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打发走了那告状的张王氏,凌云独坐于司法参军廨署的公事厅内,心绪却难以完全平静。这新官上任的第一案,看似寻常,内里却透着蹊跷,犹如一池静水,底下可能暗藏漩涡。他深知,自己在此的一言一行,都将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欲要立威树信,不仅需明察秋毫,更需营造一种肃穆公正的氛围。

沉吟片刻,他心中酝酿出一联,自觉颇合此间气象,便取过纸笔,写下:

上联:刑赏本无私,是是非非,敢信当头有月

下联:忠奸终有别,明明白白,须知举步无差

写罢,自觉意蕴尚可。然这字迹,不提也罢。他想起暂摄州事的赵文彬司马,不仅位高,且书法在州中也颇有清誉。若得他挥毫书写,悬于公堂两侧,无疑能增色不少,亦能示好于这位顶头上司。

于是,凌云前往司马厅拜见赵文彬。说明来意后,赵文彬览联,捻须微笑:“凌贤弟此联,正气凛然,甚合刑名之要。也罢,老夫便献丑了。”当即铺开宣纸,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果然字迹浑厚有力,气度不凡。墨宝即成,凌云再三谢过,小心卷好,命人仔细裱糊,待干透后便悬挂于司法参军厅堂立柱之上。

处置完此事,凌云又备了份薄礼,前往沈府拜会沈毅沈二爷。此次他能顺利晋升司法参军,虽主要依仗查仓之功,但沈二爷在钦差面前的美言,以及那“增设监察使”的构想所带来的微妙影响,亦是重要助力。于情于理,都需登门致谢。沈毅对凌云的来访似乎并不意外,只是勉励他“新任重责,当以公心断事,勿负朝廷期许”,言语间透着长辈对晚辈的提点之意。凌云恭敬受教,心中对这位致仕高官的城府与眼光更为叹服。

时光流逝,三日之期转瞬即至。到了开堂审理张王氏诉子忤逆一案的日子。州衙大堂之上,依旧衙役肃立,气氛森严。凌云端坐公案之后,目光扫过堂下。

只见原告张王氏身旁,站着几个面相略显刻薄的妇人,应是其邀来助阵的邻里。而被告一方,那张王氏之子张志远也已到堂。令人略感意外的是,这张志远并非想象中的粗鄙之徒,而是一名身着襕衫、头戴方巾的年轻书生,虽面色苍白,眼神中带着惶恐与倔强,但举止间尚存几分读书人的仪态。他身后,还站着三五位同样儒生打扮的同窗好友,个个面带不忿之色。

“升堂!”惊堂木响,凌云依照程序,先问原告:“张王氏,你前日状告之子张志远忤逆不孝,今日人证可曾齐备?你且将冤情再述一遍。”

张王氏便又哭哭啼啼地将状纸上的内容复述了一遍,言之凿凿,指斥儿子如何不孝。

凌云转而问被告:“张志远,你母告你忤逆,你有何话说?”

那张志远跪在堂下,闻言将头埋得更低,声音沉闷却清晰:“学生……无话可说。母亲养育之恩重于山,纵有万般不是,亦是学生之过。母亲既告学生不孝,学生……认罪便是,甘受国法处置。”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连张王氏都愣了一下。张志远身后的同窗们却按捺不住,纷纷出声:

“明府容禀!志远兄品性敦厚,勤学知礼,绝非不孝之人!”

“是啊,大人!我等可为其作保!其中必有隐情!”

“定是有人诬陷志远兄!”

凌云将目光投向那些书生,淡淡道:“尔等既言其中有隐情,可知具体为何?公堂之上,须据实而言,不可妄加揣测。”

那几个书生面面相觑,他们只知张志远素来孝顺,具体家中发生何事,却也不甚了了,一时语塞。

凌云见火候已到,不再追问张志远。他转而看向张王氏,语气渐冷:“张王氏,你口口声声言子不孝,然本官观你子乃知书达理之人,且甘愿认罪,不愿与你当堂争执,保全你的颜面。你扪心自问,此举可对得起为人母之心?”

张王氏脸色微变,强自嘴硬:“大人明鉴,逆子巧言令色,最会伪装……”

凌云不待她说完,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道:“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来人,带王五!”

话音未落,只见两名衙役押着一个身材微胖、面色慌张的中年男子上堂,正是李四这三日暗中查访锁定的关键人物——与张王氏有私情的西街绸布商王五。

原来,李四跟踪张王氏,发现她并未直接回家,而是悄悄去了西街王五的铺子后宅。经暗中打听邻里,方知这张王氏守寡多年,与这王五早已勾搭成奸。而那张志远,作为读书人,极重名节,对母亲与王五之事深以为耻,多次劝阻,甚至言语冲突,希望母亲能恪守妇道。王五早觊觎张家的几亩薄田和宅院,便趁机挑唆,怂恿张王氏告儿子忤逆,想借官府之手除掉这个障碍,以便他日后名正言顺地入主张家。那状纸,便是王五花钱请街边代书人所写。

王五一到堂,在凌云的厉声喝问和证据面前,吓得魂不附体,很快便将二人私情及合谋诬告之事和盘托出。张王氏见奸情败露,情夫反水,顿时瘫软在地,嚎啕大哭。

案情至此,真相大白。凌云面色沉肃,宣判道:“案犯张王氏,不守贞节,与人通奸,又听信奸夫唆使,诬告亲子忤逆,企图陷子于死地,其心可诛!案犯王五,品行卑劣,诱人妻室,又出毒计谋人家产,实属奸恶之徒!依《唐律》,诸诬告人者,各反坐。尔等诬告十恶之罪,罪加一等!来人,将张王氏、王五拖下去,各杖五十!”

衙役轰然应诺,上前便要拿人。

“大人且慢!”一直沉默的张志远忽然叩首,声音带着哭腔:“学生恳请大人开恩!母亲虽有弥天大错,然终是学生生身之母,年事已高,恐不堪杖责。学生愿代母受刑!”

此言一出,堂上堂下众人皆露动容之色。孝子代母受刑,这可是能博取巨大声名之举。若凌云顺水推舟,难免会被人赞一句“法外施仁,成全孝道”。

然而,凌云却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射向张志远:“张志远,你此刻倒是想起孝道了?你母与人通奸,你身为人子,不能善加劝谏,防微杜渐,以致酿成今日之祸,此为一过!案发之后,你不思揭发奸佞,澄清事实,反在公堂之上含糊认罪,看似孝顺,实则是惧于家丑外扬,损你读书人的清誉,此为二过!如今见事已败露,又欲以代刑之举,沽名钓誉,搏一个孝子之名,将此案变为你扬名的垫脚石,此为三过!你这点心思,岂能瞒过本官?国法如山,岂容你借机市恩!来人,将张志远一并拉下,重打三十大板,让他明白,何为真孝,何为伪孝!三人一并行刑!”

凌云这番斥责,如同剥茧抽丝,将张志远内心深处那点算计揭露无遗。张志远被说得面红耳赤,再也无言以对。

在衙役们的呵斥声中,张王氏、王五被拖下去重重杖责,哀嚎不断。张志远也未能幸免,结结实实挨了三十大板,虽不致命,却也皮开肉绽,羞愤难当。

堂外围观百姓见状,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阵阵议论。有人觉得凌参军执法如山,明察秋毫;也有人觉得对读书人用刑,未免太过严厉;更有人暗自警醒,这新来的司法参军,眼里揉不得沙子,绝非易与之辈。

凌云退堂后,回到廨署,看着堂上赵司马手书的那副对联“刑赏本无私,是是非非,敢信当头有月;忠奸终有别,明明白白,须知举步无差”,心中默然。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