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中战事的硝烟渐渐散去,夷陵一线的烽火也暂时停歇,但成都丞相府内的灯火,却常常亮至深夜。诸葛亮并未沉醉于两线退敌的胜利之中,他深邃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安稳,投向了更远处波谲云诡的天下大势。

案头之上,来自各方的情报堆积如山。有关曹真败退陈仓后,曹丕震怒,却又因国力损耗、青徐不稳而不得不暂缓报复,转而内部整军的消息;有关陆逊在夷陵城下师老兵疲、无功而返,东吴朝野怨声渐起、将相失和的密报;更有北方细作传回的,关于曹魏试图重新与东吴接触,意图弥补因汉中失利而破裂的短暂同盟的蛛丝马迹。

“曹丕不甘失败,然力有未逮,故欲再联吴以制我。” “孙权损兵折将,未得寸土,其心必怨,然亦惧我坐大,更惧曹魏秋后算账,故而犹豫摇摆。” 羽扇轻摇,诸葛亮的目光在巨大的舆图上流转,最终定格在建业的位置。嘴角,缓缓勾起一丝睿智而从容的弧度。

“此乃天赐良机,岂可错失?彼辈欲再合纵,我便行连横!当以‘伐交’之策,破其盟,稳我境,争其时!”

决心既定,人选便是关键。出使东吴,绝非易事。孙权乃雄主,心思难测;东吴群臣,派系林立,主战主和,争论不休。使者需胆识过人,需辩才无碍,更需对东吴内情了如指掌,能洞察其软肋,切中其要害。

“邓伯苗(邓芝字),可当此任。”诸葛亮几乎瞬间便确定了人选。邓芝,义阳新野人,虽非元从,却久在荆州,深知江东人物风情,且性情刚直,胆气豪壮,口才便给,正是执行这“伐交”战略的不二人选。

很快,邓芝被召入丞相府。诸葛亮屏退左右,与之密谈良久,将天下大势、蜀吴魏三方利弊、此行任务之重、言语分寸之把握,细细剖析,面授机宜。

邓芝听得目光炯炯,心领神会,慨然应诺:“丞相放心!芝必不辱使命!定教那孙权知晓,与我大汉为敌,殊为不智;与我大汉修好,方为利之所趋!”

二、 风帆南指,直抵建业

数日后,一支规模不大却旗帜鲜明的使团队伍,自成都出发,乘船沿江东下。船上满载着蜀锦、金银器皿、以及一些益州特产,看似厚重的“礼物”,实则更是国力的展示。为首者,正是尚书邓芝,他身着汉官朝服,立于船头,迎风而立,神色平静中带着自信。

船只穿过三峡险滩,经过仍在蜀军控制下的夷陵水域。邓芝甚至特意要求船只靠近夷陵码头短暂停靠,登岸拜会了赵云。二人立于城头,眺望长江对岸依稀可见的吴军营地。

“子龙将军守御有方,真乃国之柱石。”邓芝赞道,“芝此番东去,底气更足矣。”

赵云拱手:“伯苗先生谬赞。皆赖将士用命,丞相运筹。先生此行,关乎国运,万望小心。江东人物,首重实力,先生持节前往,背后便是汉中胜绩与我这夷陵坚城,大可昂首挺胸,据理力争!”

“多谢将军提点!”邓芝会意一笑。

在夷陵稍作停留,展示了一番蜀军军容后,使团继续东下。很快,便进入了东吴控制的水域。东吴水军战舰前来引导(实为监视),看到蜀使船只竟从上游夷陵而来,且蜀军防务森严,士气高昂,吴军将士脸上不免都露出复杂神色。

消息很快传回建业。

吴宫之中,孙权正因荆西战事无功而返、劳师伤财而闷闷不乐,又闻曹魏方面似有遣使问罪(怪其未能牵制蜀军主力)之意,心中正是烦躁。忽闻蜀汉使臣邓芝将至,不由得一愣。

“蜀使?诸葛亮刚打了胜仗,不厉兵秣马,反而派使臣来?是何用意?”孙权抚着紫髯,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警惕,“来者何人?”

“回陛下,是蜀汉尚书邓芝。”

“邓芝?”孙权看向一旁的顾雍、张昭等重臣,“卿等可知此人?”

张昭沉吟道:“略有耳闻,乃荆州人士,性情刚烈,颇有辩才。”

顾雍道:“诸葛亮此时遣使,必非单纯庆贺或修好。恐与近日战事及曹魏动向有关。”

孙权冷哼一声:“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好心?也罢,且看他如何说辞。传旨,明日大朝,朕倒要看看,这邓芝有何能耐!”

三、 大殿雄辩,舌战群儒

翌日,吴宫大殿,文武分立,气氛凝重。孙权高坐龙椅,面色沉静,不怒自威。

“宣!蜀汉使臣,尚书邓芝上殿!”

一声传唤,邓芝整了整衣冠,手捧节杖,昂首阔步,走入殿中。他目光平视,不卑不亢,对着御座上的孙权,依礼参拜:“大汉尚书邓芝,奉我主汉皇帝陛下、诸葛丞相之命,见过吴主。”

语气平和,却将“汉皇帝”与“吴主”的称谓, subtly 点明。

孙权淡淡道:“贵使远来辛苦。不知汉皇帝与诸葛丞相,遣使而来,所为何事?可是欲炫耀汉中武功乎?” 言语之中,带着一丝讥讽。

邓芝微微一笑,不接话茬,反而开门见山:“芝此来,非为炫耀武功,实为吴主安危,为江东社稷存续而来。”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东吴群臣顿时面露怒色。

“大胆邓芝!安敢口出狂言!”一名武将厉声喝道。

邓芝看都不看那武将,目光直视孙权:“吴主岂不闻‘唇亡齿寒’之理?今曹魏势大,虎踞中原,久有吞并四海之志。汉中一战,我主上赖陛下洪福,下赖将士用命,侥幸击退曹真,然曹丕恨意滔天,岂能甘休?其暂缓兵锋,不过因国力暂耗,且忌惮我大汉与东吴携手耳。”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犀利:“若吴主执迷不悟,仍欲与虎谋皮,行那背盟偷袭、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则我大汉虽伤,然据益州之险,拥汉中之固,更有夷陵之钥在手,进退有据,足以自保。然江东如何?”

邓芝踏前一步,声音提高,目光扫过殿中吴臣:“江东虽有长江之险,然荆州上游,已入我手!夷陵在握,则江陵门户洞开!若他日曹魏再度兴兵犯我,吴主是救,还是不救?救,则需倾国之力,越境千里,为我前驱?不救,则待我大汉倾覆,曹魏挟大胜之威,顺流东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可能挡百万之师?!届时,恐吴主欲再求为一附庸而不可得矣!”

这一番话,如同重锤,狠狠敲打在每一位吴国臣子的心上!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赤壁之战、深知长江防线重要性的老臣,无不色变。邓芝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东吴最大的战略软肋——失去了荆州上游,他们的长江天险已经不再完整!蜀汉握住了通往他们腹地的钥匙!

“你…你一派胡言!”张昭气得胡子发抖,“若非汝等窃据荆州不还,岂有今日之事!”

邓芝立刻反问:“张公此言差矣!荆州乃汉家疆土,岂曰‘窃据’?昔日我主借荆州于吴侯(指孙权),共抗曹贼,乃同盟之谊。然吴侯背盟偷袭,害我关君侯,此天下共知!我主念及旧情,未兴倾国之兵报仇,只取回夷陵门户以自守,已是大仁大义!难道吴侯夺便是理所应当,我主取回便是窃据不成?此何道理?!”

邓芝言辞犀利,句句占住“汉室正统”和“背盟失信”的理义高地,说得张昭面红耳赤,一时语塞。

又有文臣出列刁难:“邓尚书所言,无非恐吓之意。然曹魏势大,与之抗衡,岂非以卵击石?不如…”

“不如什么?不如屈膝事魏?”邓芝毫不客气地打断,语气带着嘲讽,“请问,事魏可能得安枕否?曹丕何人?猜忌刻薄之主也!今日许你高官厚禄,明日便可夺你兵权,甚至…赐你一杯鸩酒!试问满朝诸公,谁人愿将身家性命,寄托于曹丕之‘仁德’?更何况,屈膝事仇,背弃汉室,百年之后,有何面目见孙讨逆(孙策)于地下?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于人间?!”

这话更是狠辣,直接戳中了孙权及江东文武最深的隐痛和顾虑!曹魏并非善类,投降未必有好果子吃,而且背上叛汉的骂名,是他们这些自诩为汉臣的人难以承受的。

大殿之上,一时鸦雀无声。孙权的脸色变幻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龙椅扶手。

邓芝见火候已到,语气稍稍缓和,抛出橄榄枝:“反之,若吴主能明察时势,幡然醒悟,重修我两家之好,则形势大不相同。我大汉据上游之险,控荆益之地,吴主拥江东之富,带甲数十万。两家联手,共抗曹魏,则进可图中原,光复汉室,退可保境安民,鼎足而立!此乃双赢之局,利在千秋!”

他最后加重语气:“况且,如今夷陵在我之手,此乃既定事实。吴主承认与否,它都在那里。接受它,便可换来西线安宁,全力北向。拒绝它,则西线永无宁日,两面受敌。利弊如何,吴主乃英明之主,自有圣断!”

四、 权衡利弊,盟约初成

邓芝的一番话,有理有据,有威逼有利诱,既点明了东吴的战略困境,又给了他们一个体面的台阶和下台后的巨大利益前景。

孙权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邓芝的话,虽然刺耳,却句句说在了点子上。继续与蜀汉为敌,西边有个打不死的赵云顶着,北边有个随时可能翻脸的曹魏盯着,江东确实岌岌可危。而与蜀汉修好,至少可以稳住西线,集中精力应对北方的威胁,甚至…还能伺机在北伐中分一杯羹。

至于荆州…夷陵已经丢了,短期内夺回无望,不如暂时承认现状…

殿下的顾雍、诸葛瑾等相对务实的大臣,也纷纷向孙权投去赞同的目光。

良久,孙权终于缓缓开口,脸上的阴沉之色褪去不少:“邓尚书果然快人快语,辩才无碍。汝之言,虽不中听,却也不无道理。两家交兵,徒使曹贼得利。重修旧好,共抗曹魏,方为正道。”

他顿了顿,道:“如此,便请邓尚书暂回驿馆休息。待朕与群臣,详细商议一番。”

邓芝知道孙权已然心动,需要时间内部统一意见并讨价还价,便拱手道:“芝,静候吴主佳音。”

接下来的数日,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幕后交锋和细节谈判。最终,一份新的、脆弱的盟约初步达成:

1. 吴蜀两国罢兵,承认当前实际控制线(蜀占夷陵,吴占江陵及荆州大部)。

2. 重启互市,缓和边境关系。

3. 共同宣称继续奉汉室为正朔(政治上对抗曹魏)。

4. 暗中约定,在应对曹魏威胁时保持沟通甚至有限度的合作。

虽然盟约的基础并不牢固,双方都心怀鬼胎,但至少,诸葛亮“伐交”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打破吴魏联盟,为蜀汉赢得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已然实现!

邓芝圆满完成使命,辞别孙权,登船西返。

站在船头,回望渐渐远去的建业城,邓芝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这暂时的和平之下,暗流依旧汹涌。曹丕绝不会善罢甘休,孙权也绝非真心实意。

但无论如何,他此行,已为大汉,争得了最需要的东西——时间。

江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西方的天际,汉中的方向,似乎有新的风云,正在汇聚。

而一份关于曹魏秘密使者悄然抵达武昌(东吴军事重镇)的密报,也几乎在同时,摆在了诸葛亮的案头。

外交的博弈,从未真正停止。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