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里,柴火重新燃起,橘红色火舌舔着丹炉厚重的底,映得炉身泛着暖光。但跟原主往日里攥着柴火、眼神发慌,全靠 “感觉” 猜火候的模样不同,此刻的姜逸,脊背挺得笔直,指尖悬在火上却不忙动,活脱脱像个站在精密仪器前的工程师 —— 每一步都透着章法。
他没急着投药材,先沉下心做预处理。抓起那捆青翠的三年生青叶藤,指尖捏着小刀,刀刃贴着藤皮轻轻一划,粗糙的外皮就像蜕壳似的被剥下来,露出里面嫩白的藤芯。原主以前直接整根扔进去,藤皮的纤维素裹着药效出不来,这次他特意把藤芯切成小段,每段长度差不超过半指。
“系统,扫一下处理后的藤段。” 姜逸念头刚落,界面就弹出数据。
【表皮去除率 98.7%,段长方差仅原方式 15%,有效成分暴露面积 + 40%—— 后续受热更匀,药性析出率至少提三成。】
他点点头,科学炼丹的第一步,就是把 “模糊” 变 “精确”,先从控制原料变量开始。
接着对付赤精矿。他把矿石放进石臼,捣的时候没瞎使劲,而是盯着系统给的粒度建议 —— 要 “粗砂不超米粒大,细粉不飞散”。捣一会儿就停下来,用指腹捻捻矿砂,感觉差不多了,再倒进细孔筛网里晃。簌簌声中,粗碎石和白花花的杂质被筛出去,剩下的矿砂颜色匀了不少,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全是能出药效的好东西。
凝露草则放进原主唯一的玉碗里,加了点山泉水。他没泡太久,就浸了盏茶的功夫 —— 系统说这草 “吸水分能活,泡久了灵气跑”,刚好让蔫叶挺起来,又不浪费半分灵气。
预处理完,姜逸的目光才落回火焰上。传统丹修总说 “武火急煎”“文火慢炖”,可 “武火” 是多少度?“文火” 要烧多久?全凭感觉猜,误差大得离谱。但现在,他脑子里装着 pId 算法,手里握着 “量化” 的钥匙。
“系统,把炉温实时量化,建个灵力和温度的对应模型。”
【热力学扫描启动…… 灵力 - 热通量模型生成(初级精度)!当前炉温预估误差 ±15c,可提供 pId 灵力输出建议。】
界面上立刻跳出坐标系: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温度。一条红色虚线稳稳画在上面,是姜逸根据药材反应需求设的 “理想温度轨迹”;而代表实际炉温的蓝色曲线,正随着柴火燃烧慢慢往上爬,却歪歪扭扭,跟红线差着一大截。
姜逸深吸一口气,分出一缕灵力 —— 不再是原主那样瞎裹火焰,而是像拧水龙头似的,轻轻 “调” 着柴薪的燃烧速率。
“当前误差 50c,比例 p 要加力,得让热通量再提提!”
“积分 I 开始攒误差了,得慢慢补,别让后期偏太多……”
“微分 d 看着点,温度涨太快就压一压,别冲过了头!”
算法在脑子里转得飞快,灵力却跟生涩的齿轮似的,总跟不上计算。一开始蓝色曲线跟醉汉似的,一会儿窜到红线上面,一会儿又掉下去,姜逸额角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滑 —— 这比在实验室盯反应釜累多了,既要控灵力,又要算参数,精神力像被拉到了极限。
但他没停。错一次就调一次 pId 参数,p 从 2.5 降到 2.2,d 从 0.8 提到 1.1,一点点摸灵力和火焰的脾气。半个时辰后,蓝色曲线终于乖了,顺着红线慢慢爬,尤其是到了恒温阶段,波动幅度比之前小了一半还多。
“就是现在!” 姜逸眼神一亮,在炉温刚碰 150c的瞬间,把青叶藤段全投了进去。
“嗤啦 ——”
药材遇热发出轻响,没焦糊味,只有淡淡的草木香。姜逸立刻按系统提示微调灵力,让温度稳稳停在 150c,看着藤段在炉里慢慢化开,药性像晨雾似的散出来,心里踏实了不少。
接下来的步骤像走流程:到 200c投赤精矿,到 210c投凝露草,每一步都卡着时间点,温度差没超过 5c。炉里没再像以前那样 “砰砰” 乱震,只有药液融合的细微声响,连空气里的药味都比平时纯。
可就在最关键的凝丹阶段 —— 要把温度钉在 215c守一炷香时,意外突然撞进来!
丹房外传来吵嚷声,还夹着灵力波动,像阵风似的刮进屋里。姜逸心里一紧,就见界面上的蓝色曲线 “噌” 地往上跳了一截 —— 直接超了 12c!
【警告!外部灵力干扰!炉温 227c!再超 3c,药液会焦化,炸炉风险 + 5%!】
冷汗瞬间漫上后背,但姜逸没慌。科研时见多了突发状况,他立刻攥紧灵力:“误差 - 12c,d 显示还在涨!降 p 增益,把 d 拉满,疏导热量别硬压!”
灵力像细流似的收了收,没去硬盖火焰,而是绕着炉壁转了圈,把多余的热引到炉底空处。几口气的功夫,蓝色曲线像被拽住的风筝,慢慢往下落,最后稳稳贴回 215c的红线上。
虚惊一场。姜逸瘫在石凳上喘了口气,才真正懂了传统丹修要 “静室炼丹” 的原因 —— 没有自动控制,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毁了一炉药。“必须搞自动化!靠人盯太累,容错率太低!” 他暗下决心,这次炼丹的收益,得优先砸在自动控温上。
等一炷香过,姜逸按系统算的最佳时间撤了柴火,留着炉温蕴丹。丹炉安安静静的,没震动没异味,只有清淡的药香从缝里飘出来,绕着鼻尖转。
终于到开炉的时候了。他手按鼎盖,深吸一口气,缓缓掀开 ——
没有金光四射,也没有异香冲鼻,炉底安安静静躺着九枚丹丸。龙眼大小,淡白色的壳子光溜溜的,每一颗都圆得像用尺子量过,握在手里温温的,药香顺着指缝往外渗。
【扫描结果:聚气丹,品质 —— 上品!】
【丹毒残留<0.5%,药性融合度 92%,远超同阶丹修平均水平。】
【成就解锁:打破 “十年炸炉诅咒”,科学炼丹首次实战成功!】
姜逸捏着一枚丹药,指尖能摸到那细腻的质感,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十年啊,这具身体在这丹房里炸了无数次炉,被人笑了无数次 “废物”,今天终于炼出了上品丹 —— 不是靠运气,是靠算法,靠量化,靠实打实的科学!
他把丹丸小心装进玉瓶,瓶颈晃了晃,九枚丹药撞出轻响,像在为新的时代敲钟。姜逸看着瓶里的丹药,又看了眼角落里那个简陋的石臼和筛网,眼神亮得发烫:
“炸炉的日子,从今天起,完了。”
“而科学炼丹的路,才刚开头。”
下一站,他要搞出能自动控温的符阵,还要把那离心萃取术从 “土法” 变成真正的 “法器”—— 这修仙界的炼丹规矩,该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