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的代号,像一枚投入深潭的鱼雷,在代偿掌控的隐秘网络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林枫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对柳青青提供的备用联络方式和时间窗口进行了布下天罗地布控。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在“牧羊人”察觉柳青青失手并切断联系之前,将其擒获。
等待是焦灼的。
代偿表面不动声色,继续主持专案组的日常工作,督促对基金会经济犯罪证据的深挖,但心思早已飞到了那场即将到来的秘密抓捕上。
他知道,“牧羊人”是比“金丝雀”更接近基金会核心的角色,可能是揭开“净化计划”乃至“镜中人”面纱的关键。
约定的时间窗口是凌晨三点,地点是城郊结合部一个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鱼龙混杂的卡车司机休息站。
这里人员流动大,环境复杂,易于隐蔽和脱身,确实是进行秘密接头的理想场所。
林枫亲自带队,精锐的“蜂群”小组化装成疲惫的司机、小卖部店员,甚至是一对吵架的情侣,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休息站的每个角落。
代偿则在指挥中心,通过林枫身上隐蔽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紧盯着现场的每一丝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休息站里弥漫着泡面、烟草和汗液混合的气味,鼾声、电视声、偶尔的引擎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凌晨三点零五分,一辆不起眼的破旧面包车缓缓驶入,停在了距离主建筑稍远的阴影里。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普通工装、帽檐压得很低的中年男子,他警惕地环顾四周,然后走向休息站后面的公共电话亭——
这正是柳青青交代的备用联络方式之一。
“目标出现,确认是‘牧羊人’(根据柳青青描述的体貌特征),准备行动。”
林枫低沉的声音从耳机传来。
代偿屏住呼吸:
“确认周围无其他可疑人员后,实施抓捕,要活的。”
“牧羊人”拿起电话听筒,似乎准备投币。
就在他注意力分散的这一刻,伪装成清洁工靠近电话亭的“蜂群”成员猛地发难,从背后将其死死抱住!
几乎同时,旁边“吵架”的情侣瞬间扑上,利落地卸掉了他的下巴,防止其服毒,并从他口腔内搜出了一颗隐藏的毒囊。
整个行动干净利落,不超过十秒钟,休息站里其他人甚至还没反应过来,目标已被塞进另一辆准备好的车辆,疾驰而去。
“抓捕成功,目标已控制,正在返回途中。”
林枫的报告言简意赅。
代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第一步,成功了。
秘密审讯室内,“牧羊人”———
真名吴浩,一个看起来貌不惊人、甚至有些懦弱的中年男人———
在专业的心理攻势和确凿的证据面前
(林枫早已查清他的表面身份是一个倒闭的小贸易公司老板),
心理防线比柳青青崩溃得更快。
他远没有“金丝雀”那样的死硬和训练有素。
吴浩涕泪交加地交代,他的任务主要是负责传递指令和资金,是基金会庞大网络中的一个中级枢纽。
他证实了“净化计划”的存在,但这个计划并非简单的暗杀,而是一个极其阴险的圈套:
基金会计划伪造一系列代偿与境外势力勾结、出卖国家利益的“铁证”,包括经过精心合成的通话录音、伪造的银行转账记录、以及所谓的“秘密会谈”照片。
然后,他们会选择一个关键时刻,比如代偿即将晋升或负责某项重大任务前夕,通过一个看似“偶然”的渠道(比如匿名举报或“意外”泄露给媒体),将这些证据抛出来。
其目的,是要从政治上彻底毁灭代偿,让他身败名裂,永无翻身之日,这比单纯的肉体消灭更为狠毒。
至于“镜中人”,吴浩表示自己级别太低,只是听说过这个代号,代表着基金会最高层的神秘主宰,具体信息一无所知。
但他提供了一个关键线索:负责具体策划和执行“净化计划”伪造行动的,是一个代号“画师”的顶尖高手,此人行踪诡秘,极少露面,但伪造技术登峰造极,目前可能就在省城内活动。
审讯结果让代偿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基金会的手段果然歹毒,这个“净化计划”一旦实施,后果不堪设想。
但同时,提前知晓了对方的全盘计划,也让他从极度被动转向了可以暗中布局的主动地位。
他立刻下令:
严密监控所有可能被用来投放“黑材料”的渠道,包括特定媒体、网络平台和信访系统。
动用所有技术力量,反向追踪和识别“画师”可能留下的数字痕迹。
对吴浩进行深度挖掘,榨干其所有剩余价值后,严格保密,将其转化为关键时刻反击的“秘密证人”。
走出审讯室,天色已蒙蒙亮。
代偿感到一阵疲惫,但眼神却愈发锐利。
敌人的屠刀已然举起,但他已经看清了刀锋的轨迹。
现在,轮到他来布一个更大的局,一个让基金会自食其果的“反净化”之局。
他拿起内部电话,沉声道:
“通知相关部门,上午的会议照常,议题增加一项:
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和涉密信息防护的专题研究。”
真正的较量,此刻才真正开始。
他要在这场由敌人设定的“净化”游戏中,反过来成为那个执掌规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