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小院的灵槐又抽出新叶,淡绿色的叶片在风中轻晃,将阳光筛成细碎的光斑。
自翠华城符箓大会的热度褪去,已过去整整五个月 —— 前两个月,林邑川恪守低调,除了给符宝轩交货,几乎足不出户;
后三个月,坊市再无人议论 “符箓比赛第一” 的话题,他便恢复了往日的修炼节奏,在平淡的日常中稳步精进,最终迎来练气六重圆满的突破。
每月初一、十五,林邑川都会提着装有符箓的木盒,前往符宝轩交货。
如今他已是三品符箓师,却仍只交付二品符箓 —— 不是刻意藏拙,而是不想因实力暴露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每次交货,张掌柜都会笑着打趣:“林道友,你这二品符的品质又高了几分,灵纹流畅度比坊市其他练气后期修士都强。”
林邑川只是温和回应:“多练了些时日,顺手罢了。”
他交付的符箓以二品中阶为主,包括火球符、防御符、疾行符,每张售价二十块下品灵石,每月两次交货,加上偶尔承接的定制符箓(如商铺用的防御符、修士用的辅助符),月收入稳定在两千块下品灵石以上。
张掌柜偶尔会试探着问:“林道友,你如今的水平,要不要试试画三品符?符宝轩可以帮你代售,价格能翻三倍。”
林邑川总是婉拒:“目前还在打磨二品符的细节,三品符暂时没打算尝试。” 他心里清楚,等自己突破筑基,再展露三品实力也不迟,眼下安稳修炼才是首要。
每月中旬,林邑川都会抽半天时间去坊市的 “墨韵书屋” 淘书。
这家书局虽不如翠华城的青木书局规模大,却藏着不少实用的低阶典籍。
他常站在 “阵法区” 的书架前,翻找与一品、二品阵法相关的玉简 —— 上次从翠华城带回的《阵法的各类应用》已研读透彻,如今正寻找 “阵法改良” 相关的资料。
这天,他在书架角落发现一本《一品阵盘常见故障修复》,作者是一位退役的阵法师,收录了二十种阵盘故障的解决方法,包括 “聚灵阵灵气泄漏”“防御阵纹断裂” 等常见问题。
林邑川翻看片刻,当即决定买下 —— 他之前炼制的聚灵阵盘偶尔会出现灵气波动,正好能借这本书学习修复技巧。
除了阵法书,他还会关注丹术类典籍。
虽目前主要精力在符箓和炼器上,但丹术是修仙界的基础技艺,多了解些总没错。
一次,他淘到一本《低阶灵草辨识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了五十种常见灵草的形态、属性、用途,还附了手绘插图,正好解决他辨认灵草的难题。
每次淘到心仪的典籍,他都会在书局的靠窗位置坐下,用半个时辰快速浏览核心内容,再带回家细细研读。
每月月底,林邑川都会专程去环山坊市的酒楼,点上一桌灵食当作修行犒赏。
他总选靠窗的位置,既能看到楼下的人来人往,又能安静享用美食。
常点的三道招牌菜从不换 —— 灵米蒸青鳞鱼,鱼肉取自坊市外灵湖,肉质细嫩无刺,蒸制时渗入的灵米香气与鱼肉的鲜甜融合,入口满是凝神灵气;
烤灵鸡肉选用青鬃鸡的腿肉,外皮刷上灵蜂蜜,烤得金黄酥脆,咬开时油脂带着淡淡的灵力,能快速补充体力;
还有清心花灵菌汤,用新鲜清心花搭配后山采的灵菌,汤色清亮,喝下去后丹田内的灵力都跟着平稳流转,修炼带来的疲惫感瞬间消散。
这天他刚落座,店小二就熟络地笑着上前:“林道友,还是老样子?灵米蒸青鳞鱼、烤灵鸡肉、清心花灵菌汤?”
林邑川点头:“再加一份灵果拼盘,要刚到的灵葡萄。”
店小二应了声 “好嘞”,转身快步去后厨传菜。
等待间隙,林邑川望向窗外 —— 楼下的石板路上,修士们或背着灵材赶路,或在店铺前讨价还价,凡人小贩推着小车叫卖灵植种子,一派热闹景象。
正看着,邻桌传来两个修士的交谈声,一个练气七重的修士正跟同伴说:“西头那家‘老周杂项铺’进了批新的灵纹刻刀,据说刀刃掺了银纹钢,刻符时特别顺手,我下午打算去看看。” 另一个修士接话:“巧了!南头灵植园的凝露草昨天刚成熟,我还想着今天收完灵草就去杂项铺逛逛,正好一起。”
林邑川将这话记在心里 —— 他最近绘制符箓的刻刀有些钝,正需要换一把新的,老周杂项铺的新货倒是值得去瞧瞧。
这时店小二端着菜上桌,灵米蒸青鳞鱼冒着热气,淡白色的灵光在鱼肉表面流转;
烤灵鸡肉外皮泛着油光,灵蜂蜜的甜香扑面而来;
清心花灵菌汤飘着几朵淡蓝的清心花瓣,看着就让人心神舒畅。
他拿起筷子,先尝了一口灵米蒸青鳞鱼,鱼肉入口即化,凝神灵气顺着喉咙滑下,识海瞬间清明了几分。
正吃着,又听到邻桌说起坊市近况:“听说最近坊市外围偶尔有低阶妖兽出没,昨天有个练气四重的修士去灵林采草,差点被赤焰兔偷袭,还好带了防御符。”
林邑川闻言微微皱眉,暗自记下 —— 日后去坊市外围历练,得多带几张防御符,免得遇到意外。
灵果拼盘上桌时,灵葡萄颗颗饱满,泛着淡紫色灵光。
林邑川捏起一颗放入口中,清甜的汁水带着灵力在舌尖散开,心情也跟着轻快起来。
他慢慢享用着美食,偶尔听着邻桌的交谈,从这些细碎的坊市日常里,感受着不同于闭门修炼的烟火气。
吃饱后,林邑川付了灵石,起身准备离开。
路过柜台时,掌柜笑着打招呼:“林道友慢走,下次来可以试试新出的灵菇炒饭,用的是后山的鲜灵菇,味道很鲜。”
林邑川点头应下:“下次来尝尝。”
走出酒楼,午后的阳光正好,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朝着西头的老周杂项铺走去 —— 既得了新刻刀的消息,正好顺路去看看,也算给这次 “修行奖励” 添个实用的收获。
每隔几天,天刚蒙蒙亮,林邑川便会背着空储物袋,去环山坊市东头的地摊区。
此时的地摊区已热闹起来,散修们扛着灵材、凡人小贩摆开灵草,昏黄的灵油灯在晨雾中摇曳,将各类物件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满是市井修行的烟火气。
这天晨露未干,他在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修士摊位前驻足。
摊位铺着块旧灵布,上面堆着泛黄的玉简(封皮都快磨破了)、生锈的法器碎片(看不出原本形状),还有几块蒙着灰尘的木头。
林邑川的灵识扫过,目光突然定格在一块黑褐色木片上 —— 木片巴掌大小,表面有细密的水波纹路,泛着若有似无的灵气,和《炼器奇思妙想》里记载的 “百年沉水木” 一模一样。
这种灵木是黑风岭深潭特产,泡在灵水中百年才成型,木质紧实不渗水,最适合做装符箓的木盒、盛灵液的容器,在坊市中很少见。
他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木片:“道友,这块木头怎么卖?”
老修士正低头擦着一块旧玉简,闻言抬头瞥了眼:“黑风岭潭底捡的,看着是灵木,却不知道能干嘛。你要是要,五块下品灵石拿走,放我这也是占地方。”
林邑川没还价,直接从储物袋里摸出五块灵石递过去。
接过木片时,他能清晰感觉到掌心传来的温润触感,暗忖回去后打磨成两个小木盒,正好装自己绘制的三品符箓 —— 普通灵木盒防潮性差,沉水木做的盒子,就算放在潮湿的储物袋里,符箓也不会受潮。
又一次去地摊,他在一个扎双丫髻的小姑娘摊位前停下。
小姑娘也就十岁左右,面前摆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些晒干的灵草、几颗不知名的野果,还有一袋用麻绳系着的种子。
“修士哥哥,买些种子吧?我在灵槐林树下捡的,能种出绿油油的草。” 小姑娘声音软软的,眼里满是期待。
林邑川拿起种子袋,打开一看 —— 里面的种子比普通凝露草种子大一圈,外壳泛着淡青色灵光,正是改良过的 “双叶凝露草” 种子。
这种凝露草成熟后,叶片能提取双倍的凝露液,是制作上品符墨的关键材料,在坊市的灵植铺里至少要卖十块灵石一袋。
“这袋种子怎么卖?” 他笑着问。
小姑娘捏着衣角,小声说:“两块灵石…… 我娘说,能换点钱买吃的。”
林邑川爽快付了灵石,接过种子袋,还多叮嘱了句:“灵槐林深处有妖兽,以后别去太里面捡东西。”
小姑娘点点头,蹦蹦跳跳地去收拾摊位了。
回去后,林邑川在院角的灵田划了块小地,将双叶凝露草种子种下,还特意布了个简易的聚灵阵。
没过十天,嫩绿的芽尖就破土而出,泛着淡青色的灵光,看着就比普通凝露草更有生机。
对林邑川来说,地摊淘宝的乐趣从不在 “捡漏暴富”,而在 “实用为上”。
他从不盯着高价的法器、珍稀的灵草,只挑自己用得上的物件:比如上次淘到的半块生锈的银纹钢碎片,回去熔了能做符笔的笔杆;
再比如前几天发现的一本破旧《符纹纠错笔记》,里面记着练气修士画符时常见的纹路偏差,正好帮他修正了之前画防御符的小毛病。
每次淘完东西,他都会背着装满 “宝贝” 的储物袋,在晨雾中慢慢走回家。
朝阳升起时,灵槐林的叶片镀上金边,他看着手中不起眼的木片、种子,心里满是踏实 —— 修仙之路从不是靠珍稀宝物堆砌,这些寻常物件里的小惊喜,才是支撑他稳步前行的修行底气。
青瓦小院的晨雾还未散尽,林邑川已盘膝坐在正房中央的聚气阵中。
阵盘泛着淡银灵光,六枚阵旗按六角形插在四周,天地间的灵气顺着聚灵纹缓缓汇入阵中,在他周身形成淡淡的灵气涡旋。
他双目微闭,运转《白诀》功法,丹田内的六大气旋随之转动 —— 前五枚一尺长的气旋如同成熟的灵轮,转速平稳而有力,第六枚气旋则在灵气滋养下,从半尺长缓慢向外扩张,表面的青白灵光日渐浑厚,灵气密度比月初又凝实了几分。
每次修炼,他都会将灵识沉入丹田,细致感知气旋的变化。
当灵气顺着经脉涌入时,他会刻意控制流速,让灵气均匀滋养每一枚气旋,避免因某一枚气旋灵气过盛导致失衡。
半个时辰后,晨练结束,他起身活动筋骨,指尖能清晰感觉到灵力在经脉中顺畅流转,比昨日又多了几分灵动。
到了深夜,小院彻底安静下来,林邑川便开始修炼《凝神观想诀》。
他端坐在蒲团上,服下一颗凝神丹,识海渐渐浮现出一轮皎洁的明月。
随着观想深入,明月愈发清晰,月光洒在识海各处,让灵识变得愈发凝练。
从练气六重中期时的三十四米,到如今的三十七米,灵识范围以每月一米的速度稳步增长,更难得的是其精细度 —— 三十米外灵田中的双叶凝露草,叶片上滚动的露珠都能清晰感知;
手中符纸的细微纤维纹路,在灵识探察下如同摊开的地图,这让他绘制符箓时,能精准把控每一笔的力度与走向,符纹断裂的概率大幅降低。
除了核心的功法与灵识修炼,林邑川还将时间分配给炼器、阵法与丹术。
上次从地摊淘来的百年沉水木,被他切成两块巴掌大小的木料,用灵刀仔细打磨成木盒。
木盒内壁刻上细密的防潮纹,再涂一层灵漆,制成后不仅能隔绝潮气,还能缓慢释放微弱灵气,让三品符箓的储存时间延长一倍。
他将绘制好的三品火球符小心放入盒中,轻轻合上盖子,满意地笑了笑 —— 这可是他目前最重要的底牌,必须妥善保管。
家中的聚气阵也被他做了改良。
他在原有阵盘上,按《阵法的各类应用》中的记载,额外刻了两道聚灵纹,阵旗也换成了更坚韧的灵木材质。
改良后的聚气阵,灵气汇聚速度提升一成,坐在阵中修炼,能明显感觉到丹田气旋的滋养效率变高,原本需要一个时辰才能填满的灵气缺口,如今只需以前八成的时间。
丹术方面,他从墨韵斋淘来《低阶丹药入门》后,便尝试炼制最简单的清心散。
用凝露草液提取的精华,混合清心花磨成的细粉,按比例倒入丹炉,以灵火缓慢加热。
起初成功率极低,十次中有八次会因火候控制不当导致丹药报废,但他没有气馁,每次失败后都仔细记录原因 —— 火候太旺会让药材变焦,火候不足则无法凝聚丹形。
经过数十次尝试,如今炼制清心散的成功率已达五成,虽不算高,却为他日后深入丹术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复一日的苦修中,林邑川的实力在不知不觉中稳步提升。
对他而言,修仙之路从无捷径,唯有将每一项技艺都打磨透彻,才能在变幻莫测的修仙界中,为自己与家人筑起坚实的屏障。
三个月的日常修炼中,林邑川渐渐感觉到突破的前兆 —— 丹田内的六大气旋,前五颗一尺长的气旋转速越来越快,第六颗半尺长的气旋则像被灵气 “撑满”,表面的灵光愈发浓郁,甚至偶尔会出现灵力自主溢出的情况。
他尝试释放火球术,连续释放一百六十次后,丹田内的灵力才出现明显消耗 —— 比练气六重中期时多了十次,灵气总量的提升肉眼可见。
灵识探入丹田,能清晰看到第六颗气旋的边缘在灵力冲击下,正缓慢向外扩张,似乎随时准备突破到一尺长,与其他五颗气旋持平。
“是时候准备突破了。” 林邑川心中有数。
他盘点了一下储物袋中的灵石 —— 上次符箓大会得到的一万块下品灵石基本未动,加上每月两千块的收入,如今已攒下一万五千块灵石,完全不愁突破的资源消耗。
为确保突破顺利,林邑川做了充分准备:
聚灵阵升级:他将家中的三品聚灵阵盘,基本修复了—— 在阵盘上额外刻了三道聚灵纹,阵旗杆换成了百年灵木制成的,聚灵效果比之前提升三成,能更快汇聚天地灵气。
灵石储备:他取出八百块下品灵石,围绕聚灵阵摆放成 “灵气补充圈”—— 突破时若聚灵阵的灵气不足,可直接吸收灵石中的灵气,避免灵力中断导致突破失败。
辅助丹药:他提前炼制了十颗 “聚气丹”(二品低阶丹药,能快速补充灵力)和五颗 “清心丹”(稳定心神,防止突破时灵力紊乱),放在手边备用。
安全防护:布下防护阵盘,他在小院周围布上大量的 “静音禁制”—— 防护阵能抵御外界干扰,静音禁制则防止突破时的灵力波动引来坊市修士的注意。
一切准备就绪,林邑川盘膝坐在聚灵阵中央,服下一颗清心丹,闭上眼睛,开始运转《白诀》,引导突破的契机。
随着《白诀》功法的运转,聚灵阵中的灵气如潮水般涌入林邑川体内,顺着经脉汇入丹田。他将灵识完全沉入丹田,专注于引导灵力冲击第六颗气旋的瓶颈 ——
第一阶段:灵气压缩:他先用灵力将第六颗气旋包裹,像 “揉面团” 般反复压缩。
每压缩一次,气旋的密度就提升一分,表面的灵光从淡青色变成浅白色,体积也随之缩小,却更显凝练。
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时辰,林邑川额头渗出细汗,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 压缩是突破的基础,密度不够,后续的扩张便无从谈起。
第二阶段:瓶颈冲击:当气旋压缩到极致时,林邑川调动聚灵阵和灵石的双重灵气,朝着气旋的瓶颈发起冲击。
“轰 ——” 丹田内传来一声细微的灵力炸响,第六颗气旋的边缘在冲击下,终于出现一道微小的裂缝。
他抓住机会,持续注入灵气,裂缝越来越大,气旋的体积也开始缓慢扩张。
第三阶段:气旋圆满:灵气持续涌入,第六颗气旋从半尺长开始稳步增长 —— 半尺五寸、七寸、九寸…… 当它终于长到一尺长时,丹田内的六大气旋瞬间形成完美的 “六角循环”,六颗一尺长的气旋按顺时针方向同步转动,灵气在气旋间顺畅流转,没有丝毫滞涩。
突破的瞬间,一股远超以往的灵力在体内奔腾,顺着经脉流遍全身,经脉被灵力拓宽近一成,灵力流转速度比之前快了两成。
林邑川忍不住释放灵识 —— 范围瞬间涨到四十米,能清晰感知到小院外四十米处的动静,甚至能分辨出邻院修士正在绘制的符箓类型(从灵力波动判断是二品低阶火球符)。
他尝试释放火球术,连续释放一百六十次后,丹田内的灵力仍有三成剩余 —— 灵气总量比突破前又提升了一截,足以支撑一场高强度的战斗。
突破到练气六重圆满后,林邑川没有张扬,只是简单巩固了半日境界,便收起聚灵阵和剩余的灵石,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 —— 第二天,他依旧提着二品符箓去符宝轩交货,依旧去墨韵斋淘书,依旧去灵味楼吃灵食,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张掌柜察觉到他气息的变化,却没有多问 —— 修士的境界突破是私事,贸然打听反而失礼。林邑川也只是偶尔在交货时,会多交付几张品质更高的二品符,算是对实力提升的隐晦体现。
这天傍晚,林邑川坐在院中的灵槐树下,看着院角灵田中的双叶凝露草,心中满是平和。
他知道,练气六重圆满只是修仙路上的一个小节点,接下来还有练气七重、八重…… 直到筑基、金丹。
但他不急于求成,修仙之路漫长,唯有在平淡的日常中稳步积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他取出一块传声木牌 —— 五对木牌早已制作完成,改良后距离增加到二十里地,如今坊市平静,或许过段时间,就能悄悄送回家。
他收起木牌,转身回房,准备开始今晚的《凝神观想诀》修炼 —— 新的境界,新的开始,而他的日常,依旧在平淡中积蓄着进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