保密箱上。
“总统先生……”国防部长威廉姆森声音干涩,看向凯勒总统,“是否……考虑使用战术核武器?目标,洛杉矶上空……”
这个提议刚出口,就被一种更深的恐惧所淹没。使用核武器攻击悬浮在低空、下方就是数百万人口大都市的目标?先不说政治和道德后果,其放射性尘埃和电磁脉冲效应,首先就会毁灭大半个洛杉矶,造成的死亡将远超饕餮的直接攻击。这无异于自杀。
更令人绝望的是,饕餮似乎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它们将旗舰和主力战斗单位维持在低空(通常在一千米以下),这个高度完美地利用了城市建筑群作为“人质”,使得任何试图使用大当量战略武器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计划都变得不可能。它们就像狡猾的野兽,紧紧贴着猎物的身体,让猎枪无从下手。
而根据中国通过德诺三号系统共享的、关于饕餮文明行为模式的有限情报中提到的一点,更是让美国决策层感到一种被戏弄的屈辱:饕餮信仰的死神卡尔,倾向于“有意义的死亡”,认为核武器之类的大规模毁灭方式“缺乏艺术性”,因此禁止饕餮使用类似手段。 这意味着,对方在自我设限的同时,也精准地掐断了人类一方最直接、最暴力的反击可能。战争,从一开始就被拖入了对方预设的、不平等的规则之中。
三、 通讯泥潭与“中国灯塔”
随着饕餮舰队完全展开阵型,一种强大的、全频谱的电磁压制如同无形的潮水,淹没了整个洛杉矶盆地乃至南加州地区。
民用通讯网络首当其冲,手机信号完全中断,互联网接入点成片离线,广播和电视信号被刺耳的杂音取代。更致命的是美军的战术通讯网络。
“鹰巢呼叫猎人01,收到请回答!重复,鹰巢呼叫猎人01!”
“所有单位注意,切换至备用频率……备用频率也被干扰!”
“该死!我们和前线步兵失去联系了!”
“空中指挥机报告,数据链传输中断,无法为战斗机更新目标信息!”
F-22“猛禽”和F-35“闪电II”战斗机飞行员在座舱内,看着眼前雪花一片的多功能显示屏和不断报警的通讯系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他们变成了昂贵的“瞎子”和“聋子”,只能依靠机载雷达在强干扰下勉强维持的、极度缩水的探测范围,以及飞行员自身的肉眼搜索。而饕餮的小型突击艇则利用城市峡谷的复杂环境,频频发起偷袭,激光炮和等离子弹幕不断将昂贵的五代机从空中击落。
地面部队的情况更糟。营连级之间的无线电联络时断时续,营部与旅部、师部的指挥链路几乎完全瘫痪。士兵们躲在掩体后,听着耳机里传来的只有“滋滋”的电流噪声,看着远处肆虐的外星飞船和不断倒塌的建筑物,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恐惧感迅速蔓延。
就在这全面通讯崩溃的边缘,一道微弱但稳定的信号,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接入了北美防空司令部和五角大楼尚未被完全摧毁的、通过物理光缆连接的核心指挥节点。
那是来自中国“德诺三号”监测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加密数据流。
起初,美军技术人员是抱着怀疑和最后希望的心态接入的。然而,当经过解密和格式转换的数据呈现在备用战术屏幕上时,指挥中心内爆发出了一阵难以置信的低呼。
屏幕上,洛杉矶上空的战场态势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每一个饕餮单位的实时位置、运动轨迹、甚至能量辐射强弱,都以极高的精度被标注出来。其刷新速度和细节程度,远超美军原有任何预警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
更令人震惊的是“北斗”系统的表现。当GpS信号完全湮没在饕餮的电磁干扰中时,北斗的军用高精度信号却依然顽强地穿透了干扰,为残存的美军作战单元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pNt)服务。
“报告!第1步兵师第x团报告,他们利用‘北斗’定位数据,重新建立了营级单位的位置感知!”
“报告!海军陆战队一支小队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成功向指挥部发送了遭遇敌情的简要报告!”
“空中……还有飞机吗?如果有,引导他们使用‘北斗’辅助导航和目标定位!”
虽然无法完全扭转战局,但这套来自东方的系统,瞬间将美军从几乎完全失能的“信息黑洞”中拉回了一丝光明。指挥链条开始部分恢复,残存的部队能够更有效地规避饕餮的主力,甚至组织起一些有限但精准的反击。
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在美国高层心中弥漫。一方面是绝处逢生的庆幸和对中国技术实力的震惊,另一方面则是深深的屈辱和依赖他国的不安。他们引以为傲的军事体系在真正的星际文明面前如此不堪一击,最终竟要依靠曾经的战略竞争对手来维持最基本的战场感知。
洛杉矶的街道上,硝烟弥漫,爆炸声此起彼伏。美军士兵依靠着步枪、火箭筒和有限的装甲车辆,与突入地面的饕餮步兵展开残酷的巷战。而天空中,那艘巨大的十字舰如同死亡的图腾,冷漠地俯视着这座正在流血的城市。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入侵者手中,美军所能做的,只是在“中国灯塔”的微弱指引下,进行一场绝望而英勇的迟滞战斗,用鲜血和生命为后方可能的重整争取着微不足道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