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歇,当铺的门被一柄油纸伞推开。
伞下立着个素衣女子,发间簪着枚碧玉簪,簪头雕着条栩栩如生的小白蛇。
她怀中抱着个青瓷瓮,瓮中盛着半盏残雪,雪上落着几瓣桃花。
“典当‘千年道行’。”她将油纸伞倚在门边,伞尖滴落的水珠竟在地上绽开朵朵青莲,“换他十世平安顺遂。”
镜渊之力扫过,我看见了西湖断桥的烟雨、金山寺的雷峰塔,还有那一钵雄黄酒后的痛彻心扉。
她是白素贞,那个为爱水漫金山的白蛇。
而青瓷瓮中的残雪,是许仙临终前为她捧回的最后一场雪——他记得她总说,人间最美是初雪。
胡离的尾巴尖儿悄悄卷住我的手腕:“她的道行……几乎散尽了。”
确实,她周身灵光黯淡,连维持人形都勉强。
千年修行,早在那场滔天洪水中为救许仙而耗尽大半,余下的,也尽数用来换他轮回路上少受磋磨。
“值得么?”我轻触那瓮残雪,寒意刺骨,“他每一世都饮孟婆汤,早不记得你。”
白素贞笑了,眼角细纹如涟漪漾开:“我记得就好。他苦了一世,该甜了。”
她拔下玉簪,正要逼出最后的内丹,当铺后院忽然传来稚嫩哭声——
一个小童抓着块杏花糕跑来,额间一点朱砂痣红得灼眼:“娘亲!阿婆又给我吃糕了!”
白素贞猛地僵住,瓷瓮险些脱手。
那孩子的眉眼,竟与许仙少年时一模一样!
镜渊剧烈震荡,映出真相:许仙的魂魄因执念太深,竟避过孟婆汤,带着模糊记忆投入轮回。
这一世,他是钱塘边贪吃糕点的稚童,而那卖糕老妪,正是当年被白素贞吓死的许家姑母转世!
因果循环,竟如此残酷。
------
小童突然指着白素贞发间:“蛇!玉簪是小蛇!”
话音未落,窗外惊雷炸响——天道察觉妖气触犯轮回,降罚而至!
雷霆直劈当铺,却被檐下冰莲清辉勉强抵住。
白素贞急忙将小童护在身后,玉簪化剑迎雷,却被震得吐血倒地。
她苦笑:“终究……人妖殊途。”
我看着那吓得发抖却仍攥着糕饼的孩子,又看看地上散落的玉簪碎片,忽然挥动和光剪——
金线并非斩向雷霆,而是刺入青瓷瓮中!
“以断桥残雪为引,以千年情劫为线,重续人妖缘法!”
残雪遇情丝,竟化作漫天飞雪,雪中浮现西湖旧景:许仙撑伞,白蛇倚肩,桃花落在伞沿的模样。那景象温柔却坚定,生生逼退了天道雷霆!
雷声渐息,雪晴云散。
小童手中的糕饼忽然发出暖光,老妪的身影在光中浮现,对着白素贞深深一拜:“当年是我无知……误了你们。”
因果在此刻,得以和解。
------
未时,雪融春生
白素贞扶起老妪,三人手掌相触的刹那,青瓷瓮中的雪彻底融化,雪水渗入地下,当铺院中竟生出一株桃树,花开如雪,蕊心泛金。
往生簿浮现判词:
“情劫已渡,人妖缘续。许君十世,世世皆甜。”
小童忽然踮脚,将糕饼掰了一半递给白素贞:“姐姐吃糕,不哭。”
她接过糕,泪落如雨。那泪滴在桃树下,结出一颗颗晶莹的果子,名“忘忧桃”,食之可记前世一段美好。
------
申时,余桃证缘
白素贞未取回道行,反而将最后灵力注入桃树。
树身长出鳞状纹路,花开时自带清香,能安魂定魄。
她牵着孩子的手走出当铺,背影融入人间烟火。
而那株桃树,成了三界有名的“证缘树”。有缘者食其果,可忆起前世深情人。
------
如今当铺又名“桃花当铺”,檐下总飘着桃瓣雪。
胡离常偷摘忘忧桃蘸蜜吃,说比金丹有味。
许家小童长大后,成了专医心病的郎中,药引总是一瓣桃花。
而某年惊蛰,有人见一条白蛇盘绕桃树,树梢坐着个吹笛的书生,笛声温柔,吹落一城花雨。
------
后记
孟婆在汤里加了桃瓣,鬼魂饮前皆见一段最美回忆,方甘心忘却。
往生簿的情缘页,画着桃花树下,一蛇一人共分糕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