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舱降落在半山别墅后的橡树林边,尤启明刚打开舱门就见福伯领着两个佣人候在林间小道。
“小少爷,老爷和少姑奶奶一早就等着了。这位是姑爷吧?”
尤启明将两位互相介绍了一下,双方见礼!
在福伯的引领下,二人穿过花木扶疏的庭院,远远看见张雪正站在别墅门口张望。胸前还别着朵白玉兰,欧阳雪则站在她身旁。
四目相对的刹那,张雪眼圈红了,尤继武几步上前攥住妻子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你还好吗?”
尤继武和尤启明与张世昌见礼!
欧阳雪带弟弟妹妹向尤继武和尤启明问好。
“快进屋,外面晒。”张世昌拄着拐杖迎了出来,看见尤继武哈哈大笑,“继武,可算把你盼来了!快看看启明给咱们置的大宅子。”
别墅里的水晶灯、真皮沙发和满墙的油画,让尤继武看的直发愣,摸着光滑的柚木地板,喃喃道:“这……这比县政府还气派。”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张雪拉着尤继武参观每个房间,从主卧的观景阳台到厨房的不锈钢灶台,一一介绍:“这都是启明的主意,说以后这儿就是咱们家的根基。”
中午的家宴摆在露台,大圆桌上摆满了海鲜和粤式烧腊。尤继武第一次吃龙虾,笨拙的剥着壳,惹得众人发笑。张雪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菜,眼里的爱意藏不住。
饭后,尤启明把家人请到客厅,才说起经他加工的日本之行:“佐藤家的厂子被我盘下来了,两条生产线完好无损,咱们很快就能造拖拉机和汽车。”他拿出系统里的照片,指着流水线设备给众人看。
“小鬼子人不咋地,东西看起来还挺先进。”尤继武一副纠结的心理。
张世昌扶着眼睛仔细看照片:“在港岛建厂,地皮是个大问题。我这几天让福伯打听了,九龙那边有片荒地离码头近,适合开工厂。”
“还是姥爷看得准。”尤启明点头,“我打算把拖拉机总装线放到临江胜利修造厂去,发动机、变速箱、后桥等重要的零部件还是放在港岛生产。这样做是以防万一,万一临江市那边有什么变故,我们也不至于损失太大。”
听了儿子的计划,张雪点了点头,“我认为启明的这个计划可行,但我们与胜利修造厂是怎么个合作方式?利润又如何分配?”
“我们以总装配线、底盘和驾驶室的设备作为投入,胜利修造厂,以厂房和技术工人作为合作条件,生产出拖拉机后胜利厂留下两成,我们得八成。”尤启明看向张世昌,“佬爷,您觉得这个分配合理吗?”
张世昌琢磨了一下,“那要看我们这套设备花了多少钱购买?生产原料又由谁出?”
老爷子不愧是京城有名的大资本家,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要害。
老爷子提出的问题尤启明当着众人的面不好回答,于是他换了一种方式说道:“这套设备基本就是白菜价,因为佐藤家族要更换一套新的生产设备,所以这套设备基本上就是按废铁的价格卖给了我们。”
“你这样一说我就清楚了,这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可以做!”张世昌望向自己的外孙,“启明,这套设备不会很破吧?”
尤启明笑着摇摇头,看来自己又要说一大堆谎话来圆这件事,“这套设备有九成新,你们不是也看了照片吗?我去的时候这条生产线还在生产。”
其实,这条生产线还没有投产,完全是一条较先进的,全新的生产线。但他又不能明说。
“爹,我觉得这个生意值得做,启明买这套设备也没花多少钱,我们就把这个项目暂时定下来吧。”其实张雪知道,这两条生产线都是零元购来的,是无本的买卖,怎么做都不会亏。
尤继武点了一支烟,不紧不慢的说道:“和胜利厂合作的这个项目,我完全赞同!因为启明在胜利厂担任技术顾问,他可以名正言顺的监控生产情况。如果生产中发现的任何问题,他第一时间就可以解决,我们的利益也能够得到保证。”
关于拖拉机项目的规划,全家人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看着全家人对项目都很上心,尤启明很欣慰,因为他不能长期呆在港岛,很多事情都要靠老妈、福伯和欧阳雪去做,而他们几个没有一个人是内行,也真难为他们了。所以他把每一项工作都掰开了揉碎了和他们讲清楚,这也是尤启明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