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堡垒。
内城区近来一片熙攘喧嚣,自内事堂的钟离真人与外事堂的赵执事公开冲突以来,两大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便成为城中众人瞩目的焦点。
对于寻常凡人或低阶修士而言,这场权力之争不过是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谈资,为他们平淡的生活添了几分悬念与趣味。
然而,那些身处这场旋涡中心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唯恐稍有不慎便沦为双方博弈中的弃子或炮灰。如此惶惶不安的日子,已持续十数年之久。
无论是内事堂还是外事堂,人员更迭皆异常频繁。双方不断互相渗透,彼此在对方阵营中安插眼线、布设暗桩。
更复杂的是,因堡垒高层暗中干预,内事堂本身已一分为二,不仅内部存在严重分裂,更有人频频在背后掣肘钟离家族的行动。而外事堂的赵青柳执事,也趁机屡屡向钟离一方发难,步步紧逼。
可以说,钟离家族如今内外皆敌、举步维艰。若非内事堂中有人牵制住钟离的部分势力,仅凭外事堂一名执事,原本难以与根基深厚的钟离世家相抗衡。
然而高层意志明显偏向制衡,有意压制钟离一方,致使钟离真人在多项事务中束手束脚、难以全力施展。
最终,他索性将日常权柄下放于子嗣,令他们继续与赵执事周旋抗衡,自己则选择闭关清修。
钟离真人心中了然,只要自己仍存于世,乃至修为再进一步,钟离家族便不会真正倾覆。
高层此番举动,无非是对他权力过盛的一种敲打,意在重新分配内事堂的影响版图,平息其他势力的不满。
说到底,堡垒高层所要的,不过是一种微妙的制衡。正是看透了这一点,钟离真人才得以暂退纷争、静心修炼。而将权争之局交给晚辈应对——就让他们继续斗下去吧。
这些年来,内事堂与外事堂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双方虽互有胜负,却始终未动筋骨。
被推至台前牺牲的,多是无足轻重的外围棋子,而真正掌握核心权力的亲信与心腹,并未在这场漫长的权力拉锯中遭受重创。
正因如此,两大派系虽表面激烈相争,实则始终未真正撕破脸皮,斗而不破、争而不溃,成了一场彼此心照不宣的表演。
如此局面,却令内城区一众伺机而动的小势力首领倍感失望。
多年来,他们凭借两边缠斗之机,从中捡拾遗漏、趁乱获利,诸如人员流动带来的空缺、临时放出的权限、偶尔流出的资源等,虽不算丰厚,却也足以维系其生存甚至略有发展。
然而人心不足,久而久之,这些小势力首领已不再满足于这些“苍蝇头小利”。
他们渴望两大派系彻底翻脸、全面开战,唯有掀起巨浪,他们才有可能从中摸得大鱼。于是暗地里推波助澜、煽风点火,试图将摩擦升级为决战。
但内外两堂的主事者皆非愚钝之辈,他们早已洞察这些小势力的盘算。
双方均极有默契地将斗争控制于一定范围之内——牺牲可以,但必须是边缘角色;冲突不断,但绝不触及根本。
在没有抓到能一击致命的关键证据、或足以彻底扳倒对方的决定性把柄之前,谁都不愿掀起真正你死我活的恶战。
这种高度克制的博弈,既保全了实力,也维持了深海堡垒内部某种危险的平衡。
而那些盼望乱中取胜的小势力首领们,最终只能远远观望、徒呼奈何。他们期待的“大火并”,至今仍未到来。
.....
此时,外事堂所在的高塔深处,一间视野开阔的厅室之中,赵青柳正与几位下属心腹商议要务。窗外云雾缭绕,室内烛火通明,气氛严肃而凝重。
忽然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叩响,未待回应,一道身影便推门而入——正是胡卿雪。
时隔十数年,她的容貌虽未见苍老,气质却已截然不同。昔日飘摇不定的岁月在她眼中沉淀为冷冽的剑意,身形挺拔如出鞘寒锋,每一步都隐含修为精进后的沉稳与威压。
得益于这些年相对稳定的修炼环境与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再加上她自身卓绝的剑道天赋与三灵根资质的潜力,胡卿雪已于近日成功突破至筑基后期。
若不是早年颠沛流离、屡遭变故,耽误了太多宝贵的修炼时间,以她的天资与心性,恐怕早已臻至此境,甚至已该开始筹备结丹所需的各种天材地宝、寻求那一步登天的机缘。
赵青柳的几名下属见来者是客卿长老胡卿雪,彼此对视一眼,便极有默契地躬身行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
门刚一合上,胡卿雪脸上那副维持得恰到好处的平静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焦虑。她快步上前,声音微促地望向赵青柳:
“赵姐姐,你先前传讯所说之事……可是当真?何道友……他真的在外海遭了钟离家的埋伏?”她语速越说越快,指尖不自觉地收紧,“他现在情形如何?是否脱险?”
此刻的胡卿雪,早已失了平日那份冷冽从容。若非当年何太叔出手相救,她至今恐怕仍是一名亡命天涯、不见天日的通缉犯,又何来今日筑基后期、受人敬重的客卿长老之位?
作为一名从尸山血海的散修之路中挣扎出来的剑修,她素来性情凛冽、爱憎分明。恩必偿,仇必报,是她立足修真界不曾动摇的信条。而何太叔于她,却远不止是恩人那么简单。
他不惜风险予她庇护,更在她重修道基之后,屡次与她切磋剑意、交流心得。
二人剑锋相交、彼此印证,于招来式往之间,早已种下难以言喻的默契与欣赏。也正是这般往来之中,胡卿雪对他悄然生出了别样的情愫。
当年何太叔公开站队赵青柳,直面钟离家族压力之时,正是胡卿雪第一个毫不犹豫站出来,坚定与他并肩而立。
其后不少客卿修士,亦是慑于何太叔的威望与气魄,陆续追随其后,终使赵青柳得以稳住外事堂局面,逐步清除钟离世家安插进来的诸多暗棋。
如今他突遭暗算,她怎能不急?
见胡卿雪眉间紧蹙、神色惶急,赵青柳却依旧从容不迫。她执起茶壶,徐徐注满一盏清茶,推至对方面前,动作轻缓而沉稳。
胡卿雪依势坐下,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赵青柳的脸,仿佛要从她神情中捕捉一丝真相。
赵青柳不慌不忙,先自啜饮一口茶,才缓缓抬起眼,语气平和地说道:“胡道友这般心绪不宁,倒真是应了‘关心则乱’四字。你且细想,当年你尚在通缉之中、颠沛流离之际,曾与何道友正面交锋,应当比旁人更清楚他的实力与心性。”
她声音渐稳,如静水微澜:“如今他筑基后期已近圆满,这些年来常赴外海猎妖采药、积攒资源,所为无非是结丹做准备。
他既然当初选择站在我这一边,就绝非毫无准备之人。外海虽险,但以他的谨慎与手段,绝不至于轻易陨落。”
言至此处,她略作停顿,目光中掠过一丝若有深意的神色,望向胡卿雪,轻声补充道:“有些关切,太过明显,反而易成负累。胡道友,你是聪明人,当知分寸之道。”
她语气依旧温和,却话中有话。同为女子,赵青柳早已察觉胡卿雪对何太叔不同寻常的情愫。
只是在这暗流汹涌的深堡之内,过分的情感流露,往往可能成为他人利用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