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帝国的骨架日益强健,血脉逐渐畅通,律法、田亩、钱币、官制皆已焕然一新。然而,在陈衍和以崔浩为首的士大夫精英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正统王朝,不仅需要武功赫赫、制度昌明,更需要一份清晰、权威且服务于当下的历史叙述。如何定义刚刚逝去的乱世,如何评价那些并立乃至僭越的政权,如何从历史的废墟中总结出兴衰治乱的教训,从而为永兴新朝提供合法性依据与治国镜鉴,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的文化与政治工程。

这一日,陈衍在宫中召见了崔浩以及几位以博通经史、秉笔直书而闻名的老臣和学者。地点特意选在了刚刚修缮一新的、位于秘书省附近的史馆。此处环境清幽,藏书丰富,适合进行需要潜心钻研的着述工作。

史馆内,楠木书架直抵穹顶,上面排列着从各地征集来的前朝典籍、档案、奏疏副本,空气中弥漫着故纸堆特有的陈旧而肃穆的气息。巨大的案几上,摊开着《晋起居注》、《楚实录》、以及关于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等割据政权零星的记载。

陈衍的开场白直接而深刻:“诸卿,今日之盛世,源于昨日之乱世。然昨日之乱世,其是非曲直,成败得失,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若任其混沌,则天下人何以知天命之所归?后世子孙何以鉴往而知来?”

他目光扫过那些泛黄的卷册,继续说道:“朕欲命诸卿,总揽编修前朝史书之重任。首要者,为《晋书》(指南渡之东晋)、《楚载记》、以及《凉书》。此举非仅为存续史料,更在于辨正朔,明顺逆,总结教训,以昭示天下:为何晋室必亡,为何桓玄当败,为何诸凉终不能久,而我大秦,何以能承天景命,一扫阴霾,开创永兴之局!”

崔浩深以为然,躬身道:“陛下圣明!修史之事,实乃立国定鼎之最后一道,亦是最深沉一道程序。其宗旨,臣以为当如陛下所言,‘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于具体修撰,需把握数条原则:”

“其一,正统观。晋室南渡,虽承西晋衣钵,然偏安一隅,门阀秉政,昏君迭出,早失天命。其史当书其衰败之由,如君臣昏聩、内斗不休、不思北伐等。而桓玄篡逆,僭越称帝,其载记当明其‘伪’。”

“其二,务实观。对于凉州诸国(前、后、南、北、西凉),虽为割据,然其能在乱世中存续一时,亦有其治国用人之得失,尤其是如何处理胡汉关系、经营西域等,当客观记述,其可取之处,亦可为我朝镜鉴。”

“其三,道德观。忠臣孝子,义士节妇,无论属于何朝何代,皆当褒扬,以正风气;奸佞叛臣,贪官污吏,则需口诛笔伐,以儆效尤。”

“其四,致用观。修史非为发思古之幽情,最终需落脚于对永兴新政的启示。前朝在田制、赋税、兵制、吏治、民族政策上有何弊端,导致民不聊生,国力衰微,皆需深入剖析,直陈其害。”

陈衍点头:“崔卿所言,甚合朕意。即日起,便由你总领修史之事,在史馆内组建修撰班子。所需人员、典籍,尽可调取。朕只有一言:务求真实,然亦需秉持春秋大义! 并非要你们歪曲事实,而是要站在大秦的立场,用永兴的眼光,去审视、评判那段历史。要让后人一看便知,天命何以转移,民心何以归向。”

“臣,遵旨!”崔浩等人肃然领命。他们深知,手中之笔,重若千钧。

史馆随之进入了另一种形式的繁忙。学者们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考订真伪,辨析异同。争论之声时常从馆内传出。

关于东晋,争论焦点在于:如何评价“王与马,共天下”的门阀政治?如何书写淝水之战的胜利与其后的无所作为?如何界定北伐的正义性与屡次失败的内因?

关于桓玄,则相对简单,基调定为“篡逆”,但其迅速败亡的教训,仍需深入挖掘。

关于诸凉,则更为复杂。需要客观记录其建国、施政、外交、灭亡的过程,尤其要分析其在民族地区统治的得失,这对于当前统治河西极具参考价值。

每一篇“纪”、“传”或“载记”的初稿完成,都会经过集体讨论,再由崔浩审定,最后呈送御览。陈衍对此极为重视,时常会提出意见。

比如,在看到关于东晋末年赋役沉重的记载时,他批注:“此条需突出民不聊生之状,与朕永兴元年减免天下赋税形成对比。”

在看到某位凉国君主善于用人、发展经济的记载时,他批注:“此君虽为割据,然此策可取。可稍加赞扬,显朕朝兼容并蓄、吸取众长之气度。”

在看到某次胡族叛乱被血腥镇压的记载时,他沉思良久,批注:“处理民族事,徒恃武力,终非长久。当引以为戒。”

修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前朝政治的彻底清算和批判,同时也是一次对永兴新政合法性的系统论证。通过史官的笔,东晋的腐朽无能、桓楚的篡逆不法、诸凉的偏安短视,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而大秦的兴起,则被描述为顺应天命民心,解民于倒悬的必然结果。

消息传出,在士林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议论。许多学者以能参与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为荣。这也使得更多的人才汇聚到长安,无形中增强了新朝的文化向心力。

《晋书》、《楚载记》、《凉书》的编纂,绝非简单的史料汇编。它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被立在了永兴王朝的面前,既照见了过去的失败与黑暗,也映衬出当下的光明与希望。它旨在告诉天下人,也告诉后世:永兴之治,并非无源之水,它是建立在深刻历史反思基础上的、全新的开始。这部正在诞生的史书,将不仅仅是记录过去,更是在塑造现在,定义未来,为永兴王朝奠定坚不可摧的历史与法理基石。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