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阿哥胤佑虽然脚上有疾,但人家一直不肯认输。特意自己来请命说要去军部,弘昭也答应了。人啊,有想要做的事情就可以。
八阿哥胤禩,直接让弘昭扔到了新建立的外交部了。不是很会人打交道吗?不是“八贤王”吗?那就去做外交的工作吧。天天跟人打交道去吧。
九阿哥和十阿哥被扔到了新建立的商业部搞钱去了。这哥俩,一个是让做生意就行,一个是跟着自己亲亲九哥就行。那小日子也是过得很快乐。
而十二阿哥胤裪也跟着他五哥一起去跟蒙古部落做生意去了。
十三阿哥胤祥,也是跟他的亲亲二哥一起没事儿就乾清宫,养心殿两点一线。
十四阿哥胤禵,是个军事方面的人才,年龄也不算太大,就接替了胤禔,带兵出去开疆扩土了。
其他的阿哥,弘昭也没有让人闲着。在弘昭看来,这都是给自己干活的好牛马啊!自己是皇上每天忙的脚打后脑勺的,朕都没有摆烂,你们这些叔伯们谁都不能停!
弘昭根据攸宁给的各种方子开始找相关专业的人来干活儿了。
从昭平元年开始,水泥被制造了出来,因为国库丰裕,弘昭下令从京城开始,向全国各地开始推广水泥。从此,人们出行不再是黄沙洗脸了。
玻璃,各种颜色的玻璃也都被制作出来。大大的改变了民生。
蒙古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胤祺和胤裪根据攸宁的方子,制作出了轻巧防冻的毛线纺织品。牛羊各种制品也被制作了出来。
这让扎根大草原的蒙古族人有了经济基础,有了好生活,再看大清,实力是一天比一天强,也真心归附了大清。北方来犯时,也是尽心尽力的抵挡外族侵略。
戴梓在雍正四年的时候就被攸宁秘密藏了起来。现在戴梓的年纪太大了,不能再研究火器了,但是,戴梓的后人受到了戴梓的真传。
攸宁提供了火器的图纸,戴梓的后人能够一比一复制,甚至还可以再加工进步。
弘昭收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从国库里直接拨款,建造出了很多的火器,直接送到了部队,开始武装部队。
国防发展的同时,民生在攸宁的大力支持下也开始了。土豆,红薯,玉米等都被攸宁从跟外国人交易的人手里换了过来。并亲自监督,进行了一系列适合现在时代的改良。
后世的“暖棚”,也在这时候被制作了出来。让老百姓能吃的饱的同时,冬天的时候,甚至餐桌上还能看到绿色的菜。就算是有天灾,也不至于再有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再上演了。
吃饱后,攸宁就琢磨吃好了,所以,盐和糖,还有辣椒之类的调味品就应运而生了。
嘎鲁玳看到自己的额娘和哥哥都有事情可做。自己也觉得该做点儿什么。
于是,女子学校,女子制作厂等一系列能让女子走出家门的工作就在嘎鲁玳的努力之下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