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潜邸深藏二十年,一朝登极解民悬。

开关互市烽烟靖,薄赋轻徭岁序安。

不事奢华躬节俭,罕兴土木罢烦冤。

六年看似无作为,却为中兴奠厚磐。

在明朝的皇帝圈里,有位老兄特别容易被忽略。他爹是闹腾了四十五年的嘉靖帝,儿子是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帝,夹在中间的他,在位六年就匆匆下线,活像个过渡剧本里的工具人。但你要是真翻史书细看,就会发现这位背景板皇帝,其实干了不少让后人拍大腿的好事。他就是明穆宗朱载坖,一个不爱折腾却擅长拆弹的佛系君主。

朱载坖的出生,本身就带着点尴尬。他是嘉靖帝的第三个儿子,妈是杜康妃。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杜康妃没什么背景,朱载坖自然也成不了父皇的心头肉。更要命的是,嘉靖帝一门心思修道求仙,整天琢磨着怎么长生不老,对这帮儿子根本没多少心思管。

按规矩,太子之位本该轮着来。可他大哥朱载基出生两个月就夭折,二哥朱载壡被立为太子,没几年也病死了。按理说,这下该轮到朱载坖了吧?偏偏嘉靖帝被一个叫陶仲文的道士忽悠,说什么二龙不相见——皇帝是真龙,太子是潜龙,俩龙见了面就倒霉。于是乎,朱载坖明明是事实上的长子,却连太子的名分都捞不着,只能当个裕王,在宫外建了座王府,一住就是二十年。

这二十年,朱载坖过得那叫一个憋屈。父皇对他冷淡得像冰块,连过年过节想见一面都难。朝堂上,严嵩父子当道,这帮人见他没权势,连王府的俸禄都敢克扣。有次朱载坖实在没钱用,只好让人给严嵩送厚礼,才把欠了三年的俸禄要回来。《明史》里没明说他这段日子有多惨,但一句王邸岁供减削,就把其中的辛酸道尽了。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段憋屈的日子,让朱载坖没染上皇室子弟的坏毛病。他天天跟在王府里读书,偶尔出去体察下民情,知道老百姓过日子有多难。身边围着的也不是什么溜须拍马的小人,而是高拱、陈以勤这些后来的名臣。这些人天天跟他念叨民生疾苦、朝政弊端,硬生生把他打造成了一个务实主义者。

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终于修道修成了仙(其实是吃丹药中毒死了)。临终前,他才留下遗诏,让朱载坖继承皇位。当传旨的太监找到裕王府时,朱载坖正在院子里浇花,听完圣旨当场懵了——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跟中了五百万彩票似的。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正月,朱载坖正式登基。刚坐上龙椅,他就干了件让满朝文武惊掉下巴的事——把嘉靖帝时期那些装神弄鬼的道士全给办了。什么王金、陶仲文之流,要么被砍头,要么被流放,宫里的道观拆的拆、改的改,总算把老爹留下的给驱散了。

接着,他又下了道诏书,大意是:我爹在位时,有些政策确实不咋地,让大家受委屈了。凡是因为进言被处分的官员,一律官复原职;以前搞的那些斋醮、营建,全停了;老百姓欠的赋税,实在交不起的就免了。这道诏书一下,朝野上下跟久旱逢甘霖似的,连《明史》都夸他躬行节俭,蠲免逋赋,察罢贪污,吏治为之一新。

但最让人佩服的,是朱载坖的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是啥雄才大略的主,所以干脆放权给内阁。当时的内阁首辅是徐阶,后来又换成高拱,都是些有真本事的人。朱载坖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你们好好干活,别骗我就行。有次高拱跟他汇报工作,说有个地方官贪污受贿,按律当斩。朱载坖听完就说:该咋办咋办,别问我,我不懂这些。气得高拱直翻白眼,但转头想想,摊上这么个不瞎指挥的皇帝,好像也不是坏事。

不过朱载坖也不是完全不管事。有回宫里要修宫殿,预算报上来一看,得花三十万两银子。他拿着账单算了半天,大手一挥:砍一半,十五万够了。朕看这宫殿挺好,不用大修。户部尚书当时就哭了——多少年没见过这么省钱的皇帝了!

要说朱载坖这辈子干得最漂亮的事,当属隆庆开关。这事还得从嘉靖年间说起,当时东南沿海倭寇闹得厉害,朝廷一着急,就下了道令,不准老百姓出海做生意。结果呢?倭寇没禁住,反而把正经商人逼成了海盗,走私成了公开的秘密。

朱载坖在裕王府时就听说过这事,登基没多久,就跟内阁大臣商量:海禁这政策,是不是不太对?要不试试开个口子?大臣们吵成一团,有人说祖宗之法不能改,有人说开海能增加收入。最后朱载坖拍了板:就这么定了,在福建月港开个特区,让老百姓合法做生意,朝廷收税。

这一开可不得了。月港顿时成了国际大都市,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日本人都往这跑,丝绸、茶叶、瓷器从这儿运出去,白银哗哗地流进来。据史料记载,仅隆庆五年这一年,月港的关税就收了三万多两银子,到了万历年间,更是涨到了二十万两。《明实录》里说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当时明朝全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开关之后,倭寇一下子少了很多。为啥?因为老百姓能合法做生意了,谁还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当海盗啊。以前官府追着倭寇打,越打越多;现在敞开了让他们做生意,反而相安无事。这就叫堵不如疏,朱载坖这手,比他爹高明多了。

北边的蒙古问题,困扰了明朝一百多年。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几乎每年都来抢一把,京师好几次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史称庚戌之变。朱载坖登基时,边防军费占了朝廷开支的一半还多,可就是挡不住蒙古人。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转机来了。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跟爷爷闹别扭,居然带着老婆孩子投奔了明朝。这可把朝廷难住了:杀了吧,怕俺答汗报复;放回去吧,又怕他不领情。就在大伙儿吵得不可开交时,宣大总督王崇古上书,说这是个好机会,不如顺水推舟,跟俺答汗议和。

朱载坖拿着奏折看了半天,问高拱:这事儿靠谱不?高拱说:靠谱!俺答汗早就想跟咱们做生意了,就是抹不开面子。现在他孙子在咱们手上,正好跟他谈条件。朱载坖一拍大腿:行,就这么办!给俺答汗传话,只要他归顺朝廷,咱们就封他为王,还在边境开互市,让他的人能买到铁锅、布料。

俺答汗本来正着急呢,一听有这好事,立马答应了。第二年,他亲自到边境磕头认错,明朝也封他为顺义王,双方在张家口开了互市。从此,蒙古人拿着马、羊来换中原的粮食、布匹,再也不用提着脑袋来抢劫了。《明史》里说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者二十余年,这和平日子,来得太不容易了。

要说朱载坖有啥缺点,那就是太好色了。可能是以前在王府憋太久了,登基后放飞自我,后宫里塞满了美女。有回给户部下旨,说要选三千个宫女,差点没把户部尚书吓晕过去——这哪是选宫女,分明是选秀啊!

更要命的是,他为了讨好这些妃子,还天天吃春药。刚开始只是偶尔吃点,后来越来越上瘾,甚至大白天都得在后宫。大臣们看不下去,纷纷上书劝他注意身体。御史詹仰庇说得最直接:陛下春秋鼎盛,宜省览章奏,讲求治理,不当溺于酒色。朱载坖看完奏折,居然没生气,还表扬詹仰庇敢说话,可转头该干啥还干啥。

长期这么折腾,身体肯定扛不住。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以后,朱载坖就经常生病,有时候连朝都上不了。有次他跟高拱说:朕最近头晕得厉害,估计是不行了。高拱劝他保重身体,他叹口气说:朕也想啊,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到了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五月,朱载坖终于撑不住了。临终前,他把十岁的儿子朱翊钧托付给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位大臣,断断续续地说:朕不行了...你们要好好辅佐太子...别让他学朕...说完就咽了气,年仅三十六岁。

朱载坖在位只有六年,论名气,比不上他爹嘉靖,也比不上他儿子万历;论功绩,好像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他这六年的不作为,让明朝喘了口气——海禁开了,边境安了,国库鼓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

《明史》评价他端拱寡营,躬行俭约,意思是说他不瞎折腾,生活节俭。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其实是对一个皇帝最高的评价。有时候,少做点错事,比多做些好事更重要。

朱载坖就像个高明的拆弹专家,接手他爹留下的一堆烂摊子,没搞什么大动作,就凭着一股务实劲儿,把一个个定时炸弹拆了。等他把国家交给他儿子时,明朝已经从嘉靖末年的危机四伏,变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后来万历年间的万历中兴,其实早在隆庆年间就打下了基础。

所以说,别小看那些看似平庸的皇帝。有时候,不折腾、不添乱,懂得放权、知道节制,就是最大的本事。朱载坖用他六年的统治告诉我们:当皇帝,有时候佛系一点,挺好。

参考《明实录》《明史》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