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一族共有四大姓氏,分别为青丘氏、涂山氏、有苏氏及纯狐氏。
而青丘氏在四姓中地位最为尊崇,被称为狐族始祖。
而东皇太一所识老友为洪荒天地第一只九尾天狐,名为白月华,但也是他刚化形出世时,与兄长游历洪荒时偶遇。
以后他邀请对方加入妖庭,却被对方以不受约束、生性洒脱为由婉拒,但这并未出乎东皇太一的预料。
后来听说对方为护佑同族,而建立青丘妖国,他还曾派人送礼恭贺。
对方建立青丘后,叮嘱后裔不许参与洪荒量劫,避免引来灾祸。如今看来,这位老友确有先见之明啊。
待人物成为洪荒主角后,青丘九尾又为人物消解磨难,被其列为祥瑞之尊,与日月同辉,其出时,山川为之焕彩。
她的后裔也如同她一般,喜清幽,善匿于月华岚影之间,世人难得窥其全貌。
因此青丘妖国虽在北俱芦洲声名远播,但外人很难找到其所在位置。
但这对于东皇太一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即三人飞身纵于天际,向着朝阳之北,与岚月相交汇聚之处而去。
就在东皇三人找寻青丘妖国之际,观音菩萨也已经奉如来佛祖之命到达天庭。
观音望着那高大恢弘的南天门,内心暗暗说道。
“这次,本座可不会如同上次那般灰溜溜的回到灵山,玉皇大天尊,看你如何接招?”
随着仙官的汇报,凌霄宝殿内玉帝也知晓了观音菩萨觐见的消息。
他剑眉一挑,轻笑一声。
“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又打算给朕使什么招数?”
随后对着侍立一旁的太白金星说道。
“金星,让她进来吧!”
望见观音菩萨的到来,侍立两侧的众仙神目露揶揄之色。
在玉帝的推波助澜之下,整个天庭都知晓了佛门西游取经连吃败仗的消息,连东方琉璃净土的药师佛都败给了混元洞天。
一时间个个幸灾乐祸,喜不自胜。
玉帝的态度,就代表他们天庭众仙神的态度,佛门吃瘪他们乐见其成!
观音菩萨当然也注意到众仙神异样的眼光,内心对他们所想自然一清二楚,虽觉愤懑不已,但只能强压下来。
她稽首一礼,面无表情道。
“观音,见过玉皇大天尊。”
玉帝随意摆摆手,笑呵呵地开口。
“观音菩萨,你不是最近在忙取经之事吗,怎会有时间来我天庭?”
观音哪里听不出玉帝话中之意,顿时深吸一口气,默念静心咒,平复情绪。
“禀大天尊,取经之事我西天自有安排。今日是奉我佛如来法旨,特来问询陛下失责。”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部分仙众更是面露怒意,站出来呵斥道。
“观音尊者,你虽属灵山,但也是隶属天庭,怎么以下犯上,无端出口指责,欺我天庭无人?”
“观音,陛下统御三界,岂容你等随意诋毁,真是岂有此理!”
“陛下,还请下旨惩处灵山,属下愿当先锋!”
顿时,凌霄宝殿内骂声四起,群臣愤慨,义愤填膺。
端坐高位的玉帝也眼角微眯,笑容减了少许。
面对众仙神的指责,观音菩萨面色不变,古波不惊,依然自顾自地说道。
“陛下乃三界共主,维护三界和平安定乃是天庭之责。”
说话间,观音清亮的音调高昂起来。
“但如今,下界众多妖王不守规矩,擅自聚众闹事,扰乱陛下与如来佛祖共定西游大计,若任由牛魔王等妖众聚集发展下去,他们会对三界安定造成巨大影响。”
“难道——这不是天庭之责,不是陛下之责吗?”
观音菩萨清亮之音响彻整座大殿,将那些议论斥责之声纷纷压了下去。
“还请玉皇大天尊出兵,剿灭下界妖王,维护三界安宁!”
此话一出,不少仙神内心一震,直呼好家伙,不要脸。
这是明摆着让天庭当冤大头,替佛门解决混元洞天这个烫手山芋。
但他们还不能明面上反驳,毕竟观音此番言论占着大义。
不管出不出兵,都对天庭不利,反而佛门却能稳坐钓鱼台。
其真正目的,是把坐山观虎斗的天庭也拉下水,拖入战场中。
此计,真毒啊!
众仙家纷纷噤声,面面相觑,随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瞅向高位的玉帝。
而玉帝哪能不明白观音话中深意。
听闻观音此言,玉帝非但不怒,反而抚掌轻笑,声如金玉相击,在寂静的凌霄殿内格外清晰。
“好,好一个维护三界安宁。”
他目光垂落,带着几分玩味看着殿下看似恭敬的观音,
“菩萨此言,深得朕心。天庭统御三界,自然责无旁贷。”
此言一出,下方众仙家愕然不已,观音内心一喜,难道玉帝要出兵征讨?
但下一刻,玉帝话锋一转。语气依旧温和,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天庭行事,自有法度三界生灵,无论仙、妖、人,都在朕的管辖之下。牛魔王等众妖聚集于混元洞天,拒朕所知,对方不像五百年前孙悟空那般公然聚众反天。”
“其二,他们一直居于洞天之内,也未肆虐生灵,扰乱人族百姓安定。其三嘛……”
玉帝微微一顿,指尖轻叩御案。
“其所据之地,紧邻西牛贺洲,靠近灵山。如来佛祖佛法无边,智慧如海,怎容卧榻之侧有他人鼾睡?
朕若越俎代庖,贸然兴兵,岂非显得佛祖无能,亦恐伤了天庭与灵山的和气。”
观音眉头微蹙,正欲开口,却被玉帝抬手制止。
“再者,西游取经,乃佛门大兴之关键,亦是朕与如来共定之策。
取经路上磨难,本是定数,意在磨砺心志,彰显佛法精微。些许妖王阻路,正当是考验取经人的机缘。”
接着玉帝语气略带严厉道。
“若事事需朕派天兵扫平,还要这取经人何用?不如朕直接派十万天兵,将经书送去东土,岂不省事?”
此话一出,众仙官脸上的怒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玩味与嘲弄。
对玉帝的机敏善辩认识也更加深入,眸中皆是敬佩之意。
还得是玉帝啊,三言两语就将情形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