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烈日下的使命与突如其来的惊雷
东非大陆,赤道阳光如同熔化的白金,无情地倾泻在干裂的大地上。位于“卡提亚”共和国北部边境的“希望之谷”难民营,此刻正笼罩在一种绝望与期盼交织的紧张气氛中。超过五万名因部族冲突而流离失所的难民,挤在简陋的帐篷里,依靠着联合国脆弱的物资补给线维系生存。
而今天,是决定这条补给线能否重新打通的关键日子。
难民营外不远处的关键桥梁,在两周前被叛军炸毁。一支由联合国驻卡提亚特派团(UNcAtA)最高层亲自督战的多国维和部队工程分队,正在中国维和步兵营的严密护卫下,进行最后的抢修。这是一项政治意义极大的任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数万人的生死,也关系到UNcAtA在此地信誉的存亡。
现场气氛庄重而紧张。联合国主管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莎拉·琼斯女士、UNcAtA司令官英国的詹姆斯·菲尔德中将,以及卡提亚政府的特别代表,都站在临时搭建的观察台上,顶着烈日,注视着工程进展。中国维和步兵营营长、陆军上校周锐,则亲自带着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在桥梁外围构筑了环形防御工事,士兵们据守在沙袋后,枪口警惕地指向可能出现威胁的河谷对岸。他们的迷彩服上结满了白色的汗碱,脸上混杂着尘土和油彩,但眼神依旧锐利。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桥梁即将合龙。
就在这时,周锐贴身携带的、与国内直连的最高保密等级卫星电话,发出了那种他从未听过、却本能感到心悸的——持续且尖锐的蜂鸣声。这声音不同于往常的震动或普通铃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
周锐脸色微变,对身旁的副营长快速交代了一句“保持警戒”,便快步走到一辆装甲车后方相对隐蔽处,接通了电话。
“身份确认,周锐。”他压低声音。
电话那头,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报出加密坐标和识别码。
“周锐上校,确认你的位置和当前态势。”
“位置确认,正在执行‘希望之谷’桥梁护卫任务,联合国高层在场。”周锐简洁汇报。
“命令!”对方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任何质疑,“中止一切任务!你部全体人员,包括配属工兵,立即脱离当前战斗序列,携带单兵武器和最低限度保障物资,于一小时内,急行军至指定坐标点(位于15公里外的废弃简易机场)。接应代号‘东风’。此命令优先级为‘长城’,无需向任何联合国人员或外军解释。重复,立即中止,一小时内抵达!”
周锐的脑子“嗡”的一声,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民等待物资,联合国副秘书长和司令官都在现场!此时撤离,等于前功尽弃,而且……”他试图陈述利害。
带着一种周锐从未感受过的、近乎焦灼的严厉,“周锐!这是最高指令!关乎国运!关乎存亡!我不管你身边是谁,不管有什么任务!一小时内,我要看到你的营出现在接应点!这是死命令!执行!”
“啪!”电话挂断,只剩下急促的忙音。
周锐僵在原地,只觉得一股冰水从头顶浇下,瞬间冲散了烈日的酷热。他一分钟前还在思考如何应对叛军可能的骚扰,现在却要抛弃盟友,抛弃数万眼巴巴期盼的难民,在一个小时内“逃跑”?这种违背军人荣誉感和基本人道主义的行为,让他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挣扎和痛苦。他想起那些难民儿童渴望的眼神,想起琼斯女士和菲尔德中将对他的信任……
但,“国运”、“存亡”、“死命令”这些字眼,像重锤一样敲打着他。军人的天职,以及对祖国无条件的信任,最终压倒了所有的疑虑。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恢复了惯有的冷峻,眼神中只剩下决绝。
二、 决绝的撤离与盟友的震怒
周锐迅速返回指挥位置,用无线电向各连连长下达了简洁到极致的命令:“‘东风’命令,全营紧急集合,携带战斗装具,一梯队掩护,二梯队收拢,向G点急行军!立刻执行!”
命令通过加密频道迅速传达。一瞬间,原本严阵以待的中国维和阵地,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士兵们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人,迅速从防御位置撤出,检查武器,整理装具,组成行军纵队。整个过程快得惊人,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这一突变,立刻引起了观察台上的注意。
“周上校,发生了什么?”英国菲尔德中将首先察觉到不对劲,用无线电询问道,语气带着疑惑。
周锐走到观察台下,敬了一个礼,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更改的坚定:“将军,琼斯女士,我部刚接到国内最高紧急命令,必须立即撤离当前任务区。无法继续执行护卫任务。非常抱歉。”
“什么?!撤离?现在?!”菲尔德中将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周,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桥梁马上就要通了!你们现在撤离,叛军随时可能反扑,整个行动就完了!那些难民怎么办?!”
联合国副秘书长琼斯女士也急了,脸上优雅从容的表情消失不见:“周上校!这不可能!你们是安全保障的核心!没有你们的护卫,工程队和我们都极度危险!我需要一个解释!这是严重的失职!”
卡提亚政府的代表更是激动地挥舞着手臂,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喊道:“不能走!你们不能走!这是背叛!”
面对劈头盖脸的质问和愤怒的目光,周锐心如刀绞,但他脸上的线条却更加坚硬。他再次敬礼:“命令高于一切。抱歉,无可奉告。祝你们好运。”
说完,他不再理会身后传来的怒吼和抗议,转身大步走向已经集结完毕的部队。他能感受到背后那几道几乎要将他烧穿的目光,有愤怒,有失望,有被抛弃的绝望。
“出发!”周锐一挥手,整个营一千多名官兵,如同一条沉默的铁流,迅速离开了他们坚守了数周的阵地,朝着荒漠深处疾行而去。留下的,是目瞪口呆的联合国高官、惊慌失措的工程人员,以及远处难民营中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开始骚动起来的人群。一种被最信任盟友在关键时刻“背后捅刀”的愤怒和寒意,在现场每一个非中方人员心中蔓延。
三、 天穹鏖战:F-35的折翼
一小时的急行军后,周锐的部队抵达了那座废弃的简易机场。三架庞大的运-20运输机已经引擎轰鸣,巨大的螺旋桨搅起漫天黄沙。没有任何停顿,官兵们迅速登机。
运输机关闭舱门,加力起飞,迅速爬升,朝着东方祖国的方向疾驰。机舱内,官兵们沉默不语,许多人脸上还带着执行撤离命令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未来的茫然。
准备穿越一片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领空时,最大的考验降临了。
“警告!警告!多个高速空中目标接近!识别为……F-35A战斗机!数量十架!”运-20的飞行员收到了来自护航编队的长机——一架歼-20“威龙”隐形战斗机飞行员——的冷静通报。
以色列空军出动了其最先进的F-35I“阿迪尔”战斗机中队,试图拦截这支“非法闯入”其领空的中国机群。在地面指挥所的雷达屏幕上,只有三个缓慢移动的大型目标(运-20),他们自信地认为这是一次十拿九稳的拦截行动。
然而,他们错了。
歼-20长机飞行员“凌霄”少校,在头盔显示器上清晰地看到了那十架F-35的轨迹。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各机注意,‘幽灵’协议。猎杀开始。确保运输机绝对安全。”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堪称现代空战史上的经典代差碾压。
。他们的机载雷达(AN\/ApG-81)在远距离上勉强捕捉到运-20的信号,但对于护航的歼-20,雷达屏幕上只有一片模糊的噪音和偶尔闪现的、无法锁定的“幽灵”信号。他们的机载告警系统(RwR)时而死寂,时而疯狂鸣响,提示被未知型号的火控雷达扫描,却无法确定来源方向。
“看不见他们!雷达上没有东西!”
“我的告警器在响!我被锁定了!在哪里?!”
公共频道里充斥着以军飞行员慌乱的声音。
而此时,歼-20已经利用其卓越的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悄然占据了有利攻击位置。“凌霄”少校锁定了一架试图靠近运输机的F-35,冷静地下达命令:“雷公一号,fox three(发射中距弹)。”
一枚pL-15超远程空对空导弹,从歼-20的弹舱中悄无声息地射出,如同暗夜中的毒蛇,扑向目标。那架F-35的飞行员直到导弹逼近到极近的距离,才通过光电系统(EotS)隐约看到来袭的轨迹,但为时已晚。他惊恐地拉起,释放干扰弹,但pL-15以其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不可逃逸区,精准地命中了战机尾部。
这仅仅是个开始。F-35虽然性能优异,但在完全无法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情况下,成了活靶子。它们试图进行机动规避,试图用机炮进行视距内缠斗,
空战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运输机内,周锐和官兵们透过舷窗,看到了远处夜空中那零星爆起的火光。他们虽然不了解具体战况,但那种绝对的、碾压性的力量展示,让他们深深震撼。一种混合着自豪、敬畏以及对归国后即将面临一切的沉重感,在机舱内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