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稳步前行
公安局破获青山敌特据点的消息,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在南水县城荡起几圈涟漪后,很快便在日常生活的洪流中平息下去。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那只是茶余饭后一则惊险却遥远的谈资,远不如粮站来了新米或者供销社到了一批紧俏的肥皂更牵动人心。
王超刻意不去打听任何细节,他将那份匿名信和随之而来的一切都封存在心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食品厂的生产自救中。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滑过,秋意渐浓。
烘烤车间里,新定型的“南水香酥鱼干”生产线已经初步运转顺畅。张保国带着技术小组对烘烤设备进行了最后的微调,确保了温度和风速的稳定。何师傅则严格把控着腌制的配比和烘烤前的预处理,确保每一批鱼干的口感和风味都保持一致。
“厂长,您尝尝这批,用的是稍微调整过的椒盐配方,回味更足。”何师傅将一小碟刚出炉的鱼干递给王超。
王超拿起一根,放入口中。鱼干酥脆化渣,咸香中带着恰到好处的麻和辣,咀嚼之后,唇齿间留有淡淡的辛香。“很好,何师傅,这个口味可以定下来了。就按这个标准,开始扩大生产。”
“好嘞!”何师傅脸上笑开了花。
包装车间那边,竹筒包装的生产流程也逐渐熟练起来。周小虎带着几个年轻人专门负责竹筒的初加工和密封,刘主任则统筹全局。工人们坐在条凳上,手脚麻利地将烘好的鱼干装入打磨光滑的竹筒,塞紧木塞,然后用小勺舀起融化的蜡油,仔细地封住接口。空气中弥漫着竹香、蜡油和鱼干混合的独特气味。
“厂长,现在一天大概能封装三百来个竹筒,熟练了以后还能再快些。”刘主任汇报着进度,“就是这蜡封比较费工夫,也费眼睛。”
“质量是第一位的,慢点没关系。”王超拿起一个封装好的竹筒,仔细检查着蜡封的完整性和均匀度,“工人们的辛苦,厂里都记着,等这批产品打开销路,一定给大家申请奖励。”
这话让周围忙碌的工人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干得更起劲了。
与此同时,用简易防油纸袋包装的“南水香酥鱼干”也小批量生产出来,主要供应厂内职工福利和作为样品。王超让后勤科给全厂职工每人发了两包,带回家给亲人品尝。没过两天,厂里就陆续收到反馈,工友们都说这鱼干味道好,吃起来方便,家里孩子老人都喜欢。甚至有附近居民听到风声,跑到厂门口打听能不能买。
这初步的成功给了全厂上下极大的信心。王超趁热打铁,让后勤科整理出一份关于新产品成本和市场前景的初步报告,准备向县工业局汇报,争取正式的生产许可和销售渠道。
这天下午,王超正在办公室审阅报告初稿,厂办小李敲门进来,脸上带着喜色:“厂长,马科长来了,还带着工业局的几位同志,说是来看看咱们的新产品!”
王超立刻起身迎了出去。只见马向前红光满面,带着工业局生产科和计划科的两位股长走进了厂区。
“超儿!听说你们搞出了大名堂?不声不响就把玻璃瓶的难题给解决了?”马向前嗓门洪亮,用力拍了拍王超的肩膀。
“马科长,您过奖了,就是被逼得没办法,自己瞎琢磨了点土办法。”王超谦逊地引着几人往车间走。
一行人先来到烘烤车间。看到改造后运行平稳的设备,以及流水线上那金黄酥脆、香气四溢的鱼干,几位工业局的干部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了不得啊,王厂长!”生产科的股长拿起一根鱼干看了看,“这品相,这香味,比供销社里卖的某些干果零食强多了!”
“听说成本还降了不少?”计划科的股长更关心经济效益。
王超点点头,详细汇报了改用烘干工艺后,在油脂、包装和燃料方面的成本节约,以及竹筒包装的低廉成本。
马向前听得连连点头:“好!这才是搞生产的样子!不等不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看你们这个‘南水香酥鱼干’,很有搞头!”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包装车间。看到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竹筒封装,了解到这种包装良好的密封性和独特的乡土风味,几位干部更是赞不绝口。
“王厂长,你们这个思路很好!”计划科股长说道,“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完全符合当前的政策精神!你们写的报告我看过了,局里原则上支持你们小批量试产试销,积累经验。如果市场反应好,可以考虑列入明年的生产计划。”
这无疑是官方层面的肯定和支持!王超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表示感谢。
送走马向前一行,王超回到办公室,难掩心中的振奋。他立刻召集张保国、何师傅、刘主任等骨干开会,传达工业局的意见,并部署下一步工作:全力保障“南水香酥鱼干”(包括竹筒和纸袋两种包装)的小批量稳定生产,同时积极联系县供销社和周边县市的销售渠道,为正式推向市场做准备。
傍晚下班,王超特意从系统空间里取了几包纸袋装的鱼干带回家。
晚饭桌上,他将鱼干拿出来。“爸,妈,姐,小刚,小玥,尝尝这个,我们厂新做出来的鱼干。”
家人都好奇地拿起品尝。
“嗯!香!脆!好吃!”王刚塞了满嘴,含糊不清地嚷道。
王玥也小口咬着,眼睛亮晶晶的:“大哥,这个比罐头里的还好吃!”
王红细细品味着:“味道确实不错,有点麻,有点辣,越嚼越香。”
李秀兰也点头:“是不错,当个零嘴或者下酒都好。”
连一向寡言的王建国也微微颔首,又多拿了一根。
看到家人由衷的喜爱,王超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不仅仅是一款新产品的成功,更是他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真正为食品厂带来的切实改变。
夜深人静时,王超闩好房门,意识沉入系统空间。他小心地取出那匹的确良布,趁着家人都在堂屋闲聊,悄悄放在母亲床上。
李秀兰回房时看到布料,惊讶地抚摸着光滑的布面。王超站在门口轻声说:“妈,朋友捎来的,您和姐看着给家里人做衣裳。”
李秀兰眼眶微红,笑着点头:“好,好,这料子真不错。”
王超看着母亲欢喜的模样,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第一百五十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