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显德八年三月末,暮色笼罩下的成都城外,锦江滩涂一片萧索。

流民如蚁,密密麻麻地聚集在这片荒芜之地。枯瘦如柴的孩童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在料峭寒风中,艰难地啃着树皮,那瘦小的身躯在风中瑟瑟发抖;满脸沧桑的老农坐在龟裂的田埂上,目光空洞地望着荒芜的耕地,一声声沉重的叹息,仿佛诉说着无尽的绝望。

后蜀 “田赋十取四” 的旧制,像一座沉重的大山,无情地压在农户肩头,逼得他们不得不弃田逃亡。而周军入城后的劫掠,更是雪上加霜,使得蜀地民心早已如紧绷到极致的弓弦,稍有风吹草动,便有断裂的危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内的景象。曾经繁华热闹的绸缎铺,此刻门庭紧闭。商户们小心翼翼地隔着门缝,打量着城外的流民,眼神中满是戒备与冷漠。

后蜀 “商税十取一” 的宽松政策,让他们得以垄断蜀地财利。面对城外百姓的困苦,他们毫不关心,只顾着将金银珠宝藏进地窖,仿佛那些饥民的死活与他们毫无关系。

远在汴京的柴荣,看着密探绘制的《蜀地流民图》,眉头紧锁,指节不自觉地叩击着案几:“陈琅在荆楚能让‘湖广熟,天下足’,如今蜀地这般乱局,也只有他能化解了。”

于是,四月初,陈琅肩负重任,带着五千护榷军、五万石粮抵达蜀地。他没有急着进入衙署,而是径直前往流民聚集地。

护榷军掀开粮车挡板的那一刻,糙米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驱散了笼罩在流民心头的绝望阴霾。陈琅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玄色官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声音坚定有力:“我奉陛下之命来蜀,先分粮,再让大家有田种、有饭吃!今日起,每户先发一石粮,后续的政策,定不让大家失望。”

这番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流民们黑暗的生活,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陈琅在成都设下十处 “赋役兑换点”,推出 “十石粮换商税抵扣券” 的政策,希望借此促进农户与商户之间的物资流通,改善民生。农户凭券可向商户换物资,商户凭券可抵百文商税。

这本是一项利民利商的好政策,可消息传开后,赵普(此时以 “殿前司掌书记” 身份留蜀,为赵匡胤谋划)却暗中使坏。他授意手下文官,在兑换券的文书上做手脚。

“李老汉,您这券上的‘纳粮数额’写的是‘十斗’,不是‘十石’,按规矩不能换布啊。” 兑换点的文官拿着券,语气中带着刻意的刁难。

李老汉一下子愣住了,他明明缴了十石粮,怎么券上却变成了十斗?周围的农户听闻,纷纷围了过来,看着券上模糊不清的字迹,议论纷纷:“是不是官府又要骗人?”

短短半日,就有二十余户农户因 “文书不符” 被拒之门外,兑换点前的人群渐渐躁动起来,不满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

陈琅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现场。刚到兑换点,就撞见赵普的心腹文官正将一张券扔在地上,态度十分恶劣:“自己没看清规矩,还敢来闹?”

陈琅弯腰捡起地上的券,指尖轻轻抚过模糊的字迹,心中已然明了。他发现券上 “石” 字的竖笔被刻意写短,乍一看像 “斗”,而且官印盖在字迹边缘,更增加了混淆的可能性。

陈琅转头,目光如炬地看向文官:“陛下设此政策,是为惠民,你却在文书上做手脚,是何居心?”

文官强装镇定,辩解道:“陈大人,这是按制式写的,小人只是照章办事。”

可话音未落,皇商司财算局局使苏九算从人群后走出,手中拿着一叠账簿,义正言辞地说道:“按大周财算制式,‘石’字竖笔需长三寸,‘斗’字竖笔仅一寸,且官印需盖在字迹正中。你这券上的字,分明是刻意篡改,还有这些 ——” 苏九算翻开账簿,“近三日有五十张券的‘纳粮数额’被篡改,改动手法一致,都是你手下文官的笔迹。”

文官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扑通一声跪地求饶。

陈琅当场下令:“撤掉所有篡改文书的文官,由财算局重新印制兑换券,加盖防伪水印,今日起,苏九算亲掌兑换点审核。”

新券印出后,苏九算在券面加了 “稻穗暗纹”,只有对着光才能看见。李老汉拿着新券,顺利换了一匹蓝布,激动得老泪纵横:“还是陈大人、苏大人靠谱!”

短短三日,首批五百户农户全部完成兑换,沉寂许久的田埂上,渐渐又响起了耕地的吆喝声,生机开始慢慢复苏。

解决了农户端的问题,陈琅又将目光投向了商户。

他召集商户议事,宣布将商税从 “十取一” 提至 “十取二”。此消息一出,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绸缎铺老板张万财第一个跳起来,大声抗议:“陈大人,这是要断我们的活路啊!” 身后的商户们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而赵普派来的文官则在一旁煽风点火:“商税翻倍,蜀地商户怕是要全关门了。”

面对众人的反对,陈琅却不慌不忙,他示意苏九算拿出账册,有条不紊地说道:“诸位请看,后蜀时蜀锦在江南售价五十两一匹,你们在蜀地卖三十两,却只缴三两税,利润何其丰厚?如今提至‘十取二’,看似增税,实则 ——”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着在场的商户,“我允许用蜀锦、药材等实物抵税,皇商司按江南市价的九成收购,省去你们的运费、损耗,算下来,你们的利润反而能增一成。”

张万财眼珠一转,盘算着自己的利益,说道:“实物抵税可以,但得由我们自己定价!”

苏九算立刻翻开江南商税账册,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小心思:“张老板去年往江南运了两百匹蜀锦,均价四十八两,今年江南市价已涨至五十二两,皇商司按四十九两收购,公允得很。若你要自己定价,除非能拿出江南商户的采购凭证,证明你的定价合理。”

张万财一下子哑口无言,他根本拿不出凭证,不过是想漫天要价罢了。其他商户见状,也收起了侥幸心理。首月,皇商司便收购蜀锦两千匹、药材五千斤,转卖江南后利润率达五十五 %,既填补了财政缺口,又让商户们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陈琅在成都、绵州设十处 “惠民粮铺”,将官粮价定为百文 \/ 石,仅为后蜀旧价的一半,希望能让百姓吃上便宜的粮食。

可粮铺刚开张,就有农户前来反映:“这粮里掺了沙子,根本没法吃!” 陈琅立刻带人前往查验,果然发现粮袋底部有不少沙子。

粮铺的管事是赵匡胤的心腹,他试图辩解:“蜀地粮源紧张,难免有杂质。”

苏九算却蹲下身子,仔细地用手筛了筛粮食,又拿出秤称量,严肃地说道:“这袋粮标称一石,筛去沙子只剩八斗,且沙子占比达两成 —— 按大周粮政律法,掺假超过一成,便是欺君之罪。”

管事脸色大变,想要继续狡辩,却被苏九算拿出的粮库入库记录堵得说不出话来:“荆楚调来的粮都是净粮,入库时每袋都有封条,你这粮袋的封条是后贴的,沙子分明是你在粮铺掺的。”

陈琅当场下令斩了管事,重新任命护榷军接管粮铺,又让苏九算制定 “粮袋封条防伪法”—— 每袋粮都加盖荆楚粮道、蜀地财算局双印,拆封后需经农户代表查验方可售卖。

此后,惠民粮铺前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农户们扛着粮袋,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解决了税、粮的问题后,陈琅又从江南调运五千石荞麦种、粟种,免费分发给弃田农户,鼓励他们重新开垦荒地。

然而,赵普的文官们又开始暗中作梗。他们四处散布谣言:“大周的种子是劣种,种下去长不出庄稼!”

面对这些谣言,陈琅早有准备。他请苏九算从荆楚调来十名农技人员,在成都城外开辟 “示范田”,当着农户的面进行播种、浇水等一系列操作。

农技人员李师傅握着锄头,一边翻地,一边耐心地讲解:“荞麦耐贫瘠,适合蜀地山地,粟种泡三天再种,发芽率能达九成。”

农户们围在示范田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种子入土,心中的疑虑也随着李师傅的讲解渐渐消散。首周,就有三百户农户领取种子,重新开垦荒地。李老汉握着荞麦种,在自己的田地里种下第一粒种子,嘴里轻声念叨着:“今年一定有好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蜀地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流民纷纷归田,商户也恢复了营业,曾经萧条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就连绵州西北的吐蕃松潘部,见周军内部安定,也悄悄退回了松州。

陈琅站在示范田边,望着绿油油的秧苗,心中满是欣慰。他对苏九算说:“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幸好有你拆穿那些伎俩。”

苏九算笑着摇头:“都是为了蜀地百姓,为了大周。只是赵普他们,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陈琅望着成都城内的衙署方向,眼神坚定而执着:“只要守住‘以民为本’的初心,再大的阻挠,也挡不住民心所向。”

此时的赵匡胤,正看着赵普送来的奏报,脸色阴沉得可怕。“陈琅这是在断我的根基!” 他愤怒地将奏报扔在桌上,“王全斌管军,陈琅管财,再这样下去,我在蜀地就无立足之地了!”

赵普躬身献策:“点检莫急,陈琅的改革虽得民心,却也动了不少旧贵族的利益。咱们可以暗中联络那些被低价收购茶山的贵族,让他们给陈琅制造麻烦……”

夜色渐深,成都城内的权力暗斗仍在继续,阴谋与算计在黑暗中交织。但城外的田地里,秧苗正迎着春风茁壮成长,农户们的笑声、耕牛的吆喝声,交织成蜀地新生的乐章。

陈琅知道,只要民心稳固,再汹涌的暗流,也掀不起颠覆江山的巨浪。而这场改革,不仅是为了蜀地的稳定,更是为大周统一天下,埋下一颗 “以民为本” 的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灿烂的光芒,结出丰硕的果实。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