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众多弟子注定又要从珍宝楼空手而归。
与此同时,李天的名字在瞳螺湾愈发响亮——短短时日,他竟又改进了天雷。门中大多数弟子心中暗叹:
“这李天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李天在瞳螺湾不知不觉已度过一月。宗门的饭菜吃得他越来越难受,说不上难以下咽,却也绝称不上可口,总之就是——吃得浑身不得劲。
外门弟子居于山脚,内门弟子住在山腰。越往山顶,居住者的身份便越发尊贵。唯有珍宝楼和食堂位置特殊,设于半山腰,方便弟子兑换物资和用餐。
修士唯有踏入气海境,方可短暂辟谷,但也仅能维持数月。宗门弟子中内,有此修为者不过寥寥数人。
一颗辟谷丹在宗门内价值七十贡献点,而吃一顿饭不过一两个贡献点。一月下来,能省下十几二十点。因此绝大多数弟子,仍选择去食堂就餐。
至于为何不自行解决?无非是嫌麻烦——既要自寻食材,又得亲手烹制,有这工夫,不如多修炼片刻。
食堂如同前世的学校食堂,靠刷卡支付。新入门弟子享有一百贡献点的宗门福利,其余则需自行赚取。
李天身为炼器门天雷执事,每月倒有一百贡献点的餐食补贴。
宗门食堂——
“哎!你怎么回事!”
“搞快点行吗!”
李天排队打饭的队伍,前方窗口传来争执声与抱怨。
他往窗口看去,发现当事人竟然是小胖子李明。
以李天的身份本可不排队,但他仍习惯守规矩。
此时李明面红耳赤:“师兄,分明是你自己没有抓稳,怎能怪我?”
一名十七八岁、身穿外门服饰的男子怒道:“胡说!明明是你打汤时泼到了我手上,现在还敢狡辩?”
“就是!你这小胖子怎能颠倒黑白?”他身后几个同伴纷纷帮腔。
“搞快点!搞快点!我还赶着回去修炼呢!”
“对啊,一会儿还要接任务呢!”
排在李明窗口后的众人不耐烦地催促。
李明见众人指指点点、无人信他,脸上红潮一直未退。方才他正打汤,这位师兄只顾着和同伴说话,在自己打汤时突然伸手拿碗,热汤顿时泼溅在其手上,餐盘也应声落地。
“那……师兄想要如何?”李明小心翼翼地问道。
那姓陈的弟子眼珠一转:“赔我一百贡献点吧!”
“一百点?这也太多吧!”
李明失声惊呼——这简直是要掏空他全部家底!新入门弟子实力低微,只能在宗门做些扫地、饲养灵兽、食堂帮工之类的杂活,赚点微薄贡献。
“哪里多了?陈师兄手伤了,至少要一个月接不了任务。他一个任务就能赚几百点,问你要一百还算客气了!”陈师兄身后的弟子振振有词。
李明心知这只是烫了下手,根本不至于无法行动,分明是敲诈。
周围弟子听闻虽有不齿,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正当李明手足无措时,李天从队伍中走出:“李明,怎么回事?”他早已看清原委,却仍平静发问。
“见过李执事!”周围弟子纷纷行礼。
“天哥!”李明见到李天,如同见了救星。
“坏了……”那陈姓弟子心中暗叫不好,这小胖子竟与李执事相识!如今宗门谁不知李天大名?
李明顿时有了底气,指着对方道:“天哥,他勒索我!”
“哦?是吗?”李天目光转向那弟子。
对方顿时慌了:“哎呀李执事,这都是误会,误会!”李天虽不能修炼,可对宗门的贡献,岂是他这等小人物能比的?
李天也不愿将事闹大,何况还有众多弟子等着打饭。
“既然是误会,就散了吧。”
“是是是,执事说的是,弟子这就走。”
那人如蒙大赦,连忙带着同伴溜走。李天朝李明微微点头,重回队尾继续排队。周围弟子望向李天的目光,更多了几分敬佩。
饭后,李天去食堂后厨讨来些牛油、辣椒与香料——他下定决心,非得搞出点麻辣牛油火锅底料,改善这寡淡伙食不可。
回到小院,已过午时。
李天又去炼器坊,命弟子按他所述,打造一柄前世那样的路亚鱼竿。
他打算下午去山下大河钓鱼打牙祭——那河流湍急、河水清澈,其中的鱼必定鲜美。
弟子制成后,对着这造型奇特的鱼竿啧啧称奇,向李天请教。李天也未藏私,悉数告知。
装上鱼线鱼钩,李天回住所调好鱼食,一切准备妥当。他头戴草帽、手提木桶,悠悠向山下走去。
路上弟子纷纷向他行礼,心中却不免嘀咕:李执事这身打扮……莫非是要去钓鱼?
来到山脚大河畔,李天选了一处水流平缓处下钩。
不料此地已有一老者正在垂钓。老者约七八十岁年纪,却神采奕奕,颇有仙风道骨之感。他只瞥了眼李天身上的执事服饰,便继续专注钓竿。
李天朝老者点头致意,随后在三十米外的一处草丛清出两米见方的空地。他将鱼食撒向几十米外的河面,老者见状不由嗤之以鼻:
“往河里撒饵,鱼都吃饱了,还怎么上钩?”
李天甩钩至饵料落点,取出木桶中的小凳坐下,静待鱼儿咬钩。
不一会儿,鱼竿猛地一抖,浮漂迅速下沉。李天起竿摇轮,感受着线上传来的力道——这起码是条几十斤的大鱼!
经过十余分钟的拉扯,大鱼终于被拖上岸。若他有修为在身,本不必如此吃力。这是条形似“趴地虎”的大鱼,足有二三十斤重。
李天将鱼扔进装了水的木桶,再次甩竿。
不到一分钟,浮漂又一次急速下沉。李天熟练起竿、收线——作为前世资深钓鱼佬,这一切他再熟悉不过。
半个时辰内,他已不知起了多少竿。桶内渐渐装满,各种鱼都有:似草鱼、似鲶鱼、似鲈鱼,甚至还有一条如鲟鱼般披着硬鳞的大家伙。
这边的动静,终于引起了老者的注意。他初见李天时,就好奇这毫无修为的少年竟身着执事服饰;此刻见他半个时辰钓上如此多鱼,更是惊讶不已——尤其是那根造型古怪的钓竿。
自己垂钓数个时辰,不过寥寥数条,平时本是常态,可见到李天的收获,他不禁有些自我怀疑。
当然,若动用修为手段,顷刻间捕鱼上万也不在话下——但他来此只为修心,坚持只用凡人之法。
李天只顾酣畅淋漓,却忘了自己独身一人。当他拎起又一条刚钓上的鱼打算放入桶中时,才猛然发现——桶,早已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