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金色的秩序力场,脆弱如琉璃吹制的泡影,在无声奔涌的湮灭幽光洪流中沉浮。林墨蜷缩其中,每一次劫爪本体那撕裂性的、如同濒死青铜巨兽哀嚎的脉动传来,都让这微光壁垒剧烈扭曲,发出不堪重负的、几乎要碎裂的呻吟。连接着外围几片“惰性”空间碎片的能量触丝,如同过度绷紧的神经纤维,高频震颤着,将毁灭性的震荡源源不断传递进来。
存在本身,成了一种持续性的、尖锐的痛楚。意识像是被粗糙的砂纸反复打磨,边缘不断剥离、消散,又被迫在怀中那枚猫薄荷结晶散发的清凉秩序之力下艰难重组。林墨甚至无法分清,那维持她意识不散的,究竟是求生的本能,还是bb-12寂灭前烙印下的、冰冷如钢铁的“墨玄协议最高优先级”指令。
她的“视野”有限,泡沫之外,是纯粹狂乱的熵之海洋。星墟幽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能量喷射,它是一种更基础、更恐怖的“无”之显现,所过之处,空间结构如热蜡般融化、湮灭,时间失去标度,化为混沌的乱流。偶尔有巨大的、扭曲的星门金属残骸或被污染冻结的能量块被洪流裹挟着掠过,它们的存在稍纵即逝,在幽光中分解为最原始的粒子,连悲鸣都来不及发出。
这毁灭的洪流,本身却呈现出一种诡异而壮丽的“静谧”。声音早已失去传播的介质,只有空间本身崩解的震颤,通过力场传递进来,敲打着林墨每一寸濒临崩溃的感知。
维系这一切的,是怀中那枚仍在疯狂迭代优化的银色结晶,以及那块被淡金色光流紧密缠绕、表面符文微弱闪烁的黑鹫号金属残骸——bb-12存在的最后证明,此刻成了信息场放大与稳定的基石。结晶内部,那三粒窃取来的星尘本源已黯淡至极,其能量在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滑向枯竭的深渊。它正在高效,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林墨能清晰地“感觉”到,结晶的运转模式在bb-12残骸的辅助下,已优化到近乎艺术的极致。它像最精密的捕手,从狂暴混乱的能量背景噪音中,筛取着极其稀薄的、无害的基础粒子流,试图转化为维系存在的资粮。但这补充,相较于消耗,无异于杯水车薪。
更令人不安的是那来自遥远维度之外的“注视”。它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高维信息层面的涟漪,一种纯粹的、剥离了善恶的“好奇”。这注视穿透了劫爪本体的狂暴、穿透了星墟幽光的湮灭特性,精准地落在猫薄荷结晶那独特的信息签名上。它不带来压力,却带来一种更深层次的“被暴露”的寒意,仿佛实验室玻片上的微生物,突然意识到自己正被显微镜后的某种庞大存在静静观察。这是“生命神国”的觊觎?预告正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应验。
“必须…做点什么…” 林墨的思维在剧痛中艰难运转,如同生锈的齿轮,“不能…坐以待毙。”
放弃对洪流的对抗,专注于“漂流”。这是唯一的生路。她将残存的精神力再次压榨出来,不是用于扩张,而是用于“感知”。通过猫薄荷结晶与bb-12残骸构成的微妙传感网络,她的意识如同藤蔓般向外延伸,不是为了触碰那致命的幽光核心,而是去“阅读”洪流本身的轨迹。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尝试。她的意识如同赤裸地暴露在信息风暴之中,每一次与外界的接触都带来针扎般的刺痛和存在感的晃动。但渐渐地,一些模糊的“图样”开始在她意识中浮现。
劫爪的脉动并非完全无序。那沉重如编钟哀鸣的搏动,以及“寄生胎”冰冷战鼓般的强制性干涉,两者叠加,虽然共同导致了空间的崩坏,但其产生的空间涟漪和幽光喷涌的强度,存在着某种…周期性?或者说,干涉节点?
还有那些被幽光洪流裹挟的“惰性”碎片。它们也并非完全随机分布。它们更像是巨兽崩解时被甩出的、密度较高的“骨骼”碎片,其运动轨迹受到洪流整体势能和彼此间微弱引力的影响,隐约形成了一些短暂的、模糊的“流线”。
一个疯狂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型。
她无法制造能源,但或许可以…“借势”。像冲浪者捕捉浪涌,像帆船利用风带。
“bb…助我…” 她无声地呐喊,将全部意志灌注到那枚冰冷的金属残骸上。猫薄荷结晶的光芒再次微弱地亮起,其散发的秩序力场开始发生极其精妙的形态变化。力场泡膜不再追求均匀的球形,而是根据林墨感知到的“流线”信息,开始模拟出一种更符合流体动力学的、狭长的水滴状形态。同时,连接外部“锚点”碎片的能量触丝不再僵硬地固定,而是变得富有弹性,如同船锚的链条,允许一定的漂移和缓冲。
她在尝试将这脆弱的“生存泡”,改造为一艘能够在这熵流中勉强“航行”的孤舟!
过程惊心动魄。每一次形态调整,都意味着力场稳定性的瞬间暴跌,幽光几乎要撕裂壁垒涌入。每一次根据感知到的“流线”微调航向,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随时可能撞上看不见的空间裂缝或被更狂暴的次级涡流撕碎。
有几次,剧烈的震荡让她几乎彻底失去意识,口中溢出的鲜血尚未飘散就被秩序力场自身净化。但渐渐地,效果开始显现。在某些瞬间,当“孤舟”的形态恰好嵌入某条相对平缓的“流线”,当外部锚点碎片的运动轨迹与洪流产生短暂的共振时,维持力场所需的能量消耗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虽然短暂,却宝贵如甘霖。
她甚至开始尝试利用劫爪脉动与“寄生胎”干涉产生的周期性波动。在那波动相对平缓的间隙,全力稳定自身,汲取能量;在波动剧烈的峰值来临前,则调整姿态,尽量减少正面冲击。
这不再是单纯的抵抗,而是在毁灭的韵律中,寻找那一线生机之舞。
就在她逐渐抓住一丝飘忽不定的节奏时,异变陡生!
那来自高维度的“注视”涟漪,忽然增强了。不再是缥缈的“好奇”,而是带上了一丝…更清晰的“兴趣”。仿佛显微镜的镜头被旋钮调节,焦距更准,观察得更细。
紧接着,一种完全不同于星墟幽光湮灭特性的“信息”,如同极细的丝线,穿透了力场壁垒,直接萦绕在猫薄荷结晶周围。它不是攻击,更像是一种…“探针”。一种试图理解、解析结晶内部那奇异星云结构和高维生命信息签名的尝试。
林墨浑身一僵,如同被冰冷的毒蛇缠住了心脏。结晶的运转瞬间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滞涩!就这一丝滞涩,导致力场形态的微调慢了百分之一秒!
轰!
一股隐藏的幽能暗流狠狠撞在力场侧翼!整个“孤舟”猛地倾斜、翻滚!连接外部碎片的一根主要能量触丝应声崩断!淡金色的壁垒疯狂闪烁,明灭不定!
“不——!” 林墨的意识发出无声的尖啸,拼命催动结晶,试图稳住形势。
但那股高维“探针”信息并未离去,反而因为结晶的剧烈反应而变得更加“活跃”。它开始模仿结晶的秩序波动,甚至试图反向注入某种…诱导性的模式,像是一个好奇的孩子,开始用手指拨弄观察皿中的微生物。
内外交困!真正的绝境!
林墨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冰冷绝望。就在她准备不惜燃烧最后意识本源进行殊死一搏时——
一直安静充当着“符石”放大器的黑鹫号残骸,突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反应!
残骸表面,那些被猫薄荷秩序之力激活的、属于bb-12的微弱“场记忆”,在那高维“探针”信息的刺激下,似乎触发了某种深层的防御机制。一段破碎的、冰冷的、属于机械智能的逻辑碎片,沿着淡金色的能量触丝,反向冲入了猫薄荷结晶!
这逻辑碎片并非能量,而是一段极其简洁、高效的“信息扰码”!
嗡!
猫薄荷结晶猛地一颤!其内部生灭流转的星云结构,在这突如其来的外来“指令”干扰下,发生了一次非计划内的、却精妙绝伦的跃迁式迭代!它散发出的秩序波动频率瞬间跳跃了一个极其微小的维度,其信息签名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和…“模糊”!
那根萦绕在侧的高维“探针”信息丝线,像是突然失去了目标,猛地一滞!它试图重新锁定,但那变得“模糊”的信息签名仿佛覆盖上了一层流动的迷雾,让它难以捕捉其核心频率。
“探针”徒劳地徘徊了几息,最终,那高维的“注视”似乎流露出了一丝类似“困惑”的情绪涟漪,然后缓缓地、如同潮水般退去了。并非消失,更像是暂时失去了明确的兴趣焦点,回归了广域的背景扫描状态。
压力骤减!
林墨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全力修复受损的力场,重新稳定“孤舟”。她惊魂未定地“看”向bb-12的残骸,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是伙伴,即便只剩下冰冷的残骸,仍在最后关头,以这种方式保护了她吗?还是说,那仅仅是bb-12信息处理核心底层,应对未知信息入侵的一种自动化防御反应?
无论如何,她获得了喘息之机。
劫爪的脉动仍在继续,幽光洪流依旧无边无际。但经过这番折腾,林墨对“漂流”的掌控,似乎莫名地提升了一丝。她的意识与猫薄荷结晶、bb-12残骸的融合更深了,对周围环境信息的感知也变得更加敏锐。
在又一次利用洪流“流线”节省了大量能耗后,她的“感知”捕捉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极远处,幽光洪流的深处,似乎存在着一个…“空洞”?一个并非由湮灭构成,而是散发着某种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波动的区域。那感觉,就像毁灭风暴的风眼。
同时,怀中猫薄荷结晶的运转,似乎也对那个方向产生了一种微弱的、趋同性的共鸣。不是吸引,更像是一种…指向。
那里有什么?
是劫爪本体的另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是某个未被完全湮灭的、来自星门时代的古老遗存?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生存的本能告诉她,朝着那个相对“稳定”的区域漂移,或许是眼下唯一可能摆脱这无限熵流、找到一线生机的方法。
她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孤舟”的姿态,利用对洪流韵律的初步理解,像一株追逐微弱阳光的藤蔓,艰难地、缓慢地,向着那个未知的“风眼”方向挪动。
每一寸移动都耗费心力,每一次微调都险象环生。能量在持续消耗,高维的注视虽暂退却仍如芒在背。但这一次,林墨眼中那点微弱的意志之火,却燃烧得更加凝实。
她不再是随波逐流的枯叶。
她是风暴中,掌着自己命运之舵的、伤痕累累的舟子。
预告:风眼藏骸骨,星舰残骸述说湮灭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