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崔瑞轩见皇上龙颜大悦,心中暗自思量,此乃为大皇子求情之良机。想到大皇子在宗人府抄族规已多日,而崔贵妃作为大皇子的生母,忧心忡忡,自己的女儿也因故被禁足多日,心中更是焦急万分。
于是,崔瑞轩整理衣袍,步出队列,恭敬地行了一礼,缓缓言道:“皇上,微臣斗胆,有一事相求。大皇子在宗人府抄族规已有多日,想必已深刻反省自身之过。微臣观其近日言行,确有悔改之意。而崔贵妃作为大皇子之母,日夜忧思,寝食难安。微臣之女亦因故被禁足,家中上下皆盼皇上开恩。”
说到这里,崔瑞轩微微一顿,目光恳切地望着皇上,继续道:“皇上圣明,大皇子乃皇家血脉,若能改过自新,必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微臣恳请皇上念及大皇子初犯,且已受罚多日,能网开一面,赦免其罪,让其重归皇室,为朝廷尽忠。”
皇上心中暗自思量,大皇子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他失望。前几天,大皇子还上奏折,妄图插手军事,这分明是没有悔改之心,仍想扩张自己的势力。哼,如此行径,岂能为君者所为?
皇上心中冷哼一声,暗自决定,绝不能轻易放过大皇子。若此次轻易赦免,他日后岂不更加肆无忌惮?必须将他关在宗人府,好好反思自己的过错,直到过年再作定夺。
想到这里,皇上神色更加凝重,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必须时刻警惕皇子的言行,以免他们滋生不轨之心。大皇子此次犯错,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以儆效尤。同时,皇上也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更好地培养皇子,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尽忠。
于是,皇上将目光投向崔瑞轩,语气坚定地说道:“崔爱卿,大皇子之事,朕已心中有数。他必须继续在宗人府反思,不到过年,绝不轻饶。尔等且退下,勿需多言。”
崔瑞轩闻言,心中虽感无奈,但也知道皇上的决定不可更改,只好退回到队列之中。
随后皇上缓缓言道:“朕已细细推算,料来定国侯明日应可安然抵达十里长亭。定国侯一门忠烈,多年如一日,镇守凉岳边陲,功在社稷,苦劳卓着,朕心甚慰。如今定国侯年事已高,朕特准其解甲归田,回京颐养天年。
明日,朕命二皇子携禁军将领岳爱卿、中书侍郎李爱卿,尔等三人,代表朕躬,前往十里长亭,隆重迎接定国侯一家凯旋而归。此行务必彰显朕之隆恩浩荡,以及对定国侯一家忠勇之心的深深敬意。
二皇子、岳爱卿、李爱卿,尔等须深知,定国侯一家不仅是朝廷之栋梁,更是百姓之福祉。其归来,不仅是个人之荣,更是国家之庆。
尔等在迎接之时,务必庄重肃穆,不可有丝毫懈怠。要展现出我大国之风范,让定国侯一家感受到朝廷的温暖与关怀。同时,也要借此机会,向天下昭示朕之仁德与宽厚,让百姓知晓朝廷对功臣之重视与优待。
此外,朕已命人备好酒宴,待定国侯一家抵达京城后,尔等要陪同其入宫赴宴。朕要亲自为定国侯把酒言欢,共叙往事,以表朕之感激与敬重。尔等务必尽心尽力,不可有误。”
二皇子领命道:“儿臣遵旨,定当与岳将军、李侍郎一同前往,隆重迎接定国侯一家。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展现我大国威仪。”
岳爱卿也拱手道:“微臣定当恪尽职守,确保迎接仪式庄重有序,让定国侯一家感受到朝廷的尊重与关怀。”
李爱卿同样表态:“微臣定当全力以赴,协助二皇子与岳将军,共同完成此次迎接任务。微臣也期待在酒宴上,与定国侯共叙国事,为朝廷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皇上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道:“好,有尔等如此忠心耿耿之臣,朕心甚慰,朕期待明日与定国侯一家的相聚。”
皇上一个眼神扫过赵德海公公。赵德海公公立马知道意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众大臣无人出声
皇上说“尔等速去准备吧。”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