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王林今日的目标是南和县和襄国两县,平乡到南和距离约20公里,南和到襄国距离约25公里,光是行军就得跑45公里,确实有些困难。
王林决定采取新的策略,让骑兵先行,让新兵1000人赶着所有车马跟进,并携带1000石粮食。二百辆车平均下来一辆车只运5石粮食,行军速度将会大大提高,有士兵坚持不住了,就上马车休息一下,这样下来,运粮队就比骑兵慢不了多少。等前方骑兵攻下城池,就交给运粮来队来接收城池,并完成后续事宜。
王林把工程中常用的流水作业套用到攻城掠地之上,省时又省力,工程和攻城是一样的,简直就是完美!
由于今日任务艰巨,王林带着骑兵天不亮就出发,新兵们也迅速驾着车,押运着粮草,迅速跟进。王林小渠帅可是说了,现在不但能吃饱饭,而且还是一天三顿,这让新兵们干劲十足。
尤其是早上的粟米粥里还煮了肉干,白虎营的弟兄们还在锅里加了雪花盐,雪白雪白的。以前只听说达官贵人才吃得起的雪花盐,就这么放进锅里,这些新兵哪见过这个。
他们只记得稍好一点的盐是黄色的,普通人吃的盐里面都多多少少带点泥土草屑什么的,更有奸商在盐里添加白色的海砂,不过那又怎样,老百姓只能买到这些。
新兵趁热吃下第一口粥时,那感觉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有人忍不住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结果被粥烫得吐了出来,幸好反应够快,不然烫伤可够他喝一壶的。
有了这么好的待遇,谁又能不拼命,最贴心的是还准备了一个干粮袋,里面是炒粟米,随身带着,方便那些饭量大,消化快的人及时补充体力。
出发后一个时辰,就有不少人开始打开袋子,抓一把粟米往嘴里塞,边走边吃,吃完还不忘把手上的碎渣舔干净。吃完后,又干劲十足,卖力的赶着路。
王林等人赶到南和城,城门口人稀稀拉拉的,守卫长得瘦巴巴的,无精打采地站在城门口,县兵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就连入城费都收不到多少,没了油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还不如打个盹儿,节省一点体力。
突然到来的骑兵队,他也只是抬眼看了看,便不再理会。王林带人上前,迅速控制城门。守卫就呆呆的看着,仿佛这一切和他无关一样。
其实想来也对,一个月才那点钱,吃饭都不够,你玩什么命啊?
王林留下200人控制城门,其余三门分别派出300人,王林则亲自带领400人冲向县衙。县衙里南和县的县令还在酗酒,看着桌上的情况,是昨晚就开始了,早上醒来还在继续。
从桌上的剩菜判断,这县令也不是什么好货,外面饿殍遍野,他却在这里大鱼大肉。
王林觉得亲自动手会脏手,于是让亲卫把县令拖到城外砍头,毕竟尸体清理起来比较麻烦。一路上,县令还在口齿不清地说着:“干杯!流民....黄巾.....该杀.....”等话语。
好不容易拖到城外,士兵一刀砍下头颅,才算安静下来,尸体暂时留着,等后面的人来清理。
接着便是清理为非作歹之人,招募新兵。有些人饿极了,听说当兵就有吃了,连滚带爬的都来了。有些人尽管饿极了,也只是观望着,当看到前面当兵的领到饭食,这才相信是真的,他们喉结滚动着,慢慢走到长长的队伍后面排队,等待着募兵的人挑选。
王林等人休息了约莫一个时辰,运输队才姗姗来迟,交代他们下午留下500人接手后面的事务,其余500人驾着所有的车,载着500石粮继续跟上。
幸好有车可坐,不然就他们那孱弱的体质,绝对会跑死在路上。
王林等人抽空吃了些干粮和肉干,喝着凉白开,又把水囊灌满,休息得也差不多了。队伍继续向襄国进发,南和到襄国距离约25公里。
这一次队伍用了一个半时辰才赶到,襄国的情况也与其他县差不多,有钱的能跑都跑了,剩下的大多是舍不得家业的和没钱跑路的人。
这一次,襄国城门紧闭,城上守军不多,王林等人想混进去也没能成功。
既然混不进去,王林直接派人前去劝降,守卫充耳不闻。看样子只能来硬的啦,王林命人去砍来长约15米的大树,剔掉树枝,做成简易云梯。
又命令所有人员开始穿甲,等到云梯做好,直接登城。
王林叫人拿来四个箭囊,王林就站在80步外,开弓放箭,对着城头的守卫一一点名,开始有两人不小心中了箭到底,直接丢了性命。其余人吓得躲在女墙后,再也不敢露头。
约莫半个时辰后,云梯便做好了,王林在80步外掩护众人登城。只要城上有人敢冒头,王林迅速开弓放箭,第一时间就将之除掉,队伍很快就登上城头,黄巾军登上了城头,再躲避也毫无用处,只得起身迎敌。
汉军刚起身对战一两合,刚感觉到危险,王林的箭矢便到了近前,想躲已是来不及,眼睁睁地看着箭矢射入身体。城头的汉军很快就败了,不过奇怪的是,城头自始至终都没有见过官员的身影。
城门很快被打开,后面的战事就变得异常顺利,县兵在身负全甲的白虎营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其余三门也很快被白虎营控制,县衙也被快速拿下,县衙没有县令,只有一人名叫田恢,今年才17岁,巨鹿人,因为巨鹿才遭兵祸,不得已搬迁到此。
他来时此地官员和大家族都跑光了,他只得组织县兵和乡勇保境安民。由于人少,不得已要求不得打开城门,如果有需要,如需要出城砍柴,需要从西门一起结伴出城,出去必须登记,出去多少人,回来也必须多少人。
如果回来的人多了,也得验明身份。原来如此,怪不得东门人那么少,原来是根本不准备打开东门,所有守卫都集中到西门去了。城外的人也不会知道,这襄国只开西门,城内城外的人一下子就区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