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秋雨,下起来就没完没了,淅淅沥沥,敲得人心烦。保密局大楼里,气氛比这天气还要闷上几分。
郑耀先坐在办公室里,手指头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刚才沈醉那老小子,又借着讨论年度经费预算的由头,话里话外地试探他,说什么行动处近来开销颇大,有些账目不甚清晰,还特意提到了上海方面的额外支出。这分明是暗指他之前利用上海站的关系网处理一些——也就是白若兰那条线。郑耀先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是沈醉又在给他上眼药,但面上还得打着哈哈应付过去,心里头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
另一边,电讯处副处长办公室,刘铭章的日子也不好过。林寒像个幽灵似的,时不时就他的机房,美其名曰关心技术升级进度,那双藏在金丝眼镜后面的眼睛,却跟探照灯一样,扫过他手下的每一个技术员,每一台设备。刘铭章清楚,林寒这是借着上次内部窃密案的由头,加大了内部清洗的力度,重点就是查他电讯处,尤其是他刘铭章分管的这一摊。好几个他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都被以交流学习协助其他部门工作的名义暂时调离了岗位。这简直就是在拆他的台,剪他的羽翼!
压力像不断收紧的绞索,套在两人的脖子上。郑耀先知道,不能再这么被动挨打下去了。他得主动出击,把水搅浑,最好能让沈醉和林寒这两条狗先咬起来。
机会说来就来。这天,毛人凤召集核心处长开会,讨论加强内部文件管理与销毁流程。会议枯燥又冗长,沈醉和林寒为了各自部门的权限,争得面红耳赤。郑耀先坐在一边,看似在认真记录,脑子却在飞速运转。
会议中途休息,毛人凤被一个紧急电话叫走。沈醉和林寒也各自去了洗手间。郑耀先假装活动筋骨,踱步到会议室角落的文件柜前。柜门没锁,里面堆着些待销毁的过期文件。他目光一扫,心里猛地一动——最上面那份,竟然是总务处近期一批特殊物资的报废申请单副本!上面赫然列着几台型号老旧但核心部件完好的美军援华电台,报废理由是技术淘汰,无法修复,经办人签名处龙飞凤舞,正是沈醉的一个亲信。
郑耀先的心脏怦怦直跳。这批电台他之前隐约听说过,是美方早期提供的实验性装备,虽然型号老,但其高频发射模块和抗干扰能力极强,稍加改造,就是性能卓越的秘密通讯工具。沈醉居然敢把这批东西报废?他想干什么?私藏?倒卖?还是另作他用?
电光石火间,一个计划在郑耀先脑中成型。他不能直接拿走这份文件,那太明显。他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微型相机,借着身体遮挡,飞快地将关键几页拍了下来。动作必须快,毛人凤随时可能回来。
就在他拍完最后一张,将文件恢复原状,刚刚直起身的瞬间,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不是毛人凤,而是林寒!
林寒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郑耀先,又落在那文件柜上,语气平淡无波:郑处长也对这些废纸感兴趣?
郑耀先心里咯噔一下,但脸上瞬间堆起无奈的笑容:唉,林处长说笑了。我是看这柜门没关严,想着过来关上,免得丢了东西又说不清楚。这年头,小心无大错啊。他一边说,一边自然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仿佛真的只是随手关个柜门。
林寒推了推眼镜,没再说什么,但那双眼睛里,分明写着两个字。
郑耀先知道,刚才的举动肯定引起了林寒的怀疑。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必须尽快把消息递给刘铭章,同时实施祸水东引的计划。
回到办公室,郑耀先立刻开始行动。他先是利用行动处的权限,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强废旧无线电设备监管,防止核心技术外流的建议报告》,报告中隐晦地提到近期发现个别部门,在报废老旧设备时流程不规范,存在敏感部件流失风险建议由电讯处牵头,对全局所有待报废的无线电设备进行一次技术评估。他特意把报告副本分别送到了毛人凤、林寒和沈醉的办公室。
这一招,明面上是出于公心,防范技术泄露,实则把聚光灯打到了总务处管理的报废物资上,尤其是那批美军旧电台。
与此同时,他必须让刘铭章知道沈醉私藏电台的事,并让他利用技术手段,设法在沈醉的仓库附近制造点,坐实风险。
但怎么通知刘铭章呢?常规渠道风险太高。郑耀先想到了一个极其隐秘的备用方法。他有一本专用的保密局内部电话编码本,是早期版本,里面有一些不起眼的编码规则,后来修订时被废弃了,但他和刘铭章私下约定,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旧规则,在看似正常的公务电话中传递简短信息。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电讯处副处长办公室。
铭章吗?我郑耀先。
郑处长,请讲。刘铭章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
关于那份加强废旧设备监管的报告,你们电讯处是技术核心,要尽快拿出个评估方案来。郑耀先语气严肃,如同上级下达指令,重点是核查设备完整性,特别是……嗯,比如那批美军早期的cRc-109型电台的发射模块,看看是不是真的都老化失效了。我怀疑有些部件可能被人动了手脚,流了出去。这件事,要秘密进行,不要打草惊蛇。
电话那头,刘铭章沉默了两秒。cRc-109发射模块动了手脚流了出去——这些关键词,结合郑耀先刻意强调的语气和那份刚刚收到的、指向总务处的报告,他瞬间明白了郑耀先的意图和警告。
明白了,郑处长。我会立即安排可靠人手,秘密核查相关频段和设备记录。刘铭章沉稳应答。
挂断电话,刘铭章立刻行动起来。他手下虽然被调走不少,但还有一两个绝对可靠的老班底。他让他们避开林寒的耳目,调取了近期城内几个敏感区域的无线电背景噪音记录做样本。当天夜里,月黑风高。位于城西、由总务处控制的一个存放待报废物资的仓库外围,几个负责巡逻的警卫,携带的步话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摩尔斯电码声,内容是几个无意义的代码组。声音很小,很快就消失了,警卫只当是设备故障,骂骂咧咧地检查了一下,没发现什么问题,也就没上报。
但他们不知道,这微弱的信号,恰好被附近一栋楼里,林寒安排的一个秘密监测点捕捉到了!这个监测点是林寒用来监控城内异常电信号的,灵敏度极高。
第二天一早,林寒就拿到了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昨夜在总务处仓库附近,捕捉到来源不明的、带有美军旧式cRc系列电台特征谐波的短促信号!
林寒看着报告,镜片后的眼睛眯了起来。cRc系列?报废物资?郑耀先昨天的报告……沈醉?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打击沈醉的绝佳机会!他马上亲自带着报告和录音,去向毛人凤汇报。
局座,发现异常情况。林寒语气凝重,昨夜监测到可疑信号,源头指向总务处管理的西区仓库,信号特征与一批本应报废销毁的美制旧电台高度吻合。结合郑处长昨日报告中提及的风险,卑职怀疑总务处内部,可能在违规操作这些敏感设备。
毛人凤看着报告和录音记录,脸色阴沉下来。他多疑的性格立刻开始发作。沈醉掌管总务处,油水丰厚,他是知道的。但私藏、甚至可能倒卖或挪用本应报废的军用通讯设备,这性质就严重了,尤其是还可能引发了外部监测!这要是被政敌或者美国人知道,麻烦就大了!
查!给我一查到底!毛人凤厉声道,林寒,你亲自带人,联合督查室,立刻封存西区仓库所有待报废无线电设备!所有相关人员,隔离审查!
林寒领命,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下,沈醉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他还在为郑耀先那份报告生气,琢磨着怎么反击,没想到林寒直接带着人和毛人凤的手令杀了过来,把他那个亲信仓库主管直接扣下,仓库也封了。
沈醉又惊又怒,跑到毛人凤办公室喊冤:局座!这是栽赃陷害!肯定是郑耀先和林寒合起伙来搞我!那批电台早就报废了,怎么可能还有信号?!
毛人凤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报废了?报废了怎么会被监测到信号?!你的仓库管理漏洞百出!给我好好反省!在事情查清楚之前,总务处的相关事务,暂时由林处长代管!
沈醉被劈头盖脸一顿训,憋屈得差点吐血,看着一旁面无表情的林寒,眼里都快喷出火来。他知道,自己这次是栽了,至少暂时是被狠狠压制了。他对郑耀先和林寒的恨意,达到了顶点。
郑耀先通过内部渠道,很快得知了沈醉吃瘪的消息。他暗暗松了口气,这一招借力打力祸水东引算是成功了。不仅暂时缓解了自身的压力,还成功激化了沈醉和林寒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狗咬狗去了。
刘铭章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利用警卫步话机作为跳板发射干扰信号的行动非常成功,痕迹清理得干干净净,林寒的技术团队查不到任何人为操纵的证据,只能将信号归咎于设备老旧泄露未知外部干扰,这更坐实了总务处管理不善的。
然而,就在郑耀先以为可以稍微喘口气的时候,秘书送来了一份看似普通的档案袋。里面装着行动处例行截获的几份无关紧要的社会团体往来文件副本,用于分析潜在不稳定因素。郑耀先随手翻阅,目光突然在其中一页定住了。
那是一份某慈善基金会提交的月度工作报告的抄送件,内容平淡无奇。但在页脚处,被人用极细的铅笔,轻轻画了一个小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符号!而这个符号,是他与他的联络人罗中立约定的最高等级预警标志,意味着——联络系统出现重大隐患,你已可能暴露,立即静默,等待进一步指示!
这预警来得如此突然,如此隐秘,又如此骇人!
是谁画的这个符号?罗中立是如何将警告送进这批普通档案里的?
内部的危险并未解除,那个神秘的影子的影子似乎并未因沈醉的暂时失势而停止活动,反而可能更近了?
他刚刚以为险情暂缓,却不知更大的风暴,已然在无声无息中,逼近了他的身后。
郑耀先缓缓将文件合上,手指用力,几乎要将纸张捏破。窗外,秋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但天色依旧阴沉,仿佛在酝酿着一场更猛烈、更寒冷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