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在任上能力不足,或是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甚至里通国外,那些百姓监察官,自然会找到他的漏洞,并弹劾之。”
“他能打点得了那些主要竹条,打点不了所有百姓。”
“行了。”苏文摆摆手,“冯大人,你让云峥进来。”
“诺!”
“请云峥入内。”冯良才喊了一声。
接着守门的衙役也跟着高喊一声,将声音传到外面。
已经在门外等候的云峥闻言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入内。
他神态自若没有丝毫怯场,不愧是经过了冯良才教导。
会场内。
人群一看,只见这个年轻书生一身儒衫,身材清瘦,浑身儒雅之气。
身躯站的笔直。
“学生云峥参见各位大人,参见老父母。”他拱手向人群鞠躬行礼,举手投足之间彬彬有礼,神态不卑不亢。
“你在冯师身边就坐。”苏文摆了摆手,一名衙役给他端过来一把椅子。
云峥缓缓走到椅子面前,施施然坐下。
“云峥,本官打算任命你为‘翼州农商司’主事,你也愿意?”苏文目光看向他,问道。
“学生……愿意!”云峥站起身来,直视苏文的眼神,极其自信。
“哦?你有何能力,竟然直接就应承了,也不谦逊两句?”苏文微微一笑,眼睛里透露出欣赏。
“子曰:当仁不让!”云峥侃侃而谈,“学生家父乃云家丫鬟所生,在云家颇受冷眼,因此承担为家族在外营商之事。”
“学生跟着家父从小耳濡目染、走南闯北,因此颇通商事。”
“十五岁时曾经营店铺,获益颇丰。”
他的父亲虽然是丫鬟所生,在家族内地位很低,但依旧算是‘家世清白’,他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其父地位实在太低,导致云家基本上不会给他资源学习。
所以他从小跟着父亲经商。
因为其父经商赚了一些钱,便打算走冯良才这条路,教他文化。再借助冯阁老学生的名头,名正言顺的参加将来的科举,所以其父给冯良才送了重礼。
哪知科举没有参加,反而被冯良才给影响投诚了。
“嗯。听起来你能胜任这个职位,不过一面之词没有用,还得看你上任后的表现。”苏文点点头,“此外在场有很多人,因为你云家人的身份,对你多有怀疑。”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很小的时候,家父在外营商,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我和母亲住在陈家大院最偏僻的西南角。那里阳光很少,夏天潮湿,冬天阴冷。院子里的下人,面上都客气,背地里却瞧我们不起。”云峥声音平稳,目光看向远方,“只有芸娘不同。”
“她是照顾我的丫鬟出身低微,大我五岁,笑起来眼角微微弯着,像月牙儿。我认字,是她用树枝在泥地上一笔一划教的。我挨了欺负,是她用身子挡在我前面替我挨骂;我想父亲了,也是她拍着我的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哄我入睡。”
“她总说:“峥哥儿,你和我们平民不一样,你将来是个读书人,终有一日,要飞出这大宅门,参加科举平步青云。”
“我现在还记得,她怀里那股皂角的清香。”
“后来,她跟着我去了家父营商的地方,日子算是好起来了。”
“我俩的情谊,家父家母都看在眼里,打算让我以后,就算不能娶芸娘为妻,至少也能纳她为妾。”
“我十五岁那年,祖父到分家查看账目,注意到了芸娘。他竟然,要纳她做妾!”
“我疯了似的去求父亲,父亲只是背对着我,肩膀垮着,沉默了许久,才哑着嗓子说:峥儿,爹……没用。 那一刻,我像掉进了冰窟里。我去求祖父,连院门都没能进去。我才明白,在这深宅大院里,我们父子连同芸娘,都轻贱如草芥。”
“那晚下着很大的雨,电闪雷鸣。我心神不宁,总觉得要出事。第二天,天没亮,就听到了消息……说芸娘投了井。”
“就在她住的那间小屋后,那口废弃的老井。他们只打捞上来了她冰冷的身子……她给我做了一半的冬衣,还整齐地放在床头。还有一封信,被雨水打湿又晾干的,上面只有八个字:”
“此身已污,唯死明志。望君青云,莫负初心。”
“后来我很迷惘,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逼死了芸娘,却不用负任何责任。不知道佃户们都快饿死了,他们为什么还能心安理得的享受锦衣玉食。”
“直到有一天,冯师告诉我,苏大人在翼州,践行的是圣人的民为重。”
……
人群听了,尽皆沉默。
云峥用他的个人遭遇,告诉了众人他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身为云家族人,却内心偏向苏文。
“行了,翼州农商司主事一职,就由你来担任。”苏文道,“专事负责发展翼州本土产业,至于你任用哪些人做你的主簿、胥吏,监造官,你自主挑选。”
“学生,遵命。”云峥拱手,“为了翼州百姓,为了民为贵,学生必不负大人知遇之恩。”
“你打算具体怎么做?”苏文打算考校一下他的能力,“简单的说明。”
“其一,地方物产调研所:发掘、记录各地的特色物产。”云峥侃侃而谈,“其二工艺改进坊:集中工匠研究如何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其三,官营贸易行:负责统购统销、与外商谈判。”
“其四商税稽核:负责相关税收的征收与审计,方便核查。”
“很好!”对于云峥的回答,苏文十分满意。
挥手示意其坐下。
……
然后让衙役拿出下一张古代版ptt,把会议推进到下一个阶段。
只见上面写着。
招商引资与“鲶鱼效应”
官方商贸团:派出精干商贸团,携带翼州特产和《商贸法典》,访问内陆各大商埠及海外邻国,进行路演。
“样板商队”:由官府出资或与豪商巨贾合作,组建第一支官方商队,打通前往内陆的商路,带回利润和信息,起到示范作用。
欢迎“鲶鱼”:主动引入几家有实力的内陆或海外商行,他们的竞争会激活本地市场,带来新观念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