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日历转至四月,正是云雾山的野樱花开得最盛的时候。秦老从三月的格子里取出纸条,上面写着“陪晓丫头看樱花”——这是他年轻时和女儿的约定,每年樱花季,父女俩都会坐在瀑布边的樱花树下,分享刚烤好的红薯。
今年,老人带着光网日历的迷你环来到樱花树下,把环挂在枝头。光粒感应到樱花的粉白,立刻染上淡淡的绯色,与飘落的花瓣融在一起,像给树枝戴了串流动的花环。
“晓丫头,你看这光环,比去年的樱花还好看。”秦老坐在老位置上,手里捧着烤红薯,热气腾腾的,“当年你总说,要是樱花能一直开就好了,现在光帮你办到了。”
话音刚落,迷你环的光粒突然散开,化作无数只粉色的光蝶,绕着樱花树飞了一圈,落在老人的肩头、红薯上,甚至瀑布的水雾里。翻译机放在旁边,屏幕跳出:【已记录约定:每年四月,光蝶为信,樱花为证。】
阿念带着失明的小男孩赶来时,正看到这一幕。男孩伸出手,光蝶落在他掌心,像片温暖的花瓣。“它们在说‘欢迎’,”男孩笑着说,“还有红薯的香味,甜甜的,像樱花糖。”
周明把这一幕记录下来,发现光网日历不仅能同步季节,还能“记住”特定的约定。只要在格子里存入与约定相关的物品——比如秦老放的红薯皮、男孩留下的歌声录音、火狐叼来的樱花枝,光粒就会在约定的时间触发特殊的光效,像个贴心的提醒者。
这个发现让光网日历成了“约定储存器”。山民们在格子里放上山货,约定“秋收后一起酿酒”;城里的孩子们存入画着光晶舞台的画,约定“明年蜜节还要来”;甚至连火狐都学会了——它在十二月的格子里藏了块鸡肉干,大概是约定“冬天要吃三次肉干”。
最动人的约定来自断云谷的一对老夫妻。爷爷在六月的格子里放了颗野草莓,奶奶在九月的格子里存了片栗叶,两人约定“等光粒同时亮起来,就去黑风谷看光晶舞台”。当六月的金光与九月的橙光在日历环上交织时,两位老人真的互相搀扶着来了,光粒在他们头顶聚成颗心形的光,像在为这跨越季节的约定鼓掌。
失明的小男孩有个特别的约定——他和城里的小伙伴约定,每月交换一次“光语录音”。他对着迷你环唱山歌,光粒会把歌声传到城市的日历环里;小伙伴则录下城市的车水马龙,让光粒带着喧嚣的暖意飘回山谷。男孩说:“这样我们就像每天都在一起玩,他知道山里的鸟叫,我知道城里的喇叭声。”
火狐成了约定的“守护者”。它总在有人来取约定物品时守在日历环旁,要是有人忘了时间,它就用爪子扒拉对应的格子,直到光粒亮起提醒。有次秦老忙着给牵星草浇水,忘了四月的樱花约,火狐竟叼着他的蓝布褂子往樱花树拖,惹得老人又笑又叹:“好,好,这就去,不耽误和晓丫头的约定。”
林羽在《星草札记》里贴了片光蝶形状的光粒标本,旁边写着:“所谓约定,不是随口的承诺,是光环里储存的红薯香,是野草莓与栗叶的相遇,是狐狸拖着衣角的执着,是所有放在心上的事,都被光轻轻记着,在某个日子,用最温柔的方式,让你兑现与生活的浪漫。”
光网日历的环环在转,格子里的约定越来越多,光粒的颜色也越来越丰富,像把所有人的期待都揉进了时光里。火狐趴在环下,看着新存入的约定物品,尾巴扫过光粒,激起圈圈涟漪——那些藏在光里的约定,终将在时光的流转中,开出最暖的花。