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台上那人竟拿这个问题来问华夏小男孩米饭,是否有些过分?
台下不少霓虹音乐人心中浮现出这个念头。
他们都替米饭捏了一把汗,担心他答不上这个颇有难度的问题。
桃太郎和小松之同样忧心忡忡。
然而米饭却神色轻松。
工作人员递来话筒,米饭接过,对台上之人说道:“若你现在想听我演奏乐器,我绝不会为你演奏。”
“什么?什么意思?”那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米饭答道:“这便是华夏音乐最看重的一点。你问华夏音乐讲究什么,这便是我的回答。”
“嘿,小孩,你在胡说什么?我怎么一点都听不懂?”那人语带嘲讽,面露不屑。
“华夏有个成语,叫对牛弹琴。”
听到这个词,那人脸色微变,隐约感到不妙。
米饭接着解释:“这个成语是说,若对方听不懂你的琴声,你对他弹琴,不过是白费力气。现在,你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你……你是说……”那人支支吾吾,仍不敢确信。
米饭继续道:“你自己也说了,完全听不懂我的话。你不懂我,不理解我,所以我的音乐不会为你演奏。若我演奏了,就是对牛弹琴,白费功夫。”
“你……你骂我?”那人提高声音质问。
“不,我没有。我只是回答你,华夏音乐最看重的,是知音。知音,你懂吗?唯有找到知音,我的音乐才有意义。音乐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这是华夏音乐最讲究的。现在,你该明白了吧。”
说完,米饭将话筒交还工作人员,从容落座,神态自若,隐隐透出几分宗师气度。
小松之和桃太郎看着他这般悠然自得,心中无比佩服。他们自觉年长米饭许多,却学不来他这般气度。
台上那人听完这番话,愣在原地,无言以对。
米饭用了“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显然是把他比作牛。可他细想之下,又觉得这成语用得贴切。
他当众被讽,却挑不出米饭话中毛病,只觉无奈又郁闷。
台下霓虹音乐人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瞧着他那副气又气不得、辩又辩不出的模样,不少人暗暗发笑。
除了笑他之外,许多霓虹音乐人也为米饭方才那番话感到震撼与赞叹。
将音乐付与知音,这是何等精妙的见解。何止音乐,一切艺术皆如此。唯有知音,方能彼此领会,共享喜悦与感动。
这话说得实在精彩。
这个年仅几岁的华夏音乐神童确实不一般,能说出如此深刻的音乐理论,还能联系到华夏着名音乐典故,实在了不起。
如果说台下的霓虹音乐人之前对米饭多少还有些疑虑,觉得他的音乐才能或许不像传闻中那么神奇,那么现在,已经没人怀疑他在音乐上的天赋了。他们都和小松之、桃太郎一样,对米饭满怀敬佩。
有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为米饭这段精彩的理论喝彩。接着,鼓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几乎全场都在鼓掌,所有人都向米饭投去敬佩的目光。
台上那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知所措。想来想去,在热烈的掌声中,他只好灰溜溜地走向后台,悄悄从后门溜走了。
之前那个上台展示行为艺术的所谓音乐人,也用手掩着脸,沿着会场一侧趁人不注意溜了出去。
“米饭小王子讲得太精彩了,这是我听过最有意思的音乐理论之一。”主持人拿着话筒上台说道。
掌声渐息,大家都望向主持人。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米饭小王子的精彩演出,为之疯狂、沉醉,甚至彻夜难眠。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米饭小王子在音乐上如此出色。”
主持人语气感慨地看着米饭说:“后来我知道了,米饭小王子就是音乐之神,是从音乐国度走出来的天使。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现场听米饭小王子表演。不知今天,我是否有这份幸运实现心愿?”
说完,他满含希冀和期待地望着米饭。
台下许多霓虹音乐人也和主持人一样,对米饭的表演充满期待。
林芝玲小声问:“米饭宝贝,你愿意在这里露一手吗?”
“可以呀,能让他们见识华夏音乐的神奇,娘亲,我很愿意。”米饭说道。
米饭对当众表演并不介意。他本是跟小松之来玩的,现在随手表演一下也没什么。
小松之对主持人点头示意米饭可以表演。
“真的吗?米饭小王子真的愿意现场表演?天啊,我太幸运了。”主持人兴奋得手足无措,连话筒都在颤抖。
台下许多霓虹音乐人也望向米饭,和主持人一样期待他的表演。
“小松之先生,”主持人在台上问道,“不知米饭小王子想表演什么?需要准备什么乐器吗?”
主持人说话格外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影响米饭情绪,让这小萌娃不愿表演。那就太遗憾了。
因此他面带笑容,谨慎万分。
小松之对主持人点头,然后问米饭:“米饭小王子,你想表演什么?需要什么乐器?”
米饭表示任何乐器都可以演奏。
小松之向主持人打了个手势,示意不必担心,米饭能应付各种乐器。
主持人回应道:“真的吗?我们这里乐器种类繁多,不知米饭小王子会选择哪一种呢?”
话音刚落,台下一位发型整齐、穿着得体的大学教授模样的人站了起来。他手中拿着一件形似石头的物品,说道:“如果米饭小王子愿意,我想请他使用这件乐器。”
主持人看着他手中的物品问道:“您拿的是石头吗?这真是神奇的乐器,石头也能演奏音乐吗?”
那位教授解释道:“不,这不是石头,而是华夏最古老的乐器——埙。它外观简朴,甚至有些粗糙,但我曾听过华夏音乐家用它演奏出令人陶醉的乐曲。米饭小王子作为华夏音乐奇才,我希望他能用这件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
主持人走上台,接过那件奇特的乐器,掂量了一下说道:“确实很特别,这东西真能演奏出乐曲吗?”
说着,他走到米饭身边。
桃太郎和小松之对埙略有了解,但都未曾亲自接触或演奏过。小松之低声对米饭说:“米饭小王子,桃太郎也附和道:“我不喜欢这个乐器,它看起来太单调了。米饭小王子,米饭摇头表示:“没关系,我可以演奏。”
小松之担忧地说:“可是这件乐器太古老了,很难演奏出现代人喜欢的音乐。”他担心米饭若演奏不佳,会损害其音乐神童的声誉。
主持人见三人低声交谈,米饭也未接过埙,便说道:“看来米饭小王子对这件乐器不太感兴趣呀。没关系,我们有很多乐器可供选择。米饭小王子,您喜欢哪种乐器?请告诉我吧。”
米饭回答:“就用这个埙吧,不需要其他乐器。”
主持人惊讶地问:“您真的愿意用这个埙演奏乐曲吗?”
米饭点头确认:“对呀。”
主持人于是将埙递给米饭,说道:“好吧,让我们聆听米饭小王子用这件古老乐器奏出的美妙乐曲。”
米饭接过埙,试了试音,然后双手捧起,开始吹奏。埙的声音古朴苍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呜咽动听,别具风味。米饭的演奏正是如此。
如果是在歌厅里,这样的曲风可能不太受欢迎。因为许多人去那里是为了热闹,喜欢强烈的节奏感。
但此刻米饭面对的,是霓虹各大学的音乐老师,他们大多在音乐领域深耕多年,早已不像歌厅里的听众那样钟情于电子音乐。
因此,米饭此时吹奏的曲风,恰合他们的审美。
此外,霓虹人骨子里天生带有一种悲剧情结,米饭吹埙时那悠远中略带感伤的旋律,正触动了他们这种性格特质。
这些霓虹着名音乐人坐在座位上,聆听米饭吹埙,仿佛灵魂随着古朴苍凉的乐声,飘入一片广阔而缥缈的天地。
那里仿佛有无数灵魂,却又看不见一个。那里空旷得令人畏惧,又拥挤得让人不觉孤单。
许多在场的霓虹音乐人都闭上了眼睛,沉浸在米饭即兴吹奏的埙曲中。
他们听得陶醉,听得痴迷,听得忘我,甚至有人被深深打动,流下眼泪。
桃太郎和小松之也同样深受感动。
米饭手持华夏传统乐器,吹奏的是华夏音乐,可他们却觉得,那乐曲像是在诉说霓虹人的历史,描绘霓虹人的来处。
小松之看向桃太郎,桃太郎也看向小松之,彼此眼中都闪动着泪光。
米饭吹得太好了,打动了小松之这位霓虹着名音乐人,也感动了桃太郎这位霓虹音乐天才。
主持人的反应更为夸张。原本站在台上的他,此刻已跪倒在地,神情无比虔诚。
557 敬意
林芝玲看着全场霓虹音乐人在米饭的埙曲中几乎陷入痴狂,为儿子感到骄傲。
她的儿子只是随手选了一件乐器,随意吹了一首曲子,竟能让这些霓虹音乐人如此沉迷和陶醉。
她望向米饭,心中欣慰,眼中含笑。
几分钟后,米饭吹奏结束,停了下来。
与之前其他人表演后不同,全场竟无一人鼓掌,一片寂静。
就连主持人也仍跪在台上,垂首不知在想些什么。
“娘亲,他们怎么了?”米饭问林芝玲。
“或许他们还在回味你刚才吹的音乐吧。”林芝玲回答。
“啊——”小松之长叹一声,说道:“米饭小王子,你知道吗,你吹进了我内心最深处。让我想起了霓虹人曾经赤脚在水田中插秧的景象;也让我想起我们霓虹人在这片岛屿上是如何生存至今的。那些历史,回想起来真令人激动啊。”
桃太郎接着说:“米饭小王子,或许我们霓虹的文化,确实是从华夏学习而来的。你吹得太好了,我相信这首乐曲能打动每一个热爱霓虹文化的人。啊,米饭小王子,你太神奇了,华夏音乐文化,太神奇了。”
看着小松之和桃太郎激动的模样,米饭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他只是随手拿起埙,吹了一首自己觉得悦耳的曲子,纯粹出于内心的感受。
没想到这会让小松之和桃太郎如此激动,米饭完全没有预料到。
事实上,不只是他们,全场所有的霓虹音乐人都深受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