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演戏风格不会过度张扬,却能凭气质成为焦点,刚好贴合秋雅‘看似温和,实则有城府’的设定。
比如面对夏洛的示好,她能笑着说‘好久不见,你现在挺好的’,语气里的距离感以她的水平应该能演的挺出彩,不会让人觉得她拜金,只是觉得‘她长大了,懂得为自己考虑了’,这种度的把握,高缘缘太擅长了。”
制片人接着提出了第二个人选,刘师师的资料被她推到桌子中间:“如果想给秋雅加一层‘清冷感’,刘师师会是很好的选择。
学生时代的秋雅,不是那种活泼开朗的校花,是有点文静、有点高冷的——她不会围着夏洛转,而是专注于做自己的事,偶尔抬头对夏洛笑一下,那种‘冰山融化’的瞬间,才更能让男生念念不忘。
刘师师在《步步惊心》里演的若曦,就是这种‘安静却有吸引力’的角色,一个眼神就能让观众感受到她的故事感。”
制片人顿了顿,补充道:“成年后的秋雅,刘师师适合演出那种‘精致的克制’。
秋雅后期变得现实,但她不会像反派一样张牙舞爪,她的圆滑是藏在优雅里的——参加商业活动时,会主动跟大佬打招呼,但笑容不会太夸张。
面对夏洛的追求,说‘我已经有自己的生活了,我们还是做朋友吧’,那种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感,她应该可以把握的很到位。
而且刘师师很擅长用细微的表情传递情绪,比如眼神的闪躲、手指轻轻攥紧裙摆,这些小动作能让观众感受到秋雅的‘内心挣扎’,让角色更立体,不会显得单薄。”
接下来,大家又陆续讨论了倪尼、杨影、陈嘟琳、李庆几位候选人。张导提到倪尼时,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倪尼的风情感能让秋雅的蜕变更有张力。学生时代的秋雅,她能演出‘文静下的小心思’。
比如夏洛给她送情书,她不会立刻拒绝或接受,而是把情书夹在课本里,嘴角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笑,那种‘我知道有人喜欢我,但我有自己的想法’的小骄傲,特别真实。
成年后的秋雅,倪尼能演出‘不掩饰的利己’——穿礼服参加活动时,会主动跟有资源的人寒暄,笑容得体却带着明确的目的感,她不会让观众讨厌秋雅,而是理解‘她只是选择了更现实的生活’,这种共情力很难得。”
制片人则看好杨影:“杨影的颜值能完美撑住‘校花’设定,这是她的天然优势。学生时代的秋雅,扎着马尾、穿校服的样子,她往那儿一站,就能让观众相信‘这是全校男生暗恋的对象’,不用刻意做什么,颜值和气质就足够有说服力。
成年后的秋雅,需要驾驭华丽的造型,杨影在红毯上的状态一直很好,穿高定礼服、戴珠宝的样子,自带‘成功女性’的气场。
而且她演过表面温柔、内心复杂的角色,能演出秋雅后期的‘双面性’——面对镜头时笑容甜美,私下里却能冷静地权衡利弊,这种反差感很符合角色设定。”
吴尘在提到陈嘟琳时,语气里多了几分中肯:“如果想让秋雅更贴近‘学霸校花’的形象,陈嘟琳会很合适。她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安静学习、成绩优秀’的姑娘,戴眼镜做题、认真听讲的样子特别真实,没有丝毫违和感。
学生时代的秋雅,就应该是这样的——成绩好,长得漂亮,不张扬,却自带吸引力。成年后的秋雅,陈嘟琳演‘文静的圆滑’,她的风格不会像其他候选人那样外放。
而是用‘礼貌的微笑’‘得体的谈吐’应对应酬,比如面对夏洛的示好,会用‘谢谢你的认可,但我更想专注于工作’来委婉拒绝,这种‘不张扬的距离感’,很符合秋雅‘看似没变,其实已经变了’的设定。”
张导又补充了一个人选——李庆:“李庆的‘清冷与明艳并存’,能让秋雅的角色更有层次。学生时代的秋雅,她能演出‘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清冷感——坐在窗边看书,阳光照在她身上,她却没什么表情,这种距离感反而会让夏洛更着迷。
成年后的秋雅,李庆能切换到‘明艳模式’——穿红礼服参加活动,笑容明媚却带着目的性,面对夏洛的示好,能笑着说‘我们不合适,祝你找到更好的’,语气温柔却态度坚决。这种‘清冷与明艳’的切换,能让观众清晰地看到秋雅的成长与蜕变,不会觉得角色前后割裂。”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烈时,张导和制片人对视了一眼,会议室里的氛围突然变得有些微妙。张导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几分迟疑:“还有一个人选,我们犹豫了很久,但从角色适配度来看,必须得提——刘天仙。”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吴尘身上。吴尘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杯壁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让他稍微冷静了一点。
他知道大家的顾虑——几年前,他还未在演艺圈站稳脚跟时,曾与刘天仙有过一段短暂的合作接触,后来吴尘被刘母当众数落的往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制片人赶紧接过话,语气尽量客观:“我们知道你们之前有过一些小插曲,也担心提这个名字会让你不舒服,但从角色本身出发,刘天仙太适合秋雅了。
她的形象和气质,几乎是为‘白月光’角色量身打造的,而且如果你们能合作,无论是角色化学反应还是市场关注度,都会是双赢。”
张导也跟着点头,语气诚恳地分析:“先不说其他的,刘天仙的清冷感,在圈内那是独一份的。
学生时代的秋雅,扎着高马尾、穿校服的样子,她不用演,往教室角落一坐,安静看书的侧影,就有‘不可亵渎的白月光’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