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军区一号招待所。
戒备森严的审讯室内,灯光冰冷。
祁同伟坐在椅子上,脸色灰败,眼神里充满了挣扎和犹豫。
面前的楚风,神情平静,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祁同伟的内心。
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招供?
还是继续扛下去?
招了,或许能换来一个宽大处理的机会。
可一旦全盘托出。
他就彻底失去了所有价值,任人宰割。
不招?
老师高育良,还有京城的赵家,真的会来救自己吗?
祁同伟不敢赌。
他为那些人办了太多见不得光的事,知道太多秘密。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捞自己出去。
可同样,也正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他或许才是最该被灭口的那一个。
祁同伟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感觉自己走在一条悬崖边缘的钢丝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楚风看着祁同伟变幻不定的神色,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对付这种极度自负又极度自卑的人,必须用最锋利的刀,刺向他最柔软的地方。
“祁同伟,我知道你在等什么。”
楚风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像一把重锤,敲在祁同伟的心上。
“你在等高育良,在等赵立春来救你。”
“我劝你,不要抱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祁同伟的身体微微一颤,但依然咬着牙不说话。
楚风淡然一笑,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机会。”
楚风的目光落在祁同伟身上,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玩味。
“把你所知道的,关于高育良和赵家的所有罪证,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作为交换,我可以安排你和高小琴见一面。”
高小琴!
这三个字像一道电流,瞬间击中了祁同伟。
他的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丝光亮。
“你说真的?”祁同伟的声音沙哑,充满了急切。
“我从不开玩笑。”楚风的回答简洁明了。
祁同伟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能见到高小琴,对他而言,是此刻最大的慰藉。
然而。
楚风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如坠冰窟。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顽抗下去。”
楚风的语气变得更加冰冷。
“那样的话,也没关系。”
“对高小琴的调查,目前已经结束了,按照程序,我们很快就会释放她。”
释放?
祁同伟听到这两个字,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小琴要被放了?
太好了!
只要她能出去,只要她平安无事,自己就算死也值了!
可是。
这股喜悦仅仅持续了不到三秒钟。
一个更加恐怖的念头,瞬间攫住了祁同伟的整个大脑。
释放?
高小琴被中央专案组带走,调查了这么久。
现在不明不白地被放出去?
外面那些人会怎么想?
那些曾经的合作伙伴,那些被她牵连的利益方,会怎么看她?
他们只会认为,高小琴一定是招供了!
一定是出卖了所有人,才换来了自由!
一个掌握着无数人秘密,又被认定为“叛徒”的女人,孤身一人走在汉东的大街上。
她的下场会是什么?
祁同伟不敢想!
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楚风!”
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在审讯室内炸响。
祁同伟猛地从椅子上站起,双目赤红,死死地瞪着眼前的男人。
那眼神,像是要将楚风生吞活剥。
“你这是想让高小琴去死!”
他终于明白了。
这根本不是选择。
这是阳谋!
是赤裸裸的,不带任何掩饰的阳谋!
楚风根本不在乎他招不招。
无论他怎么选,楚风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招了,楚风拿到扳倒高育良和赵家的证据。
他不招,高小琴被释放,必然会死于非命。
这同样会给祁同伟带来毁灭性的精神打击,让他彻底崩溃。
甚至。
高小琴的死,还会引发山水集团内部的混乱和恐慌,让楚风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好狠!
好毒!
祁同伟看着楚风那张平静的脸,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作真正的恐惧。
这不是手段的狠辣。
这是一种完全凌驾于规则之上,视人命如草芥的,绝对的漠然。
对于祁同伟的咆哮,楚风置若罔闻。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角。
“我的耐心有限。”
楚风淡淡地留下一句话,转身朝门口走去。
“想通了,就告诉外面的人。”
“到时候,我会考虑让你体面一点。”
说完。
他便拉开门,径直走了出去,没有丝毫的停留。
审讯室的门被重新关上。
房间里只剩下祁同伟一个人。
他望着那扇冰冷的铁门,身体晃了晃,重重地跌坐回椅子上。
完了。
一切都完了。
他就像一只被蛛网黏住的飞蛾。
无论怎么挣扎,都逃脱不了被吞噬的命运。
祁同伟双手抱着头,发出了野兽般的呜咽。
他的心里,如刀绞一般剧痛。
......
军区一号招待所,走廊里。
楚风走在前面,神色平静。
苍龙紧随其后,脚步无声。
“组长,祁同伟的心理防线,应该撑不了多久了。”苍龙低声汇报道。
“嗯。”
楚风淡淡地应了一声。
对付祁同伟这种人,诛心,远比任何刑讯都有效。
高小琴就是他的死穴。
只要拿捏住这一点,撬开他的嘴只是时间问题。
楚风对此,毫不怀疑。
“先生,还有一件事。”
苍龙的声音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根据我们监控到的情报,侯亮平那边,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了。”
“调查的方向,是李达康和商人王大路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通知李达康一声吗?”
苍龙的语气没有任何感情,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并等待指令。
毕竟。
李达康现在已经递交了“投名状”,算是楚风这边的人。
按照规矩,理应得到一些庇护。
楚风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转过身,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深邃。
李达康和王大路。
这两个人的关系。
楚风自然了若指掌。
甚至比汉东官场上的任何人,都更清楚其中的内情。
当年在金山县,李达康和王大路是搭班子的同事。
一个县长,一个副县长。
两人为了搞政绩,不顾实际情况,强行上马了一个大项目。
结果项目出了事,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在最关键的时刻,是王大路挺身而出,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责任,引咎辞职。
这才保住了李达康的政治前途。
可以说,没有王大路当年的牺牲,就没有今天官运亨通的达康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