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扩军令下
晨雾还没散尽,槐叶队的训练场就炸开了锅。
张石头光着膀子,正把一挺重机枪拆得七零八落,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组装起来,汗珠顺着他古铜色的脊背往下滚,砸在青石板上洇出一小片湿痕。“咋样?这速度,比上次快了五秒!”他拍了拍机枪,得意地冲李明远扬下巴。
不远处,刘和尚正带着三个队员在爬绳网,麻绳被他们抓得“咯吱”响,有人脚下一滑,立刻被网眼勾住裤腿,刘和尚头也不回地喊:“拽着绳结翻上去!这点高度都怕,还想跟鬼子玩偷袭?”那队员咬咬牙,硬生生拽着绳子翻了个身,总算没掉下来。
李明远站在土坡上,手里捏着份皱巴巴的电报——军分区的命令刚到:槐叶队扩编为槐叶营,下辖三个连,他任营长,张石头、周小满、刘和尚分任连长。命令末尾特意加了句:“速招新兵,强化训练,一月后配合主力部队行动。”
“都停一下!”李明远扬声喊,训练场瞬间安静下来,三十多个队员齐刷刷看过来,脸上还带着训练后的热汗。“军分区命令,咱槐叶队扩编了,成槐叶营了!”
“营长!”张石头把机枪往地上一杵,粗嗓门震得人耳朵疼,“这是要干大事啊!”
刘和尚从绳网上跃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扩编了好,省得每次执行任务都得掐着人数算,多几杆枪,心里也踏实。”
李明远点点头,目光扫过这群被血火淬炼过的兵:“咱的特战队训练得差不多了,往后分成三个行动组,由刘和尚带队,专搞伏击、偷袭,给主力部队摸哨、缴装备。但别忘了,咱这点人,打个据点、摸个粮仓还行,真要啃县城、跟鬼子正规军硬碰硬,差得远。”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所以,扩军!三天内,咱要招够两百人!凡年满十六、不满四十五,敢跟鬼子拼命的,来者不拒!”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天就飞遍了周边十里八乡。
最先跑来报名的是王家集的一群后生,领头的是个瘦高个,胳膊上还缠着绷带——上次青石镇之战,他爹被鬼子打死,他揣着把柴刀要去拼命,被李明远拦了下来。“李营长,俺们啥也不会,但俺们敢打!”瘦高个把柴刀往地上一插,刀刃扎进泥土半寸深,“只要能杀鬼子,让俺干啥都行!”
紧接着,邻村的猎户们扛着猎枪来了,他们常年在山里转悠,枪法准得很;还有些被鬼子烧了房子的老乡,拖家带口来的,说就算当伙夫、抬担架,也得跟着部队走。三天不到,报名的竟有三百多人,把槐叶营的临时营房挤得满满当当。
李明远让人在训练场边搭了个台子,亲自给新兵训话:“别以为进了队伍就能逞英雄,先过了训练这关再说!”他指着旁边的障碍场,“五公里越野、爬绳网、拼刺刀、拆机枪,一样不能少。特战队能做到的,你们也得做到——咱槐叶营,不要孬种!”
张石头把重机枪往台子上一架,“哒哒哒”扫了一梭子空包弹,震得新兵们耳膜发疼。“听见没?这是给你们提个醒!训练跟不上的,趁早卷铺盖回家,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周小满则带着文书们在登记造册,他给每个新兵发了本小册子,上面印着“训练大纲”:每天五公里越野打底,上午练射击、拼刺,下午练战术配合,晚上学认字、记口令。“别嫌累,”他推了推眼镜,“上次青石镇牺牲的两个弟兄,要是咱人多些,他们说不定就不用顶在最前面。”
新兵里有个叫二柱子的,以前是县城里的铁匠,抡大锤的力气惊人,就是学拆枪时手笨,摆弄半天还分不清枪管和枪栓。张石头气得拿根木棍敲他手背:“猪脑子啊?这是撞针,这是扳机!拆不明白,打起来枪卡壳了,等着挨鬼子刺刀?”二柱子红着眼眶,愣是把枪拆了装、装了拆,半夜还在营房外借着月光练,手指被零件划得全是口子也不吭声。
刘和尚的特战队则成了“样板”,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执行任务——有时是摸进鬼子的运输队,截下两车步枪和罐头;有时是夜袭炮楼,把里面的伪军捆成粽子,缴获的弹药够全营练半个月。每次回来,他们都带着血腥味,却笑得咧开嘴,把缴获的手表、钢笔往新兵面前一摆:“瞧见没?这就是跟鬼子拼命的好处——不光能报仇,还能捞家伙!”
半个月后,新兵们的训练初见成效。二柱子能闭着眼拆完步枪了,猎户们的枪法配上部队的步枪,十发子弹能中七八发。李明远看着操场上整齐的队列,心里有了底——这些新兵虽然嫩,但眼里的狠劲不输当初的槐叶队。
这天傍晚,军分区的联络员骑马赶来,带来了新的命令:“主力部队计划下月攻打县城,槐叶营负责扫清城外三个据点,断鬼子的补给线。”他掏出地图,在上面圈了三个红圈,“这三个据点都有鬼子一个小队把守,装备不错,正好给你们的新兵练手。”
李明远展开地图,张石头、周小满、刘和尚立刻围了过来。“这黑风口据点,地形复杂,适合特战队摸进去炸掉粮仓。”刘和尚指着地图一角,眼里闪着光。
张石头拍了拍重机枪:“城西的炮楼交给俺,直接轰开缺口,让新兵们练练胆!”
周小满在一旁快速记录:“新兵连配属两挺重机枪,特战队带三门迫击炮,弹药按三倍备足。”
李明远看着他们各司其职的样子,又望向操场上正在练拼刺的新兵,突然觉得底气足了不少。以前是几个人抱着机枪往前冲,现在身后站着三百多号人,虽然大半是新兵,可那股子“跟鬼子干到底”的劲,比任何装备都管用。
“通知下去,”李明远指着地图上的县城,“明天开始,各连分头行动,先把城外据点啃下来。等拿下县城,咱槐叶营的名号,得让鬼子听见就打哆嗦!”
夜色渐浓,训练场的火把亮了起来,新兵们还在练夜间射击,子弹曳着红光划破夜空。张石头教新兵拆机枪,嗓门比枪声还响;刘和尚带着特战队在树林里模拟夜袭,黑影一闪,就有人“嗷”一声被“捅倒”;周小满则在煤油灯下统计弹药,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混着远处的口令声,在夜风中织成一张网——一张越收越紧、专捕豺狼的网。
扩军不是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握紧枪;备战不是空谈,是为了下次再遇鬼子,能少流点血。李明远望着火把映照的一张张年轻脸庞,突然想起牺牲的那两个队员——他们没能看到槐叶队长大,但若泉下有知,定会笑着说:“这队伍,越来越像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