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将用塑料袋包裹的书放到欧锦瑜桌面,还故意做了个请的姿势。
报酬给到位了,服务自然也到位。
但欧锦瑜连眼皮都没有抬,而是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捏起书的一角,确认无误后,拿出消毒喷雾对着塑料袋、触碰过的桌面都消毒一遍。
做完这一切才将书放进课本作业叠的整整齐齐的抽屉内。
张俊杰看着她那套行云流水的消毒动作,巧克力带来的舒坦心情又被堵回去。
至于吗,搞得我好像是个病原体似的。
他剥开巧克力包装,狠狠咬了一口,浓郁的苦涩甘甜在嘴里化开,算是唯一的安慰。
周二,体育课,体育馆。
下午的体育课,场馆里弥漫着汗水和塑胶的味道。
“老言,体育老登突然良心了?竟然肯让我们来体育馆上课。”张俊杰一直拖到体育老师要求集合后才从乒乓球台过来。
在体育馆上课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受天气影响。
张俊杰算算时间,加上课间,如果体育老登不作妖,那么做完半节课热身和训练什么的,还有二十分钟乒乓球能打。
但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说法叫求而不得,你越是希望某件事情按照自己期待的路径去进行,往往反而不得如愿。
这个也被称为反向墨菲定律。
这节体育老登要求大家练习格斗,然后分组对抗。
而且还需要先跑五圈回来再开始。
“我屮,格斗有毛用,女生学了在现实就是歹徒兴奋拳,我一个国家武术九段还需要学这种东西。”张俊杰忍不住破口大骂。
但他发现自己和凌瑾言同一组好像又不生气了。
随后他用余光发现了自己雇主,忽然惊奇发现,欧锦瑜跑完四圈竟然脸不红心不跳气不喘,完全不像跑八百米的样子。
她该不会偷圈了吧。
体育老师刚喊完分组名单,李佳颖就挂着假笑凑到了欧锦瑜面前“欧锦瑜,你个子这么小,我待会儿可让着你点啊?别不小心伤着了。” 语气里的挑衅藏都藏不住。
“我去,这什么匹配机制,让那谁跟欧锦瑜打,这波直接青铜匹配到王者。”张俊杰想起那句,正在为您匹配实力相当的对手。
而脑海内又想起上周欧锦瑜十秒内解决三个不学无术学生的画面。
莫名有点心疼李佳颖了。
欧锦瑜像是没听见,自顾自地活动了下纤细的手腕脚踝。老师哨声一响,她周身那股厌世懒散的气息瞬间收拢,眼神变得像淬了冰的刀锋。
她双脚分开,重心下沉,一个标准到挑不出毛病的格斗起手式,整个人像绷紧的弦。
李佳颖大概是想给个下马威,刚一开始就猛地伸手推向欧锦瑜肩膀,力道不小。
欧锦瑜在她手即将碰到自己的瞬间,身体极其灵巧地向侧面滑开半步,同时手腕闪电般一翻,精准地扣住李佳颖的手腕向下一压一扭!
“啊!” 李佳颖猝不及防,痛呼一声,整个人被那股巧劲带得向前踉跄,差点直接跪倒在地,狼狈至极。
另外在一旁练习的两组女生都看呆了,她们因为不会,而且不敢太用力,都是假模假样装个样子,结果欧锦瑜上来就放大。
李佳颖又羞又恼,稳住身形想冲上来,但欧锦瑜已经不把目光给她,只是随意用手格挡后,再借助李佳颖本身的力量把她推开。
全程连身形都没动过,刚才仿佛只是掸掸灰。
随后从口袋内拿出酒精湿巾,慢条斯理的擦拭自己手指,尤其是刚才扣住李佳颖手腕的那几根指尖,擦的格外认真。
不远处男生训练场地,凌瑾言和张俊杰也在假模假式的练习,张俊杰全程目睹了这电光火石的一幕,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卧槽…这身手…”
他喃喃自语,之前虽然知道她身手很好,没想到动起手来这么干净利落,像拍电影。
再看看她擦手时那副“又弄脏了”的嫌弃表情,张俊杰一个擒拿抓住凌瑾言手腕“老言,你说欧锦瑜会不会看我们都是在看一个细菌培养皿。”
凌瑾言瞥了他一眼,没说话,目光在欧锦瑜身上停留了一瞬,又移开了。
然后双手被抓住的手腕加力,将张俊杰整个人短暂悬空,接着按倒在地。
“做事别三心二意。”凌瑾言按住张俊杰面无表情道。
“我屮,你他妈来真的!”
下午语文课。
高二九班的空气里飘着粉笔灰和少年人特有的、略带躁动的气息。
新垣静今天穿着利落的米白色风衣,内搭浅咖色高领毛衣,指尖夹着半截粉笔,站在讲台上。
今天的课文是林清玄的《温一壶月光下酒》,讨论的主题是“生活中的非功利之美”。
“所以,作者认为,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温一壶月光下酒’,这种看似‘无用’的闲情逸致,恰恰是滋养心灵的必需品。”
新垣静环视教室,目光习惯性地掠过那个靠窗的角落,“大家怎么看这种‘无用之用’?它的价值在哪里?”
讨论声像蚊子一样嗡嗡响起,大多围绕放松心情,享受生活之类的。新垣静耐心倾听,直到看到凌瑾言没有和前桌讨论。
预料之中的事情。
“瑾言,说说你的看法。”新垣静见差不多便适时点名。
凌瑾言站起身,其实他不想回答,毕竟按照老师的说法,自己想的东西太现实了,不适合在高中这种那么单纯的时期说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凌瑾言真的有分数在那撑着,并且有高一打遍全校抽烟等事迹作背景,肯定有人骂他装。
但因为有这些事迹在前面挡,所以没人敢骂,毕竟有实力装,没人敢说什么。
“我认为所谓‘非功利之美’或‘无用之用’,本质上是一种概念混淆。”他开口,语速不快,条分缕析,也是标准的议论文引出自身观点的手法。
“任何行为,只要被执行,必然产生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机会成本。作者花时间‘温酒赏月’,他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或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对他个人而言,就是效用,就是收益。”
“他用付出的时间成本,交换了这份精神收益。因此,它并非‘无用’,而是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等价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