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渊拎着奶茶杯站在门口,黑衣服上还沾着点雨痕,大概是来的时候下了阵急雨。他没急着进来,反而把走廊的灯按亮了,顺手把门框边摇摇欲坠的拖把扶正。
“你这宿管阿姨眼神挺好,还能认出你。”姜悦兮接过奶茶,吸管一戳到底。
“她问我是不是你男朋友。”沈墨渊耸肩,“我说‘快了’。”
林悦差点被泡面呛到,抬头瞪他:“你乱讲什么?”
“讲实话。”他走进来,把另一杯放在桌上,“再说,你不是刚说我们挺配?”
姜悦兮翻个白眼,低头搅着芋圆。甜味还在,但没刚才那么冲了,像被雨水洗淡的晚霞。
林悦盯着手机屏幕,论坛那篇长文的热度还在涨,评论区已经有人扒出李维名下的另外两家“舆情公司”,连带牵出三个高校的类似事件。
“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做点什么?”她忽然抬头。
“比如?”姜悦兮问。
“比如,把这套操作流程整理出来,做成公开文档。”林悦语速加快,“哪些是剪辑痕迹,哪些是元数据异常,普通人也能看懂的那种。”
沈墨渊挑眉:“你是想搞个‘反造谣指南’?”
“对。”她点头,“很多人不是不想反抗,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开始。”
姜悦兮笑了下:“你还真把自己当记者预备役了。”
“那你也得配合。”林悦看向她,“你有实战经验,沈墨渊懂技术,我……我现在至少不怕了。”
沈墨渊靠墙站着,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滑了几下:“我刚查了,李维确实在联系校外媒体,但不是为了反咬我们,是在找下家甩锅。”
“甩锅?”姜悦兮皱眉。
“他把周倩的操作记录发给了一个财经自媒体,标题都拟好了——《学生会黑幕:校园权力游戏背后的金钱交易》。”他冷笑,“想把自己包装成‘内部举报人’。”
“那我们得抢在他前面。”林悦立刻说,“把完整的证据链公开,但这次不走校报,直接发到社交平台,带话题,找几个有影响力的账号联动。”
姜悦兮盯着U盘出神:“可一旦公开,不只是他们,所有被牵连的人也会被扒出来。比如那些收钱删帖的干事,还有帮忙剪辑视频的技术部成员……”
“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林悦说,“发布前先私信,给二十四小时回应时间。愿意站出来说明情况的,我们可以匿名处理;死扛到底的,就别怪我们不留情面。”
沈墨渊吹了声口哨:“林大记者,你这招够狠。”
“不是狠。”她摇头,“是公平。”
三人沉默了几秒,空气里只剩下奶茶杯被捏扁的细微响声。
“那就干。”姜悦兮把空杯扔进垃圾桶,“但得定规则。第一,所有信息必须双重验证;第二,不碰隐私,只公布行为证据;第三,每条发布前必须三人签字同意。”
“签字?”林悦笑,“搞得像成立公司。”
“本来就是。”沈墨渊掏出手机,“我刚搜了,‘学生权益监督小组’还没注册过公众号。”
“名字太正经。”林悦皱眉,“得有点记忆点。”
“叫‘真相快递’怎么样?”姜悦兮歪头,“随叫随到,专送实锤。”
“土。”沈墨渊摇头,“叫‘反套路联盟’。”
“更土。”林悦翻白眼,“要不叫‘灯塔计划’?黑暗里总得有个亮的。”
“太装。”姜悦兮撇嘴,“还是‘真相快递’听着接地气。”
最后三人举手表决,二比一,“真相快递”正式诞生。
第二天中午,姜悦兮在图书馆三层找到了技术部的赵岩。男生正戴着耳机剪视频,屏幕上是上周篮球赛的集锦。
她坐下没说话,只把一张纸推过去。
是段录音截图,时间戳显示为十二月十七号晚上十点零七分,正是天台事件发生四分钟后。录音内容是赵岩和周倩的对话片段。
“……剪掉她后面那句‘你们根本不懂我’,再把李维那句‘她迟早完蛋’往前挪三十秒。”
“这样听起来,就像她在挑衅?”
“对,情绪递进,更有爆点。”
赵岩摘下耳机,手指微微发抖:“你什么时候拿到的?”
“不重要。”姜悦兮平静地说,“给你二十四小时。你可以写说明,我们会匿名发布;也可以装死,等我们公开时,你自己解释为什么帮她伪造证据。”
他低头看着截图,喉结动了动:“我……我只是想进宣传部核心组。她说只要这次配合,就推荐我当副部长。”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姜悦兮起身,“要么成为‘真相快递’的第一个合作者,要么成为第一个反面教材。”
她走出图书馆时,天空又开始飘雨。手机震动,是沈墨渊发来的消息:**“技术部另外两人已回应,愿意提供后台日志。”**
她回了个“好”,抬头看了眼教学楼顶的避雷针,像根笔直的钉子,戳在灰白的天幕里。
晚上八点,四教203。
教室灯关了一半,投影仪亮着,墙上打出“真相快递·首次内部会议”的ppt标题。成员不多,除了他们三个,还有技术部的赵岩、宣传部的张萌,以及校报记者陈默。
“流程很简单。”林悦站在讲台前,声音清晰,“我们收到线索后,先由技术组验证真实性,再由内容组撰写文案,最后三人联审发布。”
“为什么要三人联审?”张萌问。
“防偏见。”姜悦兮坐在第一排,“一个人可能情绪上头,两个人可能立场一致,三个人才能尽量客观。”
赵岩举手:“如果有人不愿意公开身份呢?”
“可以匿名。”沈墨渊操作电脑,“但我们只保护真实受害者。如果是加害者想撇清责任,对不起,不收。”
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讨论了十几个案例模板,从造谣到洗白,从剪辑到带节奏,一一拆解。
散会时,张萌小声问:“你们真打算一直做下去?”
“至少做到毕业。”林悦收拾包,“或者,直到没人敢随便捏造真相为止。”
回宿舍的路上,姜悦兮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别太得意,游戏才刚开始。”**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转手转发给沈墨渊,附上一句:**“新玩家上线了?”**
对方秒回:**“Ip查了,公用网吧。老套路,吓唬人。”**
她把手机倒扣在桌上,没再理会。
第二天傍晚,第一个“真相快递”推文上线。标题很平实:《一段被剪辑的录音,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配图是原始文件与伪造版本的对比分析,附带操作教程。不到两小时,转发破万。
评论区热评第一:**“原来我们一直被当猴耍。”**
姜悦兮躺在宿舍床上刷手机,林悦凑过来一看,笑出声:“这才哪到哪,后面还有更狠的。”
“比如?”她问。
“比如下周要发的这篇——《谁在操控你的热搜?》”林悦眨眨眼,“主角是李维和他的‘舆情公司’。”
沈墨渊这时候发来消息:**“李维今天去了教育局门口,提着个档案袋,被保安拦下了。”**
姜悦兮坐直:“他想闹大?”
“不清楚。”沈墨渊回,“但我觉得,他不是来举报的,是来表演的。”
林悦冷笑:“那我们就让他演个够。等他‘悲情控诉’的时候,我们把资金流水甩出来。”
三人隔着手机屏幕达成共识。
三天后,李维果然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自述视频,声泪俱下说自己“被学生会打压,被迫背锅”,呼吁社会关注“校园权力滥用”。
视频发布两小时后,“真相快递”准时推送第二篇长文。标题只有一句:《你说你被压榨,那两万块是谁打的?》
文内附上完整的转账记录、合同扫描件、以及他与周倩的聊天截图。最后还贴了一张他上周在酒吧庆功的朋友圈截图,配文是:“这单赚麻了。”
舆论瞬间反转。
当晚,李维的账号被平台封禁,公司注册信息也被扒出存在多项违规。
姜悦兮在阳台晾衣服时,听见楼下传来笑声。低头一看,林悦正和张萌在路灯下讨论下一篇选题。
她收回视线,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沈墨渊:**“教育局有人打电话来,想了解‘真相快递’的运作模式。”**
她回:**“告诉他们,欢迎监督,但别想收编。”**
风吹动衣角,远处操场上有学生在跑步,一圈又一圈。
她正要进屋,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还是那个公用网吧的号码,这次只发了一个字:**“等”**。
她盯着那个字,慢慢把手机翻过来,扣在窗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