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组进驻L市,如同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在代偿曾经经营多年的地盘上开始了细致入微的“体检”。
代偿在省委遥控指挥,要求L市旧部全力配合,不做任何多余动作,姿态放得极低。
他知道,孙副厅长此行带着明确目的,越是阻挠,反而越容易授人以柄。
不如以静制动,看看对方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果然,几天下来,审计工作“顺利”推进,但孙副厅长却有些焦躁。
代偿经手的项目账目清晰、程序合规,几乎挑不出毛病。
他私下接触的几个曾被代偿打压过的官员,也都慑于代偿如今的权势和过往的手段,不敢轻易开口作证。
明面上的调查,陷入了僵局。
与此同时,代偿设置的那个针对“镜痕”信号的被动触发器,如同一个沉入深海的监听器,一直保持着寂静。
对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或者认为之前的干扰已经足够,没有再轻易动用那种级别的技术。
代偿并不急躁。
他深知,与这种层次的对手较量,耐心比锋芒更重要。
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那份关于“新兴科技领域风险防控”的报告上。
这并非应付差事,而是他借机深入了解对手可能存在的技术底牌,并为自己下一步行动寻找合法依据的绝佳机会。
他让办公厅调阅了国内外所有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网络安全、以及涉及“预测性算法”潜在风险的尖端研究报告和内部讨论纪要。
在阅读一份来自某顶尖智库的保密级内参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词汇——“社会基因工程”。
内参中含糊地提到,有理论认为,通过大数据和高级算法,可以对大规模群体行为进行预测和潜在引导,从而像编辑基因一样影响社会演进轨迹。
报告认为这种技术蕴含着“不可估量的伦理风险和国家安全隐患”。
“社会基因计划”!
这与之前【暗影账簿系统】提示的“光明基金会”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
代偿几乎可以肯定,基金会背后,一定有着类似技术的支持,甚至可能就是“镜中人”或“鸿钧”AI进行社会实验的工具。
这份报告,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攻击切入点。
他可以在最终提交的省里报告中,巧妙嵌入对“利用先进算法干预社会经济运行”风险的强烈预警,并将其上升到“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
这相当于在体制内,提前对基金会的核心手段进行“定性”和“污名化”,为未来的正面冲突积累舆论和政策优势。
就在他潜心打磨报告时,那个沉寂多日的触发器,终于有了反应!
深夜,代偿正在审阅报告草稿,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阵极其微弱的、类似静电干扰的嘶嘶声——这是触发器被激活的提示!
信号非常短暂,强度也远不如上次,更像是一次小心翼翼的试探性扫描。
【暗影账簿系统】的残余功能立刻启动,死死锁定了信号传来的大致方向——信号源并非来自省外或境外,而是精准地位于本省省会范围内,甚至可能就在省委大院附近!
代偿浑身一震!对方的核心节点,或者说至少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竟然离自己如此之近?!
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也让他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这意味着,他可能一直处于对方的近距离监控之下!
他强行压下立刻行动的冲动。
现在去搜查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会彻底暴露自己已能感知到信号。
他需要更精确的定位。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他需要一枚“诱饵”,一枚足够重要、能迫使对方再次动用“镜痕”信号进行深度扫描或干扰的诱饵。
他想到了即将完成的报告。
如果这份报告中,包含了一些极其敏感、直指核心、并且是对方通过常规渠道无法提前获知的内容呢?
对方会不会急于评估威胁,从而再次动用那种特殊技术进行探查?
代偿立刻行动,他在报告的结论部分,加入了一段极其隐晦但杀伤力极强的论述:
“……需特别警惕某些利用慈善、学术外壳,实则通过操控关键数据模型,进行‘精准社会预演’,进而试图系统性引导政策制定、牟取巨额不当利益、甚至影响政治格局的行为。
此类‘数字权力’的滥用,其危害远超传统金融风险,必须予以最高级别的关注和防范。”
这段话,几乎是对“光明基金会”和“社会基因计划”的赤裸裸的指控!
而且,他特意使用了“精准社会预演”这个与“鸿钧”AI的推演能力高度契合的词汇。
他将这份精心修改后的报告定为“绝密”,仅限极少数人阅览,并计划在第二天上午直接呈报赵书记。
他知道,这是一步险棋。这份报告一旦送出,就如同将一颗拔掉保险栓的手雷扔进了对方的指挥部。
对方要么坐视不管,任由他在高层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
要么,就会再次动用“镜痕”信号,试图窥探甚至篡改报告内容。
而代偿,已经张网以待。
他调整了触发器的灵敏度,并连接到了林枫提供的一个特殊加密通讯器上。
只要信号再次出现,并且强度达到一定阈值,就能进行更精确的三点定位。
布置好一切,代偿站在窗前,望着黎明前最黑暗的夜色。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在雷区排雷的工兵,每一步都踩在生与死的边缘。
“来吧,”
他对着窗外无形的对手,轻声低语,“
让我看看,你到底藏在哪个角落里。”
诱饵已抛出,猎手与猎物的角色,或许将在下一秒发生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