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玄明道人于南瞻部洲边陲小镇悄然落子之际,花果山水帘洞前,亦有一场别离。
云逸子身着一袭月白道袍,广袖流云,纤尘不染。
他面容俊逸,气质空灵,周身似有淡淡霞光缭绕,望之令人心折。
与玄明道人的内敛入世、孙弥天的霸烈张扬不同,他更显飘逸出尘,仿佛随时会羽化登仙。
袖中并无多少杀伐之器,唯有几件得自秘境、经由混沌之气略微改造、显得古朴盎然的炼器小鼎、几包散发着奇异清香的仙植种子,以及一枚记载着基础净化、疗愈道术的玉简。
悟空本体与孙弥天的意念同样萦绕其身。
“西牛贺洲,佛道源流,灵山脚下,能人辈出。云逸,你之道,在于‘融’与‘显’。”
悟空本体的意念如同涓涓细流,温润平和,“融于仙家清流,显于妙手仁心。结交善缘,布下暗线,观灵山气象,察仙佛动向。”
孙弥天的意念则直接许多:“小白脸道士,那边秃驴和牛鼻子最多,规矩也多,你性子软和,莫要被人欺负了!
碰上讲不通道理的,别忘了咱们老孙家的看家本事!”
虽是关切,却仍带着妖王的直白。
云逸子莞尔一笑,意念回应,清越如泉:“本尊教诲,云逸谨记。弥天兄放心,道法自然,柔能克刚。西牛贺洲的风月,我自会去赏鉴赏鉴。”
他向着水帘洞深处与本尊、孙弥天所在的方向,执了一个标准的道家稽首礼,姿态优雅,道韵天成。
礼毕,他袖袍轻轻一拂,脚下自然生出一朵祥云,并非急速遁光,而是悠悠升起,载着他向着西方天际飘然而去。
云气缥缈,衬托得他宛如画中仙人。
离了花果山福地,一路西行。
但见下方山河变幻,灵气分布与东胜神洲颇有不同。
东胜神洲灵气充沛而野性,多妖氛;而越往西行,灵气越发中正平和,山峦间时常可见祥光隐隐,或有道观掩映林间,或有佛塔矗立山巅,一派清净祥和景象。
这便是西牛贺洲,佛道昌盛之地。
云逸子并不急于赶路,亦未直奔那传说中的灵山圣地。
他深知,自己一个无根无底的散仙,贸然接近核心之地,无异于飞蛾扑火。
当如春雨润物,先从边缘地带,悄然融入此方天地的修行圈子。
他驾着云头,降低高度,神识如同轻柔的纱网,掠过下方山川大地,感受着灵气流转与众生气息。
数日后,他行至一片名为“翠微山”的地界。
此山绵延数千里,灵气虽不算极度浓郁,却十分纯净,山中散居着不少小型修仙家族与散修,算是一处修行氛围相对平和的地域。
然而,云逸子的【破妄神瞳】(虽不及本体,亦有部分威能)却隐约察觉到,这片山脉的灵脉似乎有些异常。整体灵气虽纯,但在一些细微之处,却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与晦暗,仿佛清澈的溪流中混入了些许泥沙。
“灵脉有瑕,于修行者而言,如同饮水中含毒,日久必生祸患。”
云逸子心念微动,驾云按下,落向山脚下一个人烟稍显稠密的集镇——“灵溪镇”。
镇子因一条贯穿全镇、据说源自山中灵脉的溪流而得名。
镇中居民多为修士后裔或低阶修行者,街道两旁店铺也多与修行相关,售卖些低阶丹药、符箓、灵材等。
云逸子依旧是那副游方散仙的模样,信步走在青石板路上,气质出众,引得不少路人侧目。
他并未急于打探,而是来到镇中那条“灵溪”旁,佯装观赏景色,实则暗中观察溪水以及空气中灵气的细微变化。
“唉,近来说也奇怪,修炼时总感觉气息不如以往顺畅。”
“可不是嘛,我家药圃里的几株清心草,长势也差了许多,叶子都有些发黄。”
旁边几个看似低阶修士的交谈声,传入云逸子耳中,印证了他的判断。
他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座小小的道观,观门略显陈旧,牌匾上写着“清虚观”三字。
观前正有一位老道士愁眉不展地看着几株病恹恹的药草。那老道士修为不过炼气化神中期,气息淳朴,应是此观观主。
云逸子心中已有计较。
他缓步上前,对着老道士打了个稽首,声音温和:“无量天尊。贫道云逸子,游历至此,见观主似有烦忧,可是为此地灵气微恙,影响了灵植生长?”
那老道士闻言一惊,抬头看到云逸子风采不凡,气度超然,连忙还礼:“道友慧眼!老朽清虚,正是为此事烦恼。
近月来,不仅观中灵植萎靡,就连老朽打坐时,也觉心神难宁,仿佛灵气中混入了什么杂质一般。
请了几位同道来看,皆看不出所以然来。”言语间,颇有几分无奈。
云逸子微微一笑:“贫道略通一些净化安灵的小术,或可一试,为观主分忧。”
清虚老道将信将疑,但见云逸子神色诚恳,便将他请入观中。
观内十分简朴,只有三两个小道童。云逸子随老道来到后院药圃,又感受了一下观内聚灵阵的运转。
他心中明了,问题根源在于地下灵脉的一处细微节点被某种阴秽之气侵蚀,虽不严重,却如白璧微瑕,影响了整片区域的灵气质量。
此事对于高阶修士或许不难解决,但对于清虚观这等小势力,却是束手无策。
云逸子也不多言,让清虚老道屏退左右。
他立于院中,手掐法诀,口中念念有词,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神通,而是结合了本体对混沌之气的理解与仙道净化法门,自创的一种“灵雨润脉诀”。
只见他指尖凝聚起一点柔和的白光,轻轻点向地面。
霎时间,一股清凉、纯净、蕴含着勃勃生机的气息以他的指尖为中心,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悄无声息地渗入地下。
这道法诀并非强行驱除秽气,而是以精纯的生机之力温养、净化那被侵蚀的灵脉节点,如同以灵泉洗涤污垢,过程温和而持久。
清虚老道在一旁紧张地看着。起初并无异状,但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他忽然感觉周身一轻,原本那丝若有若无的滞涩感消失了!
院中那几株发黄的清心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翠绿欲滴,甚至散发出比以往更加浓郁的清香!
观内原本稀薄的灵气,也变得纯净而活跃起来!
“这……这……”
清虚老道激动得浑身颤抖,感受着久违的顺畅呼吸,看向云逸子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感激与敬畏,“多谢仙长!多谢仙长大恩!此乃救我清虚观上下啊!”
他就要大礼参拜。
云逸子袖袍一拂,一股柔和之力托住了他,淡然笑道:“观主不必多礼,举手之劳罢了。此地灵脉已复纯净,日后修行当无障碍。”
此事虽小,却在灵溪镇这小小的修行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清虚观灵气复苏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有其他受到影响的散修和小家族修士慕名而来,请求云逸子相助。
云逸子来者不拒,一一施为。
他手段高明,性情随和,且分文不取,只言游历至此,结个善缘。
短短数日,“云逸子”之名便在翠微山一带的低阶修士中传开了,皆称其为妙手回春、仙风道骨的得道高人。
这一日,云逸子婉拒了清虚观主的再三挽留,准备离开灵溪镇,继续西行。
镇口已有不少受过他恩惠的修士自发前来相送,目光中充满了敬意。
云逸子驾云而起,回身对众人含笑颔首,随即化作一道清逸的流光,消失在天际。
他心中清明,这翠微山灵溪镇,只是他西牛贺洲之行的第一站,一个微不足道的起点。
以此为契机,他已初步树立起一个“善疗灵脉、妙手仁心”的散仙形象,并结下了第一批善缘。
这份名声,将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会引他向更深远、更核心的西牛贺洲修行界。
仙踪飘渺,缘法自成。云逸子的西行路,就在这润物无声中,悄然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