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压道人淡然道:“不过损了一具肉身,蚊道人分身无数,元神早已回山重塑形骸。”
二人闻言稍安,随即与龟灵圣母拜别陆压,押着碧霄返回八卦山。
待三人离去,陆压道人飘然落下,来到庄颜与商生面前。
商生望着天际远去的仙光,喃喃道:“这就结束了?”
庄颜笑道:“胜负已分,自然收场。”
陆压道人上前拱手行礼:“贫道陆压,拜见灵台真君。”
庄颜摆手道:“道友无需多礼。”
陆压起身说道:“蚊道人重生后禀明教主,方知真君驾临。特奉教主之命,邀真君入山一叙。”
庄颜对蚊道人之事早已知晓,闻言笑道:“山中之约改日再议,尚有要事在身。”
陆压劝道:“何不稍作停留?教主期盼与真君论道已久。”
庄颜朗声道:“来日方长。听闻通天道君诛仙四剑威震寰宇,他日定要讨教。”
说罢抓起商生肩头,对陆压道:“告辞。”
遁光一闪,二人已至翔灵府城商宅。
商妻见夫君归来,愁眉顿展。商生急不可待取出画卷,与妻子共赏昨日仙家斗法之景。二人惊叹连连,庄颜含笑不语,挥手收回侍女所化灵符。
一步踏出,身影消散,再现时已在青瓶山巅。
天降功德,没入灵台。庄颜只觉神思澄明,《会元净心法》境界大涨。此乃商生夙愿得偿之报,虽量微薄,却助道行精进良多。
庄颜暗自思忖:“不想功德竟有如此神效,能助我提升道境。”
虽身负无敌金手指,无需倚仗道法神通,但既入三界红尘,自当顺应此界天道,证得道果方为正途。
庄颜正欲在灵台宝境查阅仙官玉牒中的众生祈愿,忽见一道祥光破空而至。
他心下骇然——此境自有伟力屏障,纵使道君菩萨亦难窥探,遑论投射外力。能降下此光者,必是执掌天道规则的太上老君、三世古佛或四御大帝这等存在。
心念电转间,庄颜起身将祥光引至身前。光幕舒展,转眼已置身巍峨殿宇。但见二十四章冕服加身的天帝端坐庆云,威仪万千。
“果真是四御尊神。”庄颜执礼 :“臣人间福德大司命庄颜,叩见后土皇地只。”
后土莞尔道:“朕刚以符诏入你宝境,可觉唐突?”
“臣不敢。”庄颜从容应答:“若臣不愿,纵使陛下符诏亦难入境。既未阻拦,何来怨怼?”
“倒是坦率。”后土轻点螓首,“今召你来,是为托付要事。”
一卷玉册自帝袖飞出:“此《地书》载万物劫运,今交汝执掌。”庄颜展卷观之,但见山河众生命数皆录其间。
“此后人间劫运由汝主理。”后土补充道:“劫数虽由朕定,汝可酌情更改,唯因果自负。”
庄颜郑重收卷:“臣领法旨。”
“事毕,朕便不扰了。”话音未落,庄颜已躬身相送:“恭送后土陛下。”
庄颜话音刚落,眼前的宏伟宫殿逐渐消散,清风徐来,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灵台宝境内。
“《地书》……”庄颜盘坐于庆云之上,从袖中取出那卷古籍。
展开《地书》的瞬间,三界人间的舆图浮现眼前。他翻至阎浮大世界那一页,目光落在东胜神洲上。
刹那间,东胜神洲各国各州、万物众生的劫运与劫数尽数显现。庄颜发现,所有生灵皆沾染了不同程度的劫数,细究之下,方知此乃玄仙大劫所致。
“嗯?”庄颜忽然轻咦一声,“玄鹤山的劫数怎会如此之重?”
书页上清晰映出玄鹤山灵台观的景象,其上竟标注着三千劫数,远超寻常。即便是曾与火灵真仙结怨的无灯道人,也不过背负四百劫数。
庄颜凝神探查,发现根源竟在于一名修士身上。沉思片刻后,他合上《地书》。距离劫数降临尚有时日,他决定亲赴玄鹤山一探究竟。
若能化解,自当尽力而为。但他不会擅自篡改《地书》所载劫运——初掌此书便徇私,后土大帝会作何感想?
正思忖间,云庐外传来火灵真仙的声音:“真君可在?”
庄颜收起《地书》,抬首道:“进。”
火灵真仙快步走入,一见庄颜便急声道:“真君,碧霄仙子被玄教所擒,琼霄仙子已前往泰山天齐神府求援。”
庄颜当即问道:“泰山神府如何处置?”
火灵真仙答道:“炳灵公奉命前往八卦山交涉,要求玄教放人,遭拒。”
“后来呢?”庄颜追问。
“炳灵公回禀后,东岳大帝亲下诏书再度传旨,玄教仍抗命不遵。”火灵真仙顿了顿,“东岳大帝震怒,已诏令东胜神洲各大神府主神齐聚天齐神府,共讨玄教。”
“抗旨?”庄颜眉头微蹙,“诏书已发?”
火灵真仙点头,取出一道符诏呈上:“连青瓶山大司命庙亦收到知会。”
庄颜阅罢诏书,轻叹道:“东岳大帝此举过于仓促,尚未摸清玄教底细便贸然开战……”
火灵真仙试探道:“真君,天齐神府此举,怕是意在探明您的立场。”
庄颜略一沉吟,起身道:“你留守青瓶山,我亲往泰山。”
火灵真仙躬身应道:“谨遵真君之命。”
话音未落,庄颜已踏出灵台宝境,身形一闪,瞬息抵达泰山天齐神府。
泰山神府内外人头攒动,旌旗遮天蔽日。碧霞元君、炳灵公与东岳十太保已调集三万神兵,另有八万余众正神自东胜神洲赶来会师。十一万大军云集泰山,静候东岳大帝发兵八卦山征讨玄教。
庄颜现身泰山之巅,数名神将当即腾空阻拦:此乃天齐神府重地,来者何人?
退下!庄颜厉声喝道,本座乃灵台显妙玉极真君,有要事面见东岳大帝。众神将闻言色变,慌忙收兵退避。
庄颜直入神府,来到天齐殿前。值守神将认得他,立即上前行礼:参见灵台真君。
我要见东岳大帝。
神将忙道:真君稍候,容末将通禀。须臾间,碧霞元君与炳灵公联袂出迎,双双作揖:见过灵台真君。
庄颜还礼后,碧霞元君侧身相邀:陛下请真君入殿。
殿中东岳大帝含笑抬手:真君不必多礼,请坐。
待庄颜落座,碧霞元君笑问:真君此来可是要助阵讨伐玄教?
非也。庄颜摇头,我反对天齐神府兴师动众。
碧霞元君诧异:此话怎讲?
庄颜正色道:其一,玄教高手如云,强攻未必占优;其二,碧霄不过天庭闲职散仙,为其大动干戈实属不值;其三,值此玄仙大劫,妄动刀兵恐致诸多正神应劫,天齐神府当避此祸。
宣灵侯忍不住插话:未战先怯,真君未免太长他人志气!
庄颜冷眼扫去:天齐神府与大司命府,何时成了自己人?
殿内气氛骤紧。碧霞元君立即呵斥:宣灵侯休得僭越!见两位上神面色不善,宣灵侯只得噤声。
碧霞元君转而对庄颜解释:即便没有碧霄之事,讨伐玄教亦势在必行。
炳灵公含笑说道:“灵台真君,此番征讨玄教,我天齐神府调遣的都是自家兵马,还有那些甘愿听令的各路正神,真君无需忧虑。
庄颜闻言,明白碧霞元君与炳灵公话中之意:其一,剿灭玄教乃天齐神府势在必行之举;其二,此番征战所用皆是神府之力,与他这位人间司命毫无干系。
庄颜并未与二人争执,径直向东岳大帝进言:陛下,臣知晓此乃神府内务,但身为人间福德大司命,臣有权向陛下建言。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轻启战端。
东岳大帝笑道:灵台真君,你的心意朕明白。只是讨伐玄教之事已成定局,诏令已传遍四方,断无更改之理。说罢直接截住话头:此事就不劳真君费心了。
庄颜见状不再多言,起身行礼道:既如此,臣告退。
待庄颜转身离去,碧霞元君与炳灵公相送至殿外。庄颜摆手道:二位道友不必相送,请回吧。
碧霞元君与炳灵公对视一眼,齐声道:今日公务在身,还望真君莫要介怀,真君慢走。
庄颜微微颔首,一步踏出便消失无踪。
殿内宣灵侯正抱怨庄颜多事,却被东岳大帝喝止:灵台真君进谏乃是一片赤诚,你在此聒噪什么?像个市井怨妇。宣灵侯顿时噤若寒蝉。
碧霞元君二人归位后,东岳大帝询问道:兵马可曾点齐?各路正神是否到营?
炳灵公立即回禀:回陛下,神府将士整装待发,各方正神均已入营。十大太保亲镇各营,只待琼霄仙子消息。
东岳大帝道:待琼霄传讯,即刻发兵。
八日后清晨,一道仙光飞入泰山神府。碧霞元君接过符书,匆匆呈予东岳大帝:陛下,琼霄道友来信了。
琼霄启禀陛下:大姐云霄已联络海外群仙赶赴东胜神洲,臣在东海之滨接应,届时于天风岭恭候神兵。
炳灵公喜道:陛下,云霄娘娘已在途中!
东岳大帝当即敕令:速往妙喜圣境,请东方不动身佛率诸菩萨赴天风岭会师。三路大军合兵一处,共诛玄教。
碧霞元君恭敬应声,随即转身离开大殿。
东岳大帝取出令符,递到炳灵公手中,肃然道:此次征讨玄教,由你统领全军。即刻持我诏令调兵遣将,先行赶往天风岭与友军会师。
炳灵公俯身行礼:儿臣领命。
接过令符,炳灵公大步走出天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