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项目的庆功宴余温还未完全散去,办公室里似乎还隐约飘着那晚猪肉炖粉条和西红柿炒蛋的混合香气,何雨柱却已经重新埋首于新一轮的气动数据校准中。
厚厚一沓演算纸铺满了宽大的绘图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复杂的微分方程和参数符号,他手中的钢笔正沿着一条压力分布曲线缓缓移动,时不时停下,在旁边写下细小的批注。
窗外,九月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杨树叶,在室内投下斑驳晃动的光斑,宁静而专注。
有人敲门,声音不轻不重。
“请进。”何雨柱头也没抬,笔尖在图纸上沙沙划过,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由线条和数字构成的世界里。
门被推开,一股不同于研究院文职人员的、带着山野风尘与铁血锐利的气息悄然涌入,瞬间打破了室内的宁静氛围。
何雨柱若有所觉,握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只见一个身着普通深色中山装,身姿挺拔如劲松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
何雨柱放下了手中的笔,倏然起身。
“师父?”何雨柱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惊讶。
来人正是龙星雨!
龙星雨反手轻轻关上门,动作轻捷得几乎听不见声响。
他锐利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何雨柱这间略显拥挤却秩序井然的办公室。
他的视线在那些堆叠如山的图纸、厚重的技术手册以及墙角那个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庆功宴上装过菜的搪瓷盆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回何雨柱身上,嘴角微微扯出一个不算明显带着暖意的弧度:“嗯,气色不错。看来最近没亏待自己。”
他声音低沉,带着惯有的沉稳,“就是这心里,怕是好久没惦记我这个师父了吧?”
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连忙绕过桌子给龙星雨搬椅子:“师父您这话说的,我这不是……工作太忙,一时没抽开身嘛。”
他挠了挠头,在龙星雨面前,那股属于科研骨干的沉稳劲儿褪去不少,显露出几分年轻人的局促。
“臭小子,”龙星雨哼了一声,没坐,反而走到桌前,随手拿起一份何雨柱刚写好的计算草稿看了看,随即放下稿纸,目光带着几分戏谑看向何雨柱,“我看你啊,是有了对象,就把我这光会让你抓特务的老头子忘到脑后边去了吧?”
何雨柱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根,连脖子都有些发烫。
他张了张嘴,想辩解两句,比如“哪有的事”、“师父您别乱说”。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剩下些无意义的音节,眼神躲闪着,不敢看龙星雨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
他这窘迫的模样,倒是逗得龙星雨眼里笑意更深了些。
“行了,瞧你那点出息。”龙星雨见好就收,脸色一正,刚才那点轻松调侃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严肃和凝重,整个办公室的气氛也随之紧绷起来,“闲话少叙,有任务。”
何雨柱心神一凛,所有杂念瞬间被抛开,身体下意识地挺得更加笔直,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沉声道:“请师父指示。”
龙星雨不再多言,从中山装内侧一个特制的口袋里,掏出一份封着鲜红色火漆印的信函,郑重地递到何雨柱面前。
那火漆印章的图案复杂而独特,代表着最高级别的机密和权限。“钱大姐,让你立即中断手头所有工作,参与‘归巢’行动。即刻启程,不得延误,前往五羊市公安局。
到那里后,与山城公安局侦察科长马小五会合,由他负责沿途安全与路线,配合你,前往港岛,接一位非常重要的火箭燃料专家回国。”
听到“港岛接专家”这几个关键字的瞬间,何雨柱心里猛地“咯噔”一下。
作为一个灵魂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对某些“剧情”有着模糊而又确定的预感——这熟悉的配置,这关键的地点,《风筝》的剧情又来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宿命感攫住了他。而且搭档竟然是马小五。那个五年前曾在抓捕韩冰一案合作过。他是个脾气火爆却极其可靠的汉子。
没想到,时隔五年,命运再次交织,又要和这个家伙见面了。
何雨柱压下心头的波澜,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密令,指尖能感受到火漆的细微凸起。
他快速而仔细地拆阅,信纸上的内容简洁到了极致,却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重量。
这位代号“燧石”的专家,掌握了一种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新型高能推进剂最核心的配方与工艺技术,价值无可估量。
但因身份意外暴露,如今在鱼龙混杂的港岛处境极其危险,犹如风中残烛,必须尽快、绝对安全地接回内地,刻不容缓。
“保证完成任务!”何雨柱抬起头,目光坚定,没有任何犹豫,沉声应道。他知道,这不是商量,是命令,是国家的需要。
龙星雨深邃的目光凝视着他,仿佛要看到他灵魂深处:“雨柱,这次任务,与以往你经历的任何一次都不同。
港岛那个地方,情况之复杂,远超你的想象。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龙蛇混杂,敌人的耳目无处不在,陷阱密布。
让你去,是相信你的能力,你是火箭专家,又是抓特务小能手,放心你。
‘燧石’同志是我们打破技术封锁、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人物,敌人也绝非庸碌之辈,他们绝不会坐视他带着技术顺利归来,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阻挠、劫掠,甚至……毁灭。”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马小五,是山城地面上有名的‘地头蛇’,更是个从枪林弹雨里爬出来的老侦察兵,实战经验极其丰富,身手、机变、对敌斗争的经验,都是一流水准,这一路上,具体的行动、安全方面,你要多听他的意见,充分信任他的判断。”
话锋一转,龙星雨的语调变得更加锐利:“但是,”他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在技术层面,尤其是在判断‘燧石’同志所掌握技术的真伪与完整价值,识别可能存在的技术陷阱,以及沿途应对敌人可能设置的技术性盘查与甄别时,你必须负起全责!你的角色,既是保护者,更是唯一的鉴定者!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明白。”何雨柱重重点头,心头沉甸甸的。他非常清楚,师父点将让他去,绝不仅仅是出于师徒情谊的信任,更是看中了他兼具顶尖科研人员的技术洞察力与这些年来在特殊任务中磨练出的、远超普通书生的应变能力。这份担子,很重。
当然,还有他无敌的身手。
“你的身份和相关证件已经安排妥当,第五研究院这边的出差和保密手续,会有人帮你处理干净,不会留下任何首尾。”
龙星雨最后叮嘱,眼神锐利如出鞘的刀锋,紧紧盯着何雨柱的双眼,“记住我这句话,人在,技术在!
人不在,技术也必须在!这是铁律!是不惜一切代价也必须完成的死命令!明白吗?”
“是!人在技术在!请师父放心!”何雨柱挺直脊梁,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没有更多的告别话语,也没有拖泥带水的关心嘱咐。
龙星雨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中有信任,有期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随即,他如同来时一样,转身,拉开房门,身影一闪便消失在走廊尽头,步伐迅捷而无声,仿佛一阵掠过原野的风,不留痕迹。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和墙上挂钟规律的滴答声。
何雨柱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那封已经阅读过的密令,指尖微微用力。
片刻后,他走到墙角,划燃一根火柴,将信纸连同信封一角点燃,橘黄色的火苗跳跃着,迅速吞噬了那些关乎重大的文字,最终化为一小撮灰烬,被他小心地处理干净。
他不再耽搁,迅速而有序地开始整理行装。
一个半旧的行李箱被打开,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主要塞进去的是几本关键领域的技术手册、几份做了大量笔记的参考文献摘要,以及一套他自行改装过的、集成了简易计算尺和特殊测量工具的便携式工具盒。
何雨柱出马,一个顶三。完成这个任务,小case!
很快,院办的一位面生的同志悄然送来了一张当天傍晚前往羊城的软卧铺火车票,以及相应的、看不出任何破绽的出差证明和介绍信,所有流程高效、迅速,且严格保密。
没有惊动课题组里任何相熟的同事,甚至没有去和钱老师打声招呼,何雨柱拎着那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行李箱,再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第五研究院,融入了四九城傍晚熙攘的人流之中。
这一次,他的目的地不再是西南腹地那个神秘的701基地,而是更加遥远、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充满未知风险的东方之珠——港岛。
一段新的、生死难料的征程,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