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科长的“病假”,请得突如其来,又意味深长。
办公厅里表面上波澜不惊,但私下的暗流却更加汹涌。
综合科不可一日无主,处里暂时由一位副科长主持工作,但谁都看得出来,这只是过渡。
科长的位置,一下子成了几方势力眼中的肥肉。
代偿依旧待在档案室,仿佛外界的一切纷争都与他无关。
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王海的倒台,仅仅是他吹响的第一声号角。
他利用整理档案的便利,更加系统地梳理着与张建国、鼎鑫实业相关的所有蛛丝马迹。
那个档案馆的坐标,如同一个宝藏,但他仍在等待最安全的开启时机。
这天下午,档案室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
秘书一处的副处长,钱卫东。
秘书一处主要负责主要领导的活动安排和文稿起草,是办公厅的核心部门,钱卫东更是苏文瑾比较倚重的笔杆子之一,地位远比王海要高。
钱卫东四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文儒雅,但眼神里透着精明。
他名义上是来查阅一份过去的政府工作报告参考,却有意无意地在代偿的工位前停下了脚步。
“你就是代偿同志吧?”
钱卫东笑容和蔼,
“听说你很爱学习,笔头子也不错。
年轻人,难得。”
【情感共鸣系统启动】
【目标情绪:招揽65%,试探80%,评估70%】
代偿立刻站起身,态度恭敬:
“钱处长好!
您过奖了,我还在努力学习阶段。”
钱卫东摆摆手,压低了些声音:
“小王(王海)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
唉,也是他不自重。
苏市长最讨厌的就是内部不团结、心思不正。
现在综合科这边群龙无首,影响工作啊。”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代偿脸上:
“小代啊,你是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
有没有考虑过,换个环境,到更能发挥你长处的地方锻炼锻炼?
比如我们秘书一处,就非常需要你这样有新鲜血液的同志。”
挖墙脚!
钱卫东显然看中了代偿的“潜力”,或者说,看中了他背后可能存在的、能被苏文瑾“另眼相看”的特质。
他想将代偿这块“奇货”纳入自己的麾下,增强他在苏文瑾面前的份量。
代偿心中冷笑。
钱卫东与张建国副市长那边走得颇近,这是前世就知道的信息。
此刻来招揽,无非是想把他当枪使,或者作为与苏文瑾博弈的筹码。
“谢谢钱处长的赏识!”
代偿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语气却带着一丝为难,
“只是……
我刚来不久,对处里工作还没熟悉,王科长之前也交代我要把档案工作做扎实。
现在他刚请假,我就急着换岗位,恐怕……
影响不太好。
还是想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多学习。”
他这番话,既表达了感谢,又委婉拒绝,更关键的是,抬出了“王科长”和“影响不好”,暗示自己懂得规矩,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格的事。
这反而让钱卫东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能力,而且懂事、沉稳,值得下本钱拉拢。
钱卫东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他拍了拍代偿的肩膀:
“好!
沉得住气,是块好材料!
那就先好好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以后有什么想法,或者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
送走钱卫东,代偿的眼神恢复了冰冷。
钱卫东的招揽,证实了他的价值正在被更多人看到,但也意味着他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
他现在就像一块肥肉,被几头饿狼盯着。
绝不能轻易站队。
至少,在拥有足够的自保能力之前,不能。
他需要一把更快、更锋利的刀。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这一次,落在了远处那座庄重的市档案馆上。
时机,似乎快成熟了。
就在他沉思时,手机再次震动,依旧是那个未知号码,内容比上次更简短:
“风起了。”
代偿盯着这三个字,瞳孔微缩。
风起了……
是指王海倒台引发的风波?
还是指……
档案馆那边的“风”?
他感觉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紧。
而他自己,既是织网人,也可能成为网中的猎物。
他深吸一口气,回复了两个字:
“收到。”
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来,他都必须做好准备,迎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