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主脸一沉,追了两步,“沈嫂子,这话可不能乱传,外头听了不好。”
沈若棠头也不回,“真话怕传,就别干假事。”
外头的风滚着热浪,空气像被蒸。
她出了厂门,汗顺着脖子往下流。
豆香没了,鼻子里全是生涩的味。
她抬手擦汗,心里又凉又热。
随行的小伙子一路追上,“沈嫂子,您刚才那话太冲了,万一得罪人——”
“得罪就得罪,”沈若棠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钝力,“干净比面子值钱。”
小伙子张嘴想劝,被她一句噎回:“要是有一天咱镇上的豆腐也变成那样,我宁可不做。”
小伙子被她说得一愣,笑着挠头,“您是真轴。”
沈若棠笑了一下,眼神里有光,“轴能活得久。”
晚上回旅馆,窗外虫声一片。
她坐在床边,打开那包宣传资料,全是“合作共赢”“规模发展”的字。
她看了半晌,叹口气,“他们赢,我不一定。”
她站起来,打开窗。
热风一股股往里钻,吹得窗帘贴在胳膊上。
她想起镇上的石磨,想起手下豆浆的香气。
那香干净,不腻,不黏。
她忽然轻声说:“机器能快,心不能糊。”
第二天,她拒绝了所有合作邀请。
回车的那天,供销行的人还追到站台,“沈嫂子,您真不考虑?这是机会。”
她拎着包,笑得淡淡的:“机会多,干净的少。”
火车汽笛响起,风从远处卷来。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条街,阳光下的楼牌金闪闪,
可她心里只有镇上的那一摊豆腐香。
“豆腐啊,”她低声说,“得真,才能白。”
火车启动,她靠着窗,看那片光一点点往后退,
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铁味,也带着甜。
她伸手摸了摸袖口那道烫痕,
笑着叹了口气:“南方热,火气也真大。”
火车回程那天,天阴。
空气潮,云压得低,像要下雨。
沈若棠提着包上车,脚刚踩上台阶,一股熟悉的铁味和煤灰味扑面。
火车开动,车厢一阵晃,窗外的景从热气腾腾的南方,一点一点变回土色的北地。
她靠窗坐下,包放在腿上。
身旁坐着个年轻女人,穿着蓝布衫,头发扎成一条辫子,怀里抱着个饭盒。
那饭盒里传出一股酸辣的香味,混着铁道的热气,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年轻女人瞧了她几眼,小声问:“您是沈嫂子吧?”
沈若棠转头,“你认识我?”
那女孩脸一红,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指着上头一张黑白照,笑道:“我在厂里看过这报,这不就是您?上头写‘北方豆腐能手’。我们女工都看了,说您这人真有胆子,敢在会上怼人。”
沈若棠笑了一下,摇头,“怼啥怼,我哪有那本事,只会磨豆子。”
“磨豆子也不容易啊。”女孩说,“我们厂的豆腐都用机器,我看那机器转得快,豆子糊得也快。主任还说,反正吃不死人,能卖就行。”
她说完,自己叹口气,“可我老觉得不对,心里不踏实。”
沈若棠侧头看她一眼,声音慢:“豆腐要真,心要稳。
你心不踏实,是心知道那豆腐不干净。”
女孩愣了下,随即笑了:“沈嫂子,您这话真像我奶奶。她也总说‘人吃饭得吃明白’。”
沈若棠笑,“你奶奶说得对。饭吃糊了,嘴不疼,心得疼。”
女孩点头,手指抠着饭盒盖,“您要是不忙,能教教我吗?我想学做豆腐。”
沈若棠眯眼看着窗外的雨线,风里有一点咸味。
“教能教,人得肯吃苦。磨豆不怕累,怕心飘。”
“我能吃苦。”女孩声音笃定,“厂里那点活,我也不怕。”
“吃苦不难,难的是不改。”沈若棠说完,笑着叹,“这话我以前跟我自己说过,后来才明白,豆子也有性子。”
车厢的灯闪了闪,雨点拍在窗上,像一层碎珠子。
女孩忽然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罐子,“这是我自己腌的辣豆丁,您尝尝。”
沈若棠笑着接过,拧开盖子,一股辣香混着豆味冲出来。她夹了一块送嘴里,辣得舌头直打颤,辣味过后是一股淡淡的豆香。
“好吃。”沈若棠点头,“你这手劲不错,火候稳。”
女孩高兴得直笑,“沈嫂子,您夸我这句,比厂长夸我发工资还开心。”
火车过隧道,光暗了一阵,车厢里只剩灯光的暖黄。
沈若棠看着女孩笑的样子,忽然有点出神。
那年轻的眼睛亮,像刚磨开的浆,带着一股子清。
她忽然意识到,从别人口中说出的“沈嫂子”,已经不是她自己以为的那个苦女人。
别人眼里的她,是个能走出去的人,是个会说“不”的人。
她轻声说:“原来我也能当别人学的样。”
女孩听不清,抬头问:“您说啥?”
沈若棠摇头,“没说啥。”
窗外的雨渐大,水汽贴着玻璃往下滑。
她伸手在窗上划了条缝,看见外头的山一片青,像是雾里透出一层亮光。
那光不刺眼,却亮得稳。
她看着那光,嘴角轻轻弯了一下。
女孩忽然小声问:“沈嫂子,您回去以后还做豆腐吗?”
“做。”
“那您还会教别人吗?”
沈若棠看着窗外的雨,“教,得有人肯学。”
“那我以后能来找您吗?”
沈若棠笑着点头,“来,镇口一条街,闻豆香就到了。”
车厢的风一阵一阵吹,
豆香、辣香、雨气混在一起。
沈若棠靠着窗,手掌放在那罐辣豆丁旁,
手底的暖意透着辣气,一阵阵往上涌。
她闭上眼,心里忽然想起一句话:
“火车往前跑,人也能往前活。”
她笑着低声说:“不亏。”
火车到站。
天刚擦黑,地面潮着。
赵茹安早等在站口,见她下车,忙接过包。
“妈,您回来了?听说南方人都想请您去当顾问。”
沈若棠笑,“那地方太热,火气大,烧不惯。”
赵茹安接话,“那您在那见啥稀罕东西没?”
沈若棠看着夜里的灯光,一盏盏亮着,
“稀罕东西没见着,倒见着个明白人。”
赵茹安一愣,“啥明白人?”
沈若棠笑着回,“在火车上,年轻人,眼睛亮,心干净。”
“那您教她做豆腐了?”
“没教。她问了,我说先得肯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