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这个名字,像一道强烈的聚光灯,瞬间刺破了“清道夫”案的重重迷雾。所有的线索——动机、能力、条件、行为痕迹——都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精准地指向了这个沉默而压抑的男人。
老机床厂家属区,17栋,101室,那个带有地下储藏间的房间。房产登记在移居外地的远房亲戚名下,但近期仍有微量的水电消耗。李伟外围勘察发现的、与案发现场同款的特殊纤维,如同黑暗中的萤火,微弱却指明了确凿的方向。
巢穴,找到了。
压抑在重案组心头多日的阴云,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露出了其后狰狞却清晰的真容。然而,这并未带来丝毫的轻松,反而让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如同拉满的弓弦,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和钢铁的味道。
“立刻申请对该储藏室的搜查令!”陆野的声音斩钉截铁,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行动时间定在明天上午,趁他可能在家(主住宅)时进行!行动必须绝对迅速、安静!一旦发现确凿证据,立即申请对王磊实施逮捕!”
命令下达,整个市局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而无声地运转起来。搜查令的申请流程在高度保密和特事特办的原则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技术队最精英的取证人员被召集起来,反复检查着各种勘察设备,确保万无一失。特警支队的突击小组接到了待命指令,开始研究17栋的建筑结构图,制定多种突击方案。
李伟作为现场行动指挥,更是将每一个细节都推敲到了极致。他亲自带着图纸,再次秘密潜入老机床厂家属区,对照实地环境,修正行动路线。哪个墙角可以埋伏,哪个窗口可能成为突围点,突击的时机、节奏、备用方案,甚至抓捕成功后如何最快速度撤离,都在他的脑海中演练了无数遍。
他挑选的队员,都是经验丰富、身手矫健的老兵,彼此之间有着高度的默契。行动前的简报会上,李伟的声音低沉而冷峻,像磨刀石上滑过的凉水:“目标王磊,极度危险,心理偏执,可能有强烈的拒捕甚至自毁倾向。记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安全,其次才是抓捕。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擅自行动。一旦接敌,务求一击制胜,不给他任何反应时间。”
队员们沉默地点头,眼神锐利,检查着手中的武器和装备,枪械保险开关的轻微咔哒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指挥部里,陆野、陈峰以及高明支队长紧盯着屏幕上的城市地图和行动方案示意图。高明支队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这个困扰了全市多日、引发巨大舆论风暴的连环杀手,终于要被揪出来了,但越是到最后关头,越是不能出任何差错。
“天气预报说,后半夜可能还有小雨。”陈峰看了一眼窗外阴沉的天色,眉头微蹙。雨水固然能掩盖一些声音,但也会给行动带来不便,尤其是追踪和外围警戒。
“小雨不影响核心行动,反而可能降低目标的警惕性。”陆野冷静地分析,“关键是快和准。”
时间在焦虑的等待中缓慢流逝。夜色渐深,雨丝果然如同预言般悄然落下,淅淅沥沥,敲打着窗户,仿佛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奏响压抑的序曲。
陆野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雨幕中朦胧的城市灯火。他的心情复杂难言。即将抓住凶手,告慰死者,平息舆论,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功。但王磊背后的悲剧,那个因“老赖”而含恨而死的父亲,以及由此扭曲的人性,又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法律会给予王磊公正的审判,但那些滋生罪恶的土壤,又该如何清理?
他甩了甩头,将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下。此刻,他是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制止正在发生的罪恶。他拿出手机,再次确认了所有参与行动人员的通讯设备畅通,然后闭上了眼睛,在脑海中最后一次复盘整个行动计划,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疏漏。
老机床厂家属区17栋附近,伪装成各种身份的便衣警察已经悄然就位,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无声地监视着101室的一切动静。那扇紧闭的房门,那个幽暗的储藏室,仿佛隐藏着吞噬生命的恶魔,等待着黎明时分,被正义之手彻底封印。
这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夜晚。每一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雨,一直下,冲刷着城市的污垢,也仿佛在洗涤着弥漫在空气中的罪恶气息。收网的时刻,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