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山握着拳套踏前两步,拳头突然对着林小羽的胸口劈来:“第一招,‘劈心透肺’。”这劈法带着“钻劲”,拳套离胸口还有寸许,林小羽就觉胸口的皮肉发紧,像是有把小刀要往骨头上钻。可他丹田精血往胸口涌,皮肉瞬间绷紧,赵山的拳头“当”的一声劈在他胸口,竟被弹得往上抬,赵山自己反倒往后踉跄了半步。
“有点意思,再试试这招!”赵山转腰拧臂,拳头对着林小羽的小腹劈来,这次的劲更沉,拳套带着风声,像是要把人劈穿,“第二招,‘劈腹断筋’。”林小羽往旁边跳了半步,可赵山的拳太快,还是劈在了他的腰侧——拳套刚碰到腰,就像劈在铁块上,赵山只觉虎口发麻,拳套差点脱手。
“你这肉身到底是什么做的?”赵山皱着眉,拳头再劈,这次对着林小羽的膝盖,“第三招,‘劈膝碎骨’。”六合螳螂的劈劲,专找关节处,就算有硬功,关节也难扛。可林小羽的膝盖早被精血裹住,拳套劈在上面,不仅没劈动,反被弹得往回退,赵山的胳膊竟震得微微发酸。
“第四招,‘连环劈肩’。”赵山急了,双拳齐出,对着林小羽的双肩接连劈来,拳套像两道黄影,快得看不清轨迹。林小羽站在原地,双肩轮流沉劲,每劈一下,就弹一下,赵山的拳头劈得越快,震得越疼,到最后竟觉得胳膊像灌了铅,抬都抬不起来。
“第五招,‘劈顶崩劲’!”赵山咬着牙,往后退了两步,然后猛地往前冲,双拳对着林小羽的头顶劈下,这次的劲是他毕生所学,拳套上竟泛着一层淡白的劲气,连周围的海风都被劈得往两边散。陈默赶紧按下慢放键,镜头里赵山的拳头离林小羽的头顶越来越近,小赵则屏住呼吸,便携机的镜头都快贴到林小羽的额头。
林小羽抬头看了眼劈来的拳头,丹田精血往头顶涌,头皮瞬间绷紧,像是罩了层铁壳。“当——”的一声巨响,双拳劈在他的天灵盖上,拳套竟被弹得往上飞,赵山则往后倒着摔出去,刚好坐在地上,虎口裂开,渗出血来。林小羽的头顶连个红印都没留,只是额角的汗珠被震得往下掉。
“我的娘……”赵山从地上爬起来,看着自己裂开的虎口,又看了看林小羽的头顶,突然抱拳道,“我服了。六合劈到你手里,才算真练透了——我练了十年,竟没你一天悟得深。”他摘下拳套,指着上面的凹痕,“这拳套是黄铜的,竟被你震出个坑,以后谁再吹‘连环劈能破硬功’,我就拿这拳套给他看。”
陈默赶紧回放刚才的慢镜头,屏幕里赵山的拳头劈在林小羽头顶时,林小羽的头皮轻轻颤了颤,淡青色的精血劲气像层薄盾,把拳劲稳稳接住,然后反弹回去,拳套瞬间变形:“这镜头比枪劈头顶还震撼!硬功接刚劲,再用劲气反弹,观众绝对看得热血沸腾!”小赵把便携机递过来,拳套凹痕的特写清清楚楚:“你看这凹痕,刚好是拳头的形状,还有林小羽头皮颤动的细节,剪的时候加段李老的解说,说这是精血透骨的护劲,绝对能上热搜!”
李老走过来,拍了拍林小羽的肩膀:“试试‘六合反劈’,刚才你接了他的劲,该你劈他了。”林小羽点点头,看向赵山:“赵师傅,得罪了。”他往前踏了半步,转腰拧臂,拳头对着赵山的肩头劈去——这劈法带着“顺劲”,刚碰到赵山的肩,就顺着他的劲路往旁边滑,没等赵山反应过来,林小羽再转腰,另一拳对着他的胸口轻轻一劈,赵山竟被劈得往后退了三步,却没伤着半点。
“这就是‘劈中带卸’。”李老笑着拍手,“你把摔手的缠劲和六合的劈劲捏到一块了,比我当年强多了。”
正说着,武馆的门又被推开,进来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身后跟着两个助理。他走到陈默身边,盯着摄像机屏幕看了半晌,眼睛越亮:“您是《失去的武林》剧组的陈导吧?我是‘东方影业’的制片人周凯,专门来寻你们的。”
陈默愣了愣:“周制片?您找我们有事?”
周凯指着屏幕里林小羽劈劲的镜头,激动地说:“我刚在网上看了你们拍的‘枪劈头顶’片段,特意赶过来的。我们正筹备一部武侠电影《螳螂拳演义》,要拍王郎创拳的故事,找了半个月主角,都没找到能真练螳螂拳的——直到看到林先生,他这肉身硬功,还有对螳螂拳的悟性,简直是王郎的不二人选!”
他说着,打开文件夹,里面是电影的剧本大纲和人物设定,封面上印着“螳螂拳演义”五个大字:“林先生,我们想请你饰演主角王郎,电影里所有螳螂拳招式都不用替身,就用你真功夫拍,片酬好说!”
林小羽愣了愣,看向陈默和张涛。张涛赶紧凑过来说:“周制片,我们还在拍纪录片呢……”
“不冲突不冲突!”周凯笑着说,“纪录片可以继续拍,电影拍摄间隙就能补素材。而且电影拍好了,能让更多人知道螳螂拳,这不正是你们拍纪录片的初衷吗?”他转向林小羽,“林先生,你放心,我们请了三位螳螂拳老拳师当顾问,保证招式地道,不会瞎改。你要是愿意,咱们现在就能签意向书。”
李老捋着胡子笑:“好啊好啊!能把螳螂拳拍进电影,让更多年轻人看见,是好事!小羽,你这一身功夫,就该让更多人知道。”
赵山也凑过来说:“我也去!我能当群演,还能帮着指导招式,刚才被林先生劈那下,我算是明白啥叫真功夫了,得跟着沾沾光!”
林小羽看着文件夹里的剧本,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上的“王郎”二字,丹田精血竟轻轻跳了跳——像是在回应这跨越百年的传承。他抬头看向周凯,又看了看陈默镜头里的劲石和桩子,突然笑了:“我愿意试试。”
周凯大喜,赶紧拿出意向书:“太好了!咱们先签了这个,等纪录片拍完,就进组筹备!”
夕阳西下,日照的海风渐渐软了,把武馆的杏黄旗吹得轻轻晃。林小羽走到六合劲石前,握着李老送的劈谱,对着劲石又劈了一拳——这次的劲更透,石面上的纹路“唰”的一下全亮了,连石缝里的青苔都被震得往下掉。李老站在旁边,看着亮透的劲石,忍不住叹气:“我师父说,六合劲练到极致,能‘劈石透玉’,今天总算见着了。”
陈默扛着摄像机,对着亮透的劲石拍了个特写,又转镜头拍林小羽的背影:“这镜头就当纪录片的结尾,再配上电影邀请的片段,观众肯定又哭又笑——既看到了传承,又盼着新故事。”小赵把便携机里的拳套凹痕、劲石亮纹、林小羽劈劲的镜头全导进电脑:“剪个预告片,把八步崩的硬、梅花的巧、七星的烈、摔手的缠、六合的刚全放进去,最后加句‘电影《螳螂拳演义》敬请期待’,绝对能引爆全网!”
张涛看着意向书,又看着拍摄计划,笑着说:“从蓬莱到莱州,再到日照,四派螳螂拳全学了,纪录片的脉络全齐了。现在又有了电影,螳螂拳的传承,这次真的能传出去了!”
林小羽握着劈谱,望着远处的大海,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起在蓬莱学八步崩时的生涩,想起在梅花螳螂馆练拈劲时的专注,想起在莱州练缠摔时的顿悟,再想起今天练六合劈时的通透——这一路的功夫,像是一条线,把老祖宗留下的真东西,一点点串了起来。
“明天就能拍六合劲的收尾镜头了。”林小羽低声念着,指尖的精血劲气轻轻跳动,“等纪录片拍完,就去拍电影——王郎创拳,我来传拳,也算没辜负马老和李老的期望。”
李老在旁边煮着茶,茶香混着海风的咸味飘过来。周凯和陈默在讨论拍摄计划,赵山帮着收拾设备,小赵则在整理素材,便携机的屏幕上,林小羽劈劲的慢镜头反复播放,淡青色的劲气像层薄刀,在夕阳下闪着光。
夜色渐深,日照的星星亮了起来,像劲石上的亮纹,闪着淡光。林小羽的脚步,已经朝着电影剧组的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那里有王郎的故事,有螳螂拳的传奇,还有无数等着看真功夫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