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暂息,外门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赵乾构陷”一事留下的涟漪却并未完全平复。弟子们谈论间,对萧无涯多了几分敬畏与好奇,而对赵家势力的跋扈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萧无涯的生活重回正轨,练剑、修诀、完成杂役,心无旁骛。只是他周身的气场,经此一事后,愈发沉静内敛,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偶尔掠过的锐光让人不敢直视。
这日清晨,他刚结束一轮《基础镇煞诀》的修炼,一名执法堂弟子便前来传讯:“萧师弟,玉衡长老有请,命你即刻前往紫阳峰。”
紫阳峰?
萧无涯心中微动。蜀山七峰,紫阳峰并非主峰,却地位超然,以丹剑双绝闻名,峰主紫阳真人更是宗门内公认的顶尖强者之一,性情虽看似随和,实则眼光极高,极少过问外门事务。玉衡长老此刻唤他前往紫阳峰,所为何事?
他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衣衫,便随那弟子离开外门区域,向着云雾缭绕的紫阳峰行去。
紫阳峰景色与外门大不相同,奇松怪石,流泉飞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丹火之气。沿途所见弟子皆身着内门服饰,气息凝练,行动间自有法度,看到萧无涯这个陌生的外门弟子,虽有些好奇,却也无人上前盘问,显见门风清正。
峰顶一处雅致的精舍外,玉衡真人正与一位道人立于一株古松之下交谈。那道人身着紫色道袍,面容清癯,三缕长须,眼神温润平和,却又仿佛能洞悉人心,周身气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深不可测。不必多问,此人定是紫阳峰主——紫阳真人。
“弟子萧无涯,拜见玉衡长老,拜见紫阳真人。”萧无涯上前,恭敬行礼。
玉衡真人微微颔首,对紫阳真人道:“师兄,这便是清虚道友临终托付的那个孩子,萧无涯。”
紫阳真人的目光落在萧无涯身上,那目光并不锐利,却让萧无涯感觉仿佛被温和的暖阳笼罩,周身内外似乎都被轻轻扫过,无所遁形。他尤其感觉到,自己心口的阳佩和丹田内的剑胚,在紫阳真人的目光下,似乎微微悸动了一下,但旋即被一股更强大的平和力量安抚下去。
“嗯…”紫阳真人抚须微笑,声音温和,“根骨清奇,心志亦算坚韧。更难得的是,煞气凝而不散,隐有剑锋之象,却并未侵蚀本心。清虚道友,为你打下了很好的根基。”
他一眼便看出了萧无涯最大的秘密和最大的困扰。
萧无涯心中凛然,再次躬身:“真人谬赞。弟子愚钝,全赖师父教诲,及宗门庇护。”
玉衡真人在旁道:“无涯,此次唤你前来,是因赵乾构陷一事虽已查明,但也再次暴露了你身负煞气所带来的隐患。寻常弟子或许看不出,但在我等眼中,你气息深处,煞念暗藏,如薪积火,若不能真正明心见性,终有失控之危。《基础镇煞诀》虽妙,却也只是‘镇’而非‘化’,更非‘用’。长此以往,并非良策。”
他顿了顿,看向紫阳真人:“紫阳师兄于‘心性’一道钻研最深,其所创的《紫阳心经》更是玄妙无穷。我特请师兄看看,能否为你指一条明路。”
紫阳真人看着萧无涯,缓缓道:“煞气,源于天地,本无正邪。如同水火,能哺育万物,亦能焚毁一切。其性暴戾,易引动人心深处的七情六欲,放大贪嗔痴念。故常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至阴之中,未尝不含一线生机;至煞之内,或可炼就一点真金。关键在于,”他目光深邃地看向萧无涯的双眼,“持心者,能否驾驭其力,而不为其所驭。”
萧无涯心神震动,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并非单纯地将煞气视为需要镇压的祸患,而是提出了“驾驭”与“运用”的可能!他屏息凝神,仔细聆听。
“你师父清虚,传你《基础镇煞诀》,是以‘堤坝’之法,强行约束,此为‘守势’。此法稳妥,可保你初期无虞,但堤坝越高,其后积蓄的力量便越强,一旦决堤,危害更大。”紫阳真人话语平和,却字字珠玑,直指核心。
“而你,”他微微前倾身体,声音更沉,“你心中积压的仇恨太深。青牛村之变,清虚之死,皆源于**血焰盟**。你日夜所思,是否便是以这煞气为刃,屠尽仇敌,以血还血?”
萧无涯身体猛地一颤,下意识地握紧了拳。紫阳真人的话,如同利剑,剖开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念头。没错,他刻苦修炼,渴望变强,最大的动力便是复仇!掌控煞气,也是为了获得复仇的力量!
看到他的反应,紫阳真人眼中掠过一丝了然,轻轻叹了口气:“这便是了。你若持此心念,即便暂时以《镇煞诀》压住煞气,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煞气感知到你强烈的杀意与恨意,只会愈发躁动兴奋,与你丹田剑胚结合更深,终有一日,它会彻底吞噬你的神智,让你变成一个只知杀戮的怪物。届时,你与那**血焰盟**的魔修,又有何区别?”
“你师父清虚,燃烧神魂阻敌,是为了让你活下去,走正道,而非让你变成另一个复仇的邪魔。”
这番话,如同晨钟暮鼓,重重敲击在萧无涯的心头!他脸色微微发白,额头渗出冷汗。他一直以为,控制煞气是为了更好地复仇,却从未想过,这复仇的执念本身,就是滋养煞气、引动心魔的最佳温床!
“请…请真人教我!”萧无涯深深揖首,声音带着一丝后怕的颤抖。
紫阳真人颔首,从袖中取出一枚薄薄的玉简,色泽温润,透着令人心安的气息。
“此乃《清心诀》,并非什么高深功法,不增灵力,不涨修为,唯有一点——‘明心见性’。”
他将玉简递向萧无涯。
“所谓‘明心’,便是看清自己的本心。你的仇恨是真的,你的痛苦是真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清虚道友的期望是什么?你母亲牺牲自己封印剑胚时,希望你如何?你活着的意义,难道只剩下复仇吗?”
“所谓‘见性’,便是照见真如本性。煞气是外力,是工具。你的心,才是主宰。是让它驾驭你,沦为力量的奴隶;还是你驾驭它,让它成为护道之剑?这其中的分别,并非源于煞气本身,而源于你的‘心’清是不清。”
“心若清明,如镜映物,万物皆可为我所用,而不染尘埃;心若浑浊,如泥潭涌浪,纵有神力,亦只会陷溺自身。”
“此诀便是教你如何擦拭心镜,如何持守灵台。当你真正明心见性,煞气于你,便不再是需要苦苦镇压的洪水,而是可引导、可融合、甚至可化为己用的江河。届时,剑胚之力,方能真正为你所掌,而非你为其所控。”
萧无涯双手恭敬地接过那枚看似普通的玉简,却感觉重若千钧。这不仅仅是一门法诀,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一条真正通往掌控自身命运的道路!
“多谢真人赐法!弟子…弟子明白了!”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和一丝豁然开朗的激动。复仇的执念仍在,但却不再是他心中唯一的念头。守护师父的期望,不负母亲的牺牲,看清自己的本心…这些念头如同清泉,开始涤荡那被仇恨充斥的心灵。
紫阳真人看着他眼中神光的变化,抚须微笑,眼中露出欣慰之色:“孺子可教。去吧,好生修习此诀。心不清,则剑不正。剑不正,则煞气便永远是你道途上最大的魔障。何时你能以清静心,运煞气剑,何时你才算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道。”
玉衡真人在旁亦是点头,看向萧无涯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期许。
萧无涯再次深深一拜,将《清心诀》玉简小心收入怀中。那玉简触手温润,仿佛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离开紫阳峰时,他的脚步依旧沉稳,但心境却已大不相同。不再是压抑的坚韧,而是看到前路的清明与坚定。
怀中的《清心诀》,仿佛一盏灯,照亮了他体内那汹涌煞气之下,真正属于自己的——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