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窟之内,不知岁月。
林生遵循师嘱,日复一日,近乎严苛地执行着修行的节奏。天光未透时,他便已起身,于寒潭边运转《蕴灵篇》,引那刺骨寒气淬炼经脉。初时依旧痛苦难当,但随着灵力日益凝练,对寒意的抵抗也渐渐增强,那丝丝寒气入体,不再只是折磨,更像是一种砥砺,将灵力磨去浮华,只剩下最核心的坚韧。
淬体完毕,他便盘坐于那方青石之上,面对满壁的“问道”刻痕。
他不再急于去“看懂”,而是放空心神,如同一个懵懂的稚子,只是“看”。目光掠过那些将星辰轨迹与人体气脉相连的狂想,掠过那些质疑五行生克、另辟蹊径的推演,掠过那些试图以符文引动山川之力的奇思……
看得久了,那些冰冷的刻痕仿佛活了过来。他仿佛能看到,在无数个相似的清晨或深夜,一位位面容模糊的先贤,或蹙眉苦思,或豁然狂喜,或失望叹息,将他们心中对“道”的叩问与猜想,郑重地留在这石壁之上。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无穷的探索与真挚的热情。
其间,他也数次取出那“九霄”木牌。当他心神沉静,意念集中于石壁上某些看似荒诞不经、却又隐隐触及某种本质的刻痕时,木牌上的歪斜划痕,偶尔会传来极其微弱的温热,如同心有灵犀的共鸣。但他谨记师父告诫,不再试图依循任何非常规法门去修炼,只是将这共鸣当做一种印证,印证自己对这些“问道”之思的理解是否贴近了某种“真实”。
如此过了月余。
这一日,他正对着一处刻画着“灵机如水,散则成气,聚则成漩,然漩心何在?”的刻痕出神。那刻痕旁,还附有一幅简图,描绘着灵气如同水流,在某种无形力量牵引下,自然形成漩涡的景象,却未指明那牵引之力的源头,也就是“漩心”究竟为何物。
林生看得入神,下意识地,将体内那丝冰寒灵力,依照自身理解,模仿着那图中漩涡的意蕴,在丹田(虽异于常人,姑且称之)处缓缓旋转。初时并无异状,但当他将全部心神沉浸于那“漩心”的寻找,意念高度集中,几乎忘我之时——
“嗡!”
怀中木牌猛地一热!并非之前那种温和的共鸣,而是带着一种急切与引导的灼热!
与此同时,他体内那自行旋转的灵力漩涡中心,仿佛被一根无形的针刺入!一股尖锐的刺痛骤然传来,并非来自经脉,而是源自那灵力漩涡的最核心,一个他平日修炼根本感知不到的、极其隐秘的“点”!
也就在这刺痛传来的瞬间,他手腕上的道噬印记,如同被踩到尾巴的毒蛇,骤然变得滚烫!一股阴冷死寂的气息猛地爆发,试图顺着那灵力漩涡,直扑那被“刺”出的隐秘核心!
林生大惊失色,立刻强行散去了灵力漩涡,切断了与那“核心”的感应。道噬印记的灼热与阴冷感缓缓退去,但方才那瞬间被“刺中”的尖锐痛感,以及印记激烈反应带来的心悸,却久久不散。
他冷汗涔涔,看着石壁上那关于“漩心”的刻痕,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木牌……不仅仅是指引!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或者说,一根“探针”!它能帮助他“感知”到自身灵力体系中,那些寻常法门根本无法触及的、更深层次的“节点”或“关窍”!
而道噬印记,则像是一个恶毒的看守,死死地盯着这些可能带来力量提升的“节点”,一旦他试图触碰,便会立刻示警,甚至反噬!
祖上林九霄留下这木牌,难道就是为了让后人,在道基受损(或如自己这般丹田异常)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找到这些隐秘的“节点”,从而绕过常规修炼的障碍?
可这道噬印记,又为何对此反应如此激烈?它到底在阻止什么?是在阻止自己变强,还是……在阻止自己触及某种它不愿让自己触及的“真相”?
林生抚摸着怀中依旧残留着一丝温热的木牌,又看了看手腕上那重新归于沉寂、却依旧令人不安的布带,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前路,似乎清晰了一分,却又更加迷雾重重。
他抬起头,再次望向那满壁的刻痕。先贤们“问”的是天地至理,而他此刻要“问”的,却是自身这诡异躯壳与纠缠不休的宿命。
这一次,他没有再轻易尝试。而是将全部心神,都投入到对那“漩心”刻痕,以及木牌、印记之间微妙联系的思考与推演之中。
他知道,在真正理解这其中的关窍,找到平衡乃至克制道噬印记的方法之前,贸然行动,无异于自取灭亡。
洞窟幽深,唯有少年的呼吸与心跳,伴随着石壁上无声的“问道”,在寂静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