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光顺着窗棂往殿内又挪了半尺,落在高宗赭黄绫袍的下摆上,将那团沾了墨渍的龙纹烘得暖了些,竟似让那金线勾勒的龙目,真睁开了几分。赵构从龙案后走出,脚步不再似先前那般沉缓,玄色皂靴踩在金砖上,发出“笃、笃”的声响,每一步都透着股前所未有的笃定。他径直走到案上的舆图前,那幅大宋山河图被晨露浸得微微发潮,边角处还留着李纲昨夜手指划过的浅痕——从淮河到黄河,从东京到河间,墨线蜿蜒,像极了血脉在山河间奔涌。

赵构的指尖轻轻落在东京城的朱砂标记上,那点红被阳光晒得发烫,竟似烫到了他的掌心。他忽然想起靖康二年的那个清晨,也是这样的晨光,却照在东京残破的城墙上,金兵的铁蹄踏过朱雀门,宫娥的哭声混着烟火气飘进内殿。

那时他还是康王,从乱军中逃出,一路南奔,夜里枕着马鞍睡觉,梦里全是二帝被掳时的惨状——徽宗的龙袍被撕碎,钦宗的王冠滚落在尘土里,宗室子弟的哭声像刀子一样扎心。“二帝北狩已近数月,”赵构的声音忽然响起,不似先前对李纲说话时那般缓和,反倒带着几分压抑的沉郁,“朕每夜批折至三更,案上总摆着东京的舆图,闭眼便见金人在汴梁街头劫掠,百姓跪在路边哭号——这滋味,朕受够了!”

殿内文武皆垂首,宗泽站在武将班列的最前,甲胄上的旧箭孔被晨光映得格外清晰,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刀柄,那柄刀是东京保卫战时用的,刀鞘上还留着金军弯刀砍出的豁口。张所也微微抬头,目光落在赵构身上,昨夜在李纲帐中燃起的热血,此刻又被这几句话烘得滚烫——他想起河北的百姓,去年冬天在寒风里给士卒送棉衣,说“将军若能杀贼,俺们就算冻着也甘心”,那时他只能红着眼眶道谢,如今官家终于有了决战之心,他再不用辜负那些百姓的期盼。

赵构的指尖从东京城移开,顺着黄河的墨线往上划,一直划到河间府的标记处——那里用朱笔圈了个圈,是李纲规划的三帅府之一。“李相公昨日呈的《禁军训练图谱》,朕翻到后半夜,”赵构忽然转身,面对满朝文武,龙颜之上,疲惫已散得干干净净,眸中似燃起两簇星火,“图上士卒扎马如钉,持枪如松,朕忽然想起,太祖皇帝当年率禁军平定江南,靠的不是锦衣玉食养着的兵,是敢拼敢杀、筋骨过硬的汉子!如今李相公整饬军政,赏罚分明,士卒们终于有了冬衣,有了利刃,朕这个皇帝,岂能还缩在后方,做那只敢听战报的懦夫?”

他抬手理了理绫袍的袖口,那处绣着的团龙纹被他扯得展了些,金线在晨光里闪着锐光,竟似要从衣料上跃出来。“去年金人南下,靠的是秋高气寒,马肥兵壮;今年他们若还敢来,朕便让他们看看,我大宋的禁军,也有了能战的筋骨,我大宋的皇帝,也有了决战的胆量!”赵构的声音渐渐拔高,像殿外初升的朝阳,一点点驱散了残留的寒气,“朕意已决——待秋高之时,若金人再犯,朕便亲督六军,出洛阳,过黄河,先援京城,再救河北、河东诸路!到那时,朕与士卒同饮马黄河,同杀敌阵前,不将金人赶回老家,朕绝不还朝!”

“官家圣明!”

第一个出声的是宗泽。老将军猛地往前踏出一步,甲胄上的铜扣撞在一起,发出“当啷”一声脆响,像惊雷炸在殿内。他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剧烈颤抖,眼角的皱纹里浸满了泪水,却硬是没让泪珠掉下来——这是他从东京保卫战以来,第一次听到帝王说出“亲督六军”的话,第一次觉得,那被金人踩碎的河山,真的有了重圆的希望。“老臣愿为陛下先锋!”宗泽的声音沙哑得像磨过砂石,却字字千钧,“老臣这把老骨头,还能拉得开弓,斩得了敌!只要官家一声令下,老臣立刻率军北上,先取河间,再逼东京!”

张所也跟着上前,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末将愿率河间营士卒,为官家护驾!去年冬天士卒冻得握不住弓,今年有了新军制,有了暖衣,他们早憋着一股劲要杀贼!陛下亲征,士卒们必个个争先,让金人尝尝我大宋禁军的厉害!”

殿内文武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拱手躬身,声音此起彼伏,像潮水般撞在殿壁上,震得檐角的铜铃又轻轻响了起来——这一次,铃声不再带着先前的寒意,反倒与众人的呼声缠在一起,透着股滚烫的热意。有人红了眼眶,有人挺直了脊梁,连先前那些对李纲新政心存疑虑的官员,此刻也低着头,声音里满是振奋——他们看着赵构站在舆图前,身影被晨光拉得笔直,看着李纲站在文官班首,眼神坚定地望着赵构,忽然明白,这大宋的江山,不是靠一句句空话撑着的,是靠这样的君臣同心,靠这样的热血与决心,一点点从焦土上扶起来的。

赵构看着殿内沸腾的景象,嘴角终于露出一抹久违的笑意。他抬手往下虚按,待众人声浪渐平,目光又落回李纲身上,语气里满是信任:“李相公,朕亲征之事,还需你多费心——新军的操练,粮草的筹备,弓弩甲胄的监造,都要劳你统筹。朕要让六军出征时,个个有坚甲,人人有利刃,不用再像靖康时那般,拿着朽铁去拼金人的铁骑。”

李纲躬身行礼,象牙笏板贴在胸前,声音沉稳如铸:“臣定不辱使命!臣会每日去校场盯着操练,亲自督查粮草甲胄,待官家亲征之日,臣必献上一支能战、敢战、善战的禁军,让官家能安心督战,让金人闻风丧胆!”他的指尖又触到笏板内侧的“复土”二字,那新刻的痕迹此刻似也有了温度,像两颗烧红的钉子,钉在他的心上——这不仅是他的心愿,也是官家的心愿,更是千千万万大宋百姓的心愿。

晨光此刻已洒满整个大殿,落在赵构的龙袍上,落在文武百官的官帽上,落在案上的舆图与《禁军训练图谱》上。龙案上的龙团茶还冒着热气,茶香混着众人的气息,竟不再是先前的清苦,反倒多了几分醇厚的暖意。檐角的寒鸦早已飞去,只留下几片羽毛飘落在殿外的金砖上,被阳光晒得软软的。

赵构再次走到舆图前,指尖重重按在黄河的墨线上,指甲几乎要戳破纸页——那墨线像一条奔腾的血脉,一头连着洛阳,一头连着东京,一头连着河北、河东的万里河山。“待秋高之时,”他轻声重复着,声音里满是期待,也满是决心,“朕与六军同过黄河,定要让金人知道,我大宋的江山,谁也抢不走;我大宋的百姓,谁也欺不得!”

殿内静了片刻,随即又爆发出一阵更响亮的呼声,这一次,连殿外的卫兵都听到了,他们挺直了脊梁,甲胄上的霜早已化尽,阳光照在甲片上,闪着耀眼的光——那光,像极了大宋复土之路的希望,在晨光里,一点点亮了起来。

可这股滚烫的热意,终究没能在宫墙里焐得太久。不过半月光景,一场关于“巡幸之地”的争论,便如寒流般猝不及防地撞进了这刚刚凝聚起的君臣同心之中,硬生生撕开了一道裂痕。

那日也是个晴天,只是风里多了几分初秋的凉意,吹得垂拱殿外的梧桐叶簌簌作响,落在金砖上积了薄薄一层,被往来内侍的皂靴碾过,碎成了带着秋愁的绿渣。李纲身着绯色朝服,怀揣着连夜写就的《巡幸南阳疏》,脚步比往日更急了几分——自半月前官家许下亲征之诺后,他便日夜筹谋,深知“亲征”二字不仅要靠士卒筋骨,更要靠帝王心志,若此时迁都避敌,先前的热血与决心,怕都要成了镜花水月。

他刚踏入殿门,便觉气氛不对。往日里文武百官见他进来,总会有几声低低的招呼,今日却个个垂首敛目,连宗泽老将军也只是用眼角飞快扫了他一眼,便又沉下脸去,甲胄上的旧箭孔在晨光里透着几分冷意。李纲心头一沉,目光越过人群,落在殿角的黄潜善与汪伯彦身上——这二人正并肩站着,黄潜善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指腹反复摩挲着扳指上的云纹,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汪伯彦则垂着双手,看似恭谨,眼角却不时瞟向龙案后的高宗,那眼神里的试探与怂恿,像极了暗处吐信的毒蛇。

“李相公来了?”赵构的声音从龙案后传来,少了半月前的笃定,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他面前的龙案上,除了惯常的奏章,还摊着两幅舆图,一幅是标注着南阳方位的中原图,另一幅则画着建康、临安一带的东南疆域,两幅图的边角都被手指摩挲得发毛,显然已被反复翻看了许久。

李纲躬身行礼,将手中的奏疏高举过头顶:“臣李纲,谨呈《巡幸南阳疏》。”内侍上前接过,呈到赵构面前。李纲直起身,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声音沉稳如铁:“官家,如今秋意渐浓,金人若要南犯,不出一月便会有动静。南阳地处中原腹地,西依秦岭,东连江淮,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我大宋故地——官家若于秋末幸南阳,一则可震慑金人,让其知我朝不弃中原之心;二则可就近调度河北、河东诸路兵马,待春汛过后便可挥师北上;三则能安抚中原百姓,让他们知道,朝廷始终与他们站在一起,共抗金贼!”

他话音刚落,黄潜善便往前踏出一步,袍角扫过金砖,发出轻微的窸窣声。“李相公此言差矣。”黄潜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话里却藏着锋芒,“南阳虽处中原,却无险可守。金人铁骑素来迅猛,去年南下时,不过十日便破了相州,南阳距河北不过数百里,若金人突袭,官家安危何以保障?”

汪伯彦立刻附和,声音比黄潜善更急切几分:“黄大人所言极是!东南一带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建康有长江天险可守,临安有太湖之固,且漕运便利,粮草充足——官家若巡幸东南,一则可避金人锋芒,待我朝兵强马壮再图北伐;二则可安定后方,为前线源源不断输送粮草兵马;三则可保全皇室,不至于重蹈靖康之覆辙。李相公,您总说要抗金,可若连官家都没了安稳住处,谈何抗金?”

“你!”站在武将班列中的宗泽猛地攥紧刀柄,刀鞘上的豁口在晨光里闪着寒光,“汪大人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靖康之耻还没过去一载,你便要官家再弃中原百姓,再做逃兵不成?南阳虽近金人,却有我等武将在!老臣愿率部驻守南阳城外,哪怕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护得官家周全,护得中原寸土不失!”

“宗将军莫要激动。”黄潜善慢悠悠地转过身,看向宗泽,“末将并非要官家做逃兵,只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官家乃是大宋之根本,若有半点闪失,我等便是千古罪人。您老骨头硬,可官家万金之躯,岂能拿来冒险?”

殿内顿时吵作一团,文官们分成两派,一派支持李纲,力主幸南阳;一派拥护黄潜善、汪伯彦,主张巡幸东南。武将们则大多站在李纲这边,纷纷请战,甲胄上的铜扣碰撞在一起,发出“当啷当啷”的声响,像极了战前的鼓点。

李纲看着眼前的乱象,心头一阵发凉。他转头看向龙案后的赵构,希望能从官家眼中看到半月前的笃定与决心。可赵构却避开了他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案上的舆图,眉头紧紧皱着,像是在权衡什么。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