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冷漠地看着这一切,毫不犹豫,下令将李景岳尸首与其王妃等人一同押送回京。王妃等人名义上“关入诏狱待审”,实则是保护起来,以免皇帝盛怒之下牵连灭口。他则趁机挥师进入已无抵抗的晋阳,以雷霆手段,命令白无咎、厉狰狞、韩擎苍,谢封侯等锦衣卫干将,立刻以“附逆”之名,查封晋阳王家,并彻查其背后盘根错节的百年豪族——太原王氏!晋阳王家,本是太原王氏分支。数千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瞬间扑向了这些曾经显赫无比的世家府邸。
就在李珩准备借着清算晋王余党,彻底涤荡山陕最后两块豪门壁垒,并筹划北上抗击已开始南下的匈奴之时,又一个如同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从遥远的辽东传来:
九省督点检,辽东总兵王子腾督战不利,御下不严,致使麾下各镇内讧,部将毛东奇、孔思北、吴襄等临阵叛变,打开关门,投靠金国!迎接辫子军入关,导致边防重镇被金国铁骑攻破,朝廷军马防备不及,溃不成军!如今,金国大军已突破边城,入关南下,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京城!京师震动,天下震动!
李珩闻报,大惊失色!他再也顾不得北方的匈奴和山陕的琐事,社稷存亡,已系于一线!这皇位没拿到手,关东辫子军已入关,这可完全超脱了他的掌控。他明明三番五次提醒皇帝,万万不可忽视辽东,可到头来,皇帝依旧是听之任之,致使今日之祸。李珩不由大骂出口,这个李承昊,简直蠢笨如猪!之前十几年的精明果决,到底去哪了?
李珩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中精光爆射,一连串命令如同疾风骤雨般下达:
“传令唐赛儿!所部不必来晋阳会合,立刻转向,北上边疆,驰援裴云烈,无论如何,要给本公挡住匈奴兵锋!”
“曹文诏!”
“末将在!”
“命你为讨逆军前军将军,即刻整军!孙可望、王复臣、李岩、马进忠,皆为讨逆军郎将,各领本部,打出本座安国公旗号,北上边疆,协助裴云烈抗击匈奴!”
“末将等尊令!请主公放心!”孙可望等人齐齐抱拳!边关浴血,保家卫国,是主公给了他们这个名留青史的机会!
“贾环!”
“末将在!”
“你领一百门火炮,五百火炮军,随曹文诏一同北上!记住!稳扎稳打,以火力支援为主,万万不可贪功冒进!”
“遵令!”
“甄应嘉!”
“下官在!”
“你总揽西北民政,继续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下官领命!”
“韩擎苍!”
“属下在!”
“你总督山陕道锦衣卫诸卫所,配合甄大人,严查附逆晋王之世家豪族!”
“谢封侯!”
“属下在!”
“你率部下两万保义军,协助甄大人和韩千户!记住本座的话!西北所有氏族豪门,都要有资助李景岳叛国造反的‘铁证’!他们的家资,全部抄没充作军饷!他们圈占的土地,全部分给百姓!此事,必须办得铁证如山,雷霆万钧!”
“大人!陇西李氏……可是皇族祖地……”。谢封侯赶紧问了一句。
“本座说过,是……西北所有豪阀世家!放心,本座不会把自己的兄弟袍泽推出去顶罪!他们暗中支持李景岳谋反……罪在不赦!当然……要仔细甄别,有些贤名之辈,还是……该重用的。”。李珩郑重道。
“属下明白!昔年,支持承煜太子,遭打压者,皆该起复!”大人如此当众保证,让谢封侯心里大安。要知道陇西李氏,可是如今皇族!万一惹恼了皇族勋贵,到时发难,势必要有人出去顶罪,到时,他谢封侯肯定在所难免。可大人如此保证,他谢封侯还有何不敢?
如今无论是谢封侯等锦衣卫心腹,还是朝堂上,孙传庭、裴云行等亲信,已无人不知李珩的真实身份。这是李珩有意为之,他如今可不怕皇帝知道真实情况,他也是在给皇帝一个选择!
“其余诸将,随本座回京勤王!秦良玉所部为前驱,沈云英所部为后卫,本座自领一万精锐缇骑及百门火炮居中,抛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连夜拔营,全军以最快速度,回师京城!”
“遵令!”众将轰然应诺,声震云霄。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以最高的效率运转起来。李珩翻身上马,最后望了一眼西北方,那里有匈奴,有未尽的边患,但他此刻的目光,已牢牢锁定在了东方——那座危在旦夕的帝都。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就在李珩昼夜回师之时,京城养心殿内,暮秋的阳光,透过窗棱,将皇帝李承昊的身影拉得很长。他屏退了所有侍从,只留下秉笔太监夏守忠一人。空气凝重得让人窒息。
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目光阴沉地盯着跪在下面的夏守忠。
查了这么久,该有个结果了。皇帝的声音冷得像冰:“李珩的身世,到底怎么回事?为何近来那么多人都在说……李珩是承煜太子遗孤?”
夏守忠深深伏跪在地,声音颤抖:回陛下,奴婢已令隐卫暗中察查……”。
他顿了顿,似乎在下定决心:“据隐卫查探,安国公……李珩……的确应非大皇子,而是……而是承煜太子遗孤!”
“哐当——”
御案上的白玉镇纸被皇帝猛地扫落在地,摔得粉碎。
“你说什么?”李承昊霍然站起,脸色惨白,“他是承煜皇兄的遗孤?这不可能!李珩不可能是承煜太子遗孤!李珩是朕的儿子才对!”
他死死盯着夏守忠:“当日滴血认亲,朕亲眼所见,血液相融!而且那时李珩尚在昏迷之中,他根本不知朕会趁机滴血验亲!这如何作假?”
夏守忠以头抢地:“安国公乃承煜太妃遗孤之事……如今昭宪太妃和昭华长公主……均已知晓。若非陛下在太妃身边早有布置,安排了眼线,奴婢不可能如此轻易便察知此事。”
皇帝踉跄后退,扶住御案才勉强站稳。昭宪太妃就是萧太妃,既是他的庶母,又是萧家的人。昭华长公主是他最信任的胞妹。她们竟然联手欺瞒他?当年……昭宪太妃可是承煜太子的养母!也是承煜太子的最大支持者。而昭华长公主又跟承煜太子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
“老奴……也说不上为何滴血认亲会如此结果!”夏守忠继续禀报,“但上阳宫里的眼线回报,萧太妃已确认,李珩就是当年承煜太子遗孤!而且……如今丽妃娘娘……应该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