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民心商城:【智慧教育系统(初级)】的兑换
夜色如墨,将县政府大楼浸泡其中。
林枫的办公室里没有开灯,他像一尊沉默的雕塑,坐在黑暗里,任由窗外城市的霓虹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地流淌。
空气中还残留着白天从黑石沟带回来的泥土和潮湿气味,混杂着秘书小芹泡的那杯早已冰凉的浓茶的苦涩香气。
他的眼前,不再是那张巨大的清源县地图,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令人心悸的蓝色海洋。那一个个【-60,失望\/无助】的民心值,像一颗颗冰冷的星辰,构成了这片绝望的星空。
扶贫反腐的胜利,追回的千万巨款,贪官落马时百姓的欢呼,那耀眼的“+99”区域民心总值……所有这些曾经让他感到振奋的成就,在此刻,都显得那么单薄,甚至有些讽刺。
他治好了一场高烧,却发现肌体早已被更深层的寒症侵蚀。
他给饥饿的人分发了面包,却没有教他们如何耕种。
这是一种比贪腐更令人无力的困境。对手不再是某个具体的、面目可憎的贪官,而是一张由贫穷、观念、制度和历史交织而成的无形大网。他要对抗的,是根植于这片土地的顽疾,是“理所当然”的惯性。
老刘那句“一个人,顶不住的”话,像山谷里的回声,在脑海里反复冲撞。
真的顶不住吗?
林枫缓缓闭上眼。
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那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和教育局那些用“优化布局”来掩盖懒政与冷漠的官僚,又有什么区别?
他胸中那股从黑石沟一路憋回来的郁气,此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化为一股决绝的意念。
他的意识沉入脑海深处,那个熟悉的、散发着微光的系统界面再次浮现。他没有去看那依然停留在“+99”的区域民心总值,而是直接将意念集中在了那个许久未曾动用过的图标上。
【民心商城】
图标被激活,没有出现琳琅满目的货架,也没有闪烁的特效。林枫的“眼前”,展开的是一卷古朴的、仿佛由星光织就的卷轴。卷轴上,一个个选项如星辰般静静悬浮,每一个都代表着一种解决现实困境的可能性。
【城市内涝解决方案(入门版)】
【基层警务效率提升模块】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想图】
……
这些东西,每一样都价值不菲,动辄需要数十上百的民心点数。这些点数,是他扳倒李卫国、斗垮王海、将扶贫办一窝端,冒着巨大的风险,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血汗成果。
他的意念没有在这些选项上过多停留,而是直接搜索与“教育”相关的条目。
卷轴迅速滚动,最终,一个散发着柔和白光的选项,停在了他的“视线”中央。
【智慧教育系统(初级)】
下面跟着一行小字注释:一套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弥合教育鸿沟、促进资源公平、激发个体潜能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再往下看,是兑换价格。
【所需民心值:180点】
林枫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手捏了一下。
一百八十点。
他账户里所有的个人民心点数,加起来也才两百出头。这几乎是他全部的家当。这些点数,如果用来兑换【官威光环】或者【精力药水】,能让他在接下来的官场博弈中如虎添翼;如果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兑换几张【证据指引卡】,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保命的底牌。
现在,却要为了一件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政绩回报,甚至会得罪无数人的事情,一次性地“挥霍”掉。
值得吗?
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王建国校长那张布满沟壑的脸,和那句“我不是没本事,我是离不开”的自嘲。
浮现出那个在昏暗宿舍里,用透明胶带把课本粘好,一笔一划写下“我要当医生”的孩子。
浮现出那个穿着洗到发白的校服,站在人生岔路口,满脸茫然的少年。
这些画面,与那冰冷的一百八十点数字,在他的脑海里反复拉锯。
这是一场豪赌。
赌上他所有的积累,去撬动一块坚不可摧的顽石。
林枫的嘴角,逸出一丝苦笑。自己这个系统,好像总在逼着他去做这种“亏本买卖”。别人升官发财靠的是钻营和人脉,他倒好,辛辛苦苦反腐打黑赚来的“积分”,转身就得倒贴给民生工程。
这算什么?另类的“散财童子”?
他自嘲地想着,但那颗因为犹豫而悬着的心,却在这些纷乱的念头中,一点点地沉淀下来,变得无比坚定。
官位和前途,如果不能用来改变那些孩子们的命运,那它本身又有什么意义?
“兑换。”
他在心中默念,没有丝毫迟疑。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决心,系统界面上的个人民心点数,瞬间从“215”锐减到“35”。那感觉,像是心脏被挖走了一大块,空落落的。
但紧接着,一股无法言喻的、庞大而温润的信息洪流,从那个【智慧教育系统(初级)】的图标中倾泻而出,瞬间充满了他的整个脑海!
这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
林枫感觉自己仿佛化身上帝,正以一个前所未有的宏观视角,俯瞰着整个教育体系的运转。
他“看”到了数据流的走向。优质的师资、课程、教学方法,像一条条奔腾的河流,被无形的堤坝牢牢地圈禁在县城那几所重点学校里,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的“堰塞湖”。而广大的乡村地区,则是一片干涸龟裂的河床。
而【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就是在“堰塞湖”和“干涸河床”之间,搭建起无数条精密的、高效的“引水渠”。
——【远程教学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视频直播软件。系统在他脑海中构建出了一个虚拟的“中心演播室”,县城名师的每一堂课,都能通过这个平台,无损、无延迟地传输到任何一所乡村学校的教室里。甚至可以实现虚拟现实互动,让山里的孩子仿佛就坐在县一中的第一排。
——【优质课程资源库】:海量的、经过科学分类和标注的教学视频、课件、习题库,像一个巨大的云端图书馆,向所有师生开放。王建国校长再也不用为了一本破损的《十万个为什么》而发愁,他可以随时调取国家天文台的最新宇宙科普视频。
——【个性化学习方案与智能辅导】:这才是整个系统的精髓。系统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答题情况、甚至课堂上的表情变化,进行数据分析,生成独一无二的学习报告和提升方案。它能精准地找到每个孩子的知识薄弱点,并推送相应的练习和辅导视频。它就像一个永不疲倦、知识渊博、且只服务于你一个人的顶级家教。
庞大的信息流冲击着林枫的认知,他甚至看到了系统给出的实施蓝图:从硬件铺设、网络基建,到教师培训、课程整合,再到后续的运营和效果评估,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步骤和预案。
这哪里是什么系统,这分明是一份可以直接拿去竞标联合国项目的、关于未来教育的完整策划书!
林枫从那种奇妙的状态中回过神来,重重地靠在椅背上,额头上已是密密的一层细汗。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一台超频运行后滚烫的服务器,嗡嗡作响,但思维却前所未有的清晰。
他再次看向桌上那个巨大的、装满了杂乱无章资料的纸箱。
就在几小时前,这箱东西在他眼里,还是教育局用来搪塞他的、一座难以逾越的信息壁垒,一座由懒政和敷衍堆砌而成的大山。
而现在,他看着这座“大山”,眼中却闪烁着猎人看到猎物般的光芒。
这哪里是什么壁垒,这分明是一座金矿!
这里面有每一所乡村学校最真实的师生数据、有最原始的财政支出记录、有人事调动的脉络……这些都是喂给【智慧教育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和建模的最宝贵的“养料”。
教育局那些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用以“信息过载”的软钉子,恰恰成了林枫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深夜的冷风灌了进来,让他滚烫的大脑冷却了不少。
城市的灯火在他脚下绵延,像一条璀璨的银河。而在这片银河的尽头,是那些被黑暗吞噬的、沉默的群山。
他知道,一场硬仗,即将开始。
他需要钱,需要人,需要打破根深蒂固的利益格局和陈腐观念。他要面对的,将是整个教育系统的质疑,是财政部门的哭穷,甚至是来自县城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
但这一次,他不再是赤手空拳。
他手里,握着来自未来的火种。
林枫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笔,在一张崭新的稿纸上,写下了这份计划的名字。他没有用“关于”、“试行”、“方案”这些官方文件惯用的保守词汇。
他只写了四个字:
【云端课堂】
写完,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传来一个睡意惺忪却又无比熟悉的声音。
“喂?哪位啊?这大半夜的……”
“周主任,是我,林枫。”
电话那头的周建国瞬间清醒了,声音都变了调:“林县长?您……您这么晚还没休息?”
“刚有点新想法,睡不着。”林枫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明天上午,我想请你帮我约几个人。不是教育局的,也不是财政局的。”
“那是……”
“县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老总,还有县供电局的负责人。我想跟他们聊聊,咱们清源县的‘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